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素養基本內涵及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探討

2020-08-31 14:35譚玉林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培養途徑素養小學數學

譚玉林

摘 要:學生素養培養是教師教學中的一項基本任務,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是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數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課本上知識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得以應用,養成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和運用數學核心素養解決問題的習慣。本文主要從兩大方面進行探討: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以上分析,探究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養;培養途徑

一、數學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基本內涵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通過數學的學習、體驗建立起來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是基于認數、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以及對數學在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研究表明,就數學學科而言,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個方面。數學的核心素養就是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二、核心素養培養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既應當明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小學生成長的助力,也應當清醒地意識到如果只強調核心素養則可能會忽視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需要的非核心素養,但這個非核心素養對于某個具體的學生,又有可能是必須的,或者說是適切的。為避免陷入培養核心素養而忽視非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這個方面著手。

(一)精準排查摸底,先備學生后備課

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離具備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都是用心備課,以做好教學設計為教學的重心,而忽視對學生基礎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排查摸底。我們是否可以嘗試從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自主性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備課,以便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區別施教,取長補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二)培養數學意識,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學

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是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且數學也是來源于生活的一門學科,所以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學也是加強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最有效的方式。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有利于形成科學的直覺;具備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的人應該具有對數和數運算的敏銳感受力和適應性,能夠有意識地地用數學知識去觀察、解釋和闡述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數據特征和空間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諸多問題所包含的潛在的數學特征。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連,引導學生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思考數學問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題,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譬如教師選擇情景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數學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虛擬場景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

(三)培養良好數學思維、方法和習慣,形成學生數學探究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因為大家認為學習數學,不僅能獲得數學知識,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學必須以思維培養為基礎,這樣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高。比如,教學《簡便運算》這部分內容時,對于第一題目圖中的李叔叔“第一天看到66頁,第二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234頁,還有多少頁沒有看?”然后教材中展示了三位小朋友的算法,問學生哪種算法更簡便。課堂上我沒有這樣直接問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讀清題目,因為教材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看懂題目意思。題中的“看到”與“看了”是不是同一個意思,需要學生認真讀,這其實就是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一個步驟。這個題目并不難,觀察一下題目,看看這些數字之間有什么關系,想想我們怎樣能算得更快,還要讓他們想想這是根據什么定律來思考的。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自然也就會從直觀的思維到抽象的思維過渡,懂得歸納。

(四)培養學生的質疑反思,形成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好的問題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批判性的具體體現,問題能引起學生內心的沖突,激發學生參與研討交流的愿望,引導學生在“互辯”中尋求最佳方案,使學生的探索發現意識在“沖突—平衡—再沖突—再平衡”的循環和矛盾中不斷得到強化,在主動完成認知結構的構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學生做完題后,組織他們進行反思,既是對成功的回味、對同伴的欣賞與吸納和對方法的舉一反三,又是對偏誤的修正、對自我的完善與豐富和思路的拓展提升。教師要帶領學生在“咀嚼與回味”中進行多角度的觀察和聯想,找到更多的思維通道,做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

三、結束語

如果缺乏足夠自覺的話,數學固有的特性可能在各個方面導致消極的后果,包括研究思想、學術態度乃至人生哲學等[4]。所以數學核心素養的積淀,不是“對”和“錯”的取舍,而是可能會出現“好”與“壞”的利弊。核心素養是課程改革的方向標和羅盤,視野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未來,所以教學不要拘泥于課本,要有整體全局觀,打破學科壁壘,跨學科、跨學段、跨領域,使學科課程內容互相轉化,讓核心素養成為各學科的融化劑,力求讓每一個孩子在學習階段獲得良好的教育,能適應未來社會,能樂觀地面對學習和未來生活。

參考文獻:

[1]康世剛,宋乃慶,論數學素養的內涵及特征[J].數學通報,2015.(3):8-12

[2]鄭毓信,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M].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40.

猜你喜歡
培養途徑素養小學數學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