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2020-08-31 18:11梁銀娣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綜合能力小學數學

梁銀娣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學是對學生的基礎性教育,讓學生能夠自小建立扎實的知識,更好地進行后續的學習。數學科目是學生必備的學習科目,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重視數學中環環相扣的內容,讓學生逐漸掌握數學邏輯思維,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而言,如何能夠有效展開數學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感,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學習和思考,是教師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能力;優化課堂環境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展開了改革,針對小學生的理解進行調整,同時加強教師的綜合素養和知識能力培養的要求,引導教師使用新方法新思維展開數學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搞笑的數學課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級較小,不主張高壓的教學計劃,教師需要合理規劃課堂教學內容,以學生的性格和年齡作為教學的依據,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教學的質量,優化課堂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思想逐漸影響教育事業,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展開數學課程的設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本人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總結出一些適合教學的方式,并進行以下論述。

一、有效借助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

數學是與人們實際生活生生相惜的科目,在生活中學生能夠經常使用到數學元素,但是并不能將其與課本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元素,通過實際的事例和分析了解到數學在生活之中的應用,降低課本的枯燥性與抽象性,更好地理解其中蘊含的知識和思想。只有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數學,才能夠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提升數學邏輯性思維。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方向與路線》進行教學時,可以有效根據生活中的事例展開導學內容,在課堂中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詢問學生每天的上學方式,自己是否記得自己上學的路線,在互動中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課堂環境進行學習和思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繪畫的方式將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進行繪制,并讓學生自己進行講解。當學生充分投入于數學課堂之中后,教師可以進行專業性的教學指導,讓學生辨認方向,認識路線。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有效的記憶和理解,明白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和使用方式,教學效果遠遠優于課本枯燥的定理和性質。面對小學生的教學,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將熟悉的事物與數學知識相結合,降低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逐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了解。

二、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能夠有把握學生的關注點,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教師們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內容。教師只有通過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才能夠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以一種學生能夠接受并且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實際的教學工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ヂ摼W中的知識較為豐富,能夠給教師提供大量的教學輔助內容,讓教師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綜合能力,營造較好的教學環境。

比如,教師在讀北師大版的《空間與圖形》進行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方式來改善小學教學模式,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在導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把握住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視頻中了解到線與角的概念和特點,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區別等。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生的空間立體感較差,教師需要通過視頻教學來補充學生的漏洞,讓學生觀察到立體圖形及其內部結構,全面了解圖形的特點,加強自身的意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知識由來的歷史來提升學生的專注度,發現數學的神奇之處和數學家們的靈活思考能力,學習數學研究者身上不斷探索、執著奮進的精神。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教學界的一種趨勢,教師應合理利用網絡的力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逐漸拓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動力。

三、借助實踐動手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高效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基礎,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需要將學生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讓學生自然而然進行知識的學習和訓練,提升學生運用數學,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是學生需要自小培養的能力之一,而數學具有一定的活躍性,二者的結合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提高訓練質量。

比如,教師在進行《認識方程》的教學時,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游戲實踐活動相結合,在課堂中為學生準備一些天平和物品,以天平游戲和猜數字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借助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擺放,直到天平平衡為止。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環境之中,在游戲里逐漸體會方程兩邊平衡的意義。當學生的天平處于平衡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己將天平兩邊的物品和重量進行記錄。之后讓學生發現天平兩邊重量相等,從而引入方程的定義和理論。讓學生真實的明白方程和天平一樣,只有兩邊的量相等才會持平。游戲實踐活動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數學互動,還能夠將課本中抽閑難懂的數學定義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東西,在實際的動手驗證中學生能夠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教師還可以將作業解題轉變為實踐活動,給學生設計一些實踐測量和計算的工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數學解題,代替了傳統數學紙質解題方式,提高了數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含有數學的影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重要的科目之一,在這個時期學生需要奠定扎實的基礎知識,以便面對日后更難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環境,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從生活實際入手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便于理解。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分析數學知識,提供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實踐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以上三種方式都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鑒使用。

參考文獻:

[1] 寓教于樂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J].劉川生.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

[2] 小學數學課堂要回歸生活化[J]. 趙東彥.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9).

猜你喜歡
綜合能力小學數學
利用廢舊生活材料 培養設計創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簡析
項目教學法在建設項目LCM課程實訓中的創新應用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