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靜咸宜,定性與定量的結合之美

2020-08-31 15:39曹紅陽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動靜結合全面發展

曹紅陽

摘 要:課程改革中,高中生核心素養體系逐漸完善,對學生的要求從知識到能力發生轉變。教師不僅需要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更應教會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美的能力,讓化學之美充盈在整個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這不失為一種美的修行。

關鍵詞:教育美學;平衡移動;動靜結合;全面發展

一、教育美學發展背景

從最初的定義來說,美學是以人類審美為自身特殊領域,以審美活動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探討審美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來追蹤、建構人類審美價值體系的人文學科。但這定義比較狹隘,現代美學思維的應用領域和發展空間已經有了很大的延伸。美學教育崇尚在教育中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培養人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二、例談化學教學中的美學思維

本文以蘇教版《濃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為例,筆者將淺談自身對化學教學中滲透美學思維的一點感受。

(一)課堂設計中的美學嘗試

我確定了本節課的主題——動靜咸宜,定性與定量的結合之美。對比班只利用外界因素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來解釋化學平衡移動。實驗班則采用了以下教學設計方案:

(二)課后反思

筆者希望在本節課中帶給學生一些美的體會,并希冀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主動找到美、發現美。但在本節課中筆者給予學生的時間還是不夠多,雖在課中學生切實體會到兩條主線,但提煉性的“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應萬變”的哲學思想還是由我說出。在以后的課中必將更加注意。

課改要求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美的傳遞者。所以我們在閱讀教科書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要忽略美的存在,在教學中滲透學科美的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車欣.基于美學思維的高中化學三版教科書對比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陳全鳳.賞化學文化之美,享化學教學之樂[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4.33

猜你喜歡
動靜結合全面發展
Herbert釘結合“動靜結合”鍛煉治療單純橈骨小頭骨折療效分析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動靜結合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研究
例談“動靜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動靜適時轉換的運用
讓課堂張弛有度,奏響語文課堂的和諧樂章
談幼小銜接的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