?

如何改善和提升營商環境①

2020-07-23 16:35孫岳佳
商情 2020年32期
關鍵詞:營商環境可持續區域經濟

孫岳佳

【摘要】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化發展,市場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改善和提升營商環境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我國的營商環境從舉措到實施都有了向好的發展勢頭,但尚存在一些不足,我們有必要針對這些不足提出改進措施,以使我國的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得到更加高效和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營商環境 ?區域經濟 ?可持續

一、營商環境及其構成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營商環境包括市場環境、政策政務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融資環境、法律環境。任何經濟體的競爭都發生在市場環境中,所以市場環境尤為重要。政策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通過指定一系列政策對企業進行規范性發展的宏觀管理。社會化服務環境就是企業付費才能享受的配套服務設施,由軟件和硬件共同構成,其中軟件包括:信息服務、司法服務以及咨詢和中介服務等;硬件則包括當地基礎設施、信息網絡等。融資環境包括一個地區獲得資金的渠道、風險大小等。法律環境是指那些制約和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法律體系,及其運行狀態。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營商環境法治化是指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 正透明的具體法律、法規和監管程序。在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構建上,要考慮市場環境、政策政務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融資環境和法治環境,推動實現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

二、目前營商環境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國的營商環境雖有改觀,但還有待提升,而且各地營商環境的發展情況參差不齊,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國營商環境表現出以下兩方面的不足,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束縛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審批等制度繁瑣

因各部門各系統間流程等不同或溝通不順暢,導致審批工作繁瑣而低效,使企業錯失發展的良機??蓪W習一些地方的先進經驗,將行政許可、行政備案和公共服務等審批事項納入“秒批”政務服務范圍,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間等方式,為企業減負,提高辦事效率。

(二)政府政策落實困難

政府發布的各項政策措施,并沒有被完全落實,這其中有時間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我國自2013年開始在稅收領域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以優化稅務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在2017年9月明確提出30項措施來深化稅收治理,改善營商環境。2016年中國在營商環境整體排名第78名的情況下,納稅指標單項排名卻只有131名,這說明納稅指標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三)市場監管不力

市場具有盲目性、自發性和滯后性的缺陷,但其又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由于市場監管不力,市場管理情報信息不暢通,導致出現違法行為發現難、執法辦案效率低的現象。為此,要強化地方交流和數據共享,采用云計算、“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完善網絡監管,實現市場監管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三、改善營商環境的新舉措

各省市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加大對營商環境的監督檢查和優化。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中,政府占了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其對市場的監督職能,改善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給予市場公平競爭的自由,以此改善和提高營商環境的法治化。

(一)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地方都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特點,結合社會特性等制定本地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一方面,增加對區域內中小企業發展狀況的關注和了解,使得中小企業獲得很好的幫扶;另一方面,也利于吸引更多企業進行投資和發展。構建指標評價體系應遵循確定對象和指標、收集整理和分析真實數據、建立模型、改善指標體系的步驟。

(二)完善基礎設施

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精心營造,需要便利完善的硬環境,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便利的交通,電、氣、水、熱等過硬完備的基礎設施,醫療、教育、住房等基本舒適的生活條件。

(三)拓展融資渠道

對不易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政府、金融機構、銀行等聯合起來一起幫扶,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資本退出渠道。

(四)完善法律制度

要制訂適合大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企業交易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另外,建議設立監管和保護平臺,借助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力量,維護市場的公正、和平競爭。另外,也要完善立法,改革稅制,夯實制度基礎。按照既定規劃,2020年前要完成所有稅種立法,提升稅收法制化程度,為放權奠定堅實基礎。

(五)發揮政府的幫扶功能

政府對社會服務環境的改革,清理并減少各類檢查和罰款,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可以減少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費、自設收費項目、重復收費等事件的發生,減少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行業協會違規收費的現象。但政府管制的一些環節存在顯性成本隱性化的現象,交易成本的隱性化使得企業的受惠程度降低,總體負擔水平下降不明顯。所以繼續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政府采取措施真正降低企業承擔的成本。從整體來說,利于各種企業和諧發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資源,降低市場運營成本。優化的市場環境有利于企業集中精力專注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而不是用于“攘外”,有效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創造更大價值,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六)注入政策的活水

企業發展總會面臨資金周轉的問題,需要政府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為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對此,各地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出臺免費場地和跨境科研資金等政策,實現產學研融合發展;或者通過稅務部門牽頭開展銀稅互動,幫助企業跨過銀行放貸的門檻,提升融資服務供給能力,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參考文獻:

[1]林宇.改善營商環境的路徑研究[J].營銷界,2018(10).

[2]梁艷.企業營商環境的現狀及政策[J].產業創新研究,2017(16).

基金項目:本文為“大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DSGB2020092”。

猜你喜歡
營商環境可持續區域經濟
淄博市淄川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老工業區轉型
準入規制與經濟增長: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分析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營商環境視野下的自貿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