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流行語“黑”“白”的認知隱喻分析

2020-09-01 08:49薛筌月
關鍵詞:黑粉隱喻顏色

薛筌月

摘 要: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法,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技巧性的語言表達方式。本文以認知隱喻理論為框架,對比“黑”“白”顏色詞匯的字典釋義與“黑”“白”網絡流行語的釋義差異,分析這兩種顏色詞匯所體現的源域和目標域之間的相互映射作用隱喻特征,并探討語義沖突和心理相似性并存的隱喻機制。

關鍵詞:概念隱喻;網絡流行語;黑;白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7-0050-04

根據2019年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61.2%,手機網民規模8.47億,網民手機上網的比例達到99.1%。網絡已經成為大眾接收信息和有效互動的一個平臺,網絡語言發展也日新月異?!熬W絡語言是網絡交流中使用的一種新興的媒體語言,包括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專業術語,與網絡文化相關的術語以及網絡平臺聊天時使用的特殊用語”[1]。網絡流行語中的顏色詞匯不僅是一種自然的顏色現象,還具備了新的詞匯意義和認知隱喻特征。很多學者已經對顏色詞匯做了相關研究,但大多是從起源,構詞,意義以及文化內涵角度進行,從認知的角度的研究相對較少。語言學家Langacker (1990)認為顏色域和時間域,空間域和情感域一樣,是人類的最基本的認知域[2]。人類對顏色的認知是人類對外部世界認知和經驗的重要的一部分,是值得分析的。本文基于BCC語料庫,主要從認知的角度探討網絡流行語中“黑”“白”顏色詞匯的隱喻特征及隱喻形成機制。

一、隱喻理論

有關隱喻的研究歷史悠久,對隱喻研究最早的亞里士多德認為,隱喻是用一個詞替代另一個詞以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方式。隱喻最初被認為僅僅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一種夸大化的藝術表達,后來隱喻逐漸成為不同學科的研究對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隱喻研究的認知轉向。書中提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還是人類的一種認知手段和賴以生存的方式[3]。隱喻存在于人類的生活之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思考方式,行為方式在本質上是隱喻性的。國內眾多學者也對隱喻做了研究和總結。趙艷芳(1995)認為“隱喻思維能力是隨著人的認知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是認知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們認識抽象事物不可或缺的一種認識能力?!盵4]束定芳(1998)提出:隱喻是人類將某一領域經驗用來說明或者理解另一領域經驗的認知活動[5]。眾多國內語言學專家的相關研究把隱喻研究從傳統的修辭格和語義研究帶入到一個嶄新的領域,即隱喻的認知研究。隱喻是認知主體通過想象和聯想,發現或創造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而產生的。這種認知是不斷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隱喻有助于了解詞匯的隱喻特征。概念隱喻是指一個概念可以建構另一個屬于不同認知域的概念,因為這兩個概念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Fauconnier(1997)的跨域映射理論進一步解釋了這兩種不同認知域的關系:一個范疇向另一個范疇的結構映射[6]。即一個結構相對清晰,人們普遍熟悉的源域,向一個結構相對模糊的不容易被理解的域映射,這幫助人們通過較具體且容易理解的概念(源域)去理解復雜的或無形的抽象概念(目標域)。這種映射并不是隨意產生的,而是植根于我們的身體經驗。人類對顏色的認知也是逐步發展起來的。人類學家Berlin & Kay (1961)研究了將近100種語言,發現所有的語言都有黑色和白色的表述[7]。黑色作為最常見的基本顏色之一,生活中隨處可見。

(一)“黑”的字典釋義

黑:會意字,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黑”有以下常用的釋義:

1.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囪”字,即煙囪;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燒出煙之盛。合起來表示煙火熏黑之意,黑色物體。這一釋義是“黑”的原型意義,表示事物的顏色,屬于顏色域,是建立在人類的視覺和感覺的生理機制之上的。

2.昏暗無光,暗處,光線不明的地方。如:黑處,黑獄,黑天黑地,黑塔窟。這一釋義是由“黑”的原義炭黑火熏之色(源域)映射到昏暗無光之處(目標域),這兩者有著比較明顯的相似之處,感官視覺上的相似,即喻底(ground)。

3.秘密,非法的,狠毒;象征反動,壞,無政府主義或恐怖性的激烈行為。如:黑店;黑款(黑錢);黑爪(罪惡之手);黑戶(沒有合法戶口的)。這一釋義的隱喻體現比較明顯。當有人從事不法行為或不能公開的事情(目標域)時,通常都會在隱秘的地方和場所進行,即給人感覺的不能見光,黑暗之處(源域)。這一意義的轉變體現了“黑”從視覺到法律道德域之間的轉換。

“黑”的字典釋義有的是原義(源域),有的是衍生的意義,即在原型意義基礎上通過認知隱喻而形成的,具有隱喻意義的詞匯(目標域)。這體現了認知習慣是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顏色詞匯也在其本義的基礎上,通過隱喻的手段引申出其他新的意思和表達[8]。在詞匯不斷隱喻化的過程中,新的詞義不斷擴展,并在生活中逐漸傳播,最后變成常用釋義,成為死隱喻(即隱喻義已經被詞匯化,成為日常用詞的一部分)。

(二)網絡詞匯“黑”的隱喻特征

通過“黑”的字典釋義分析,可以看出隱喻是語言發展和詞匯多義化一個主要方式。語言符號的多義性基本是從隱喻表達中派生出來的。大部分詞語的多義詞可以看作是隱喻化的結果[9]。隨著時代生活的發展和改變,新的詞匯又會產生新的隱喻,新的意義,正如網絡流行詞匯“黑”詞中所體現的新的隱喻意義:“黑粉”“拉黑”“黑化”“黑名單”“腹黑”“小黑屋”等。

BCC語料庫的統計表明“黑粉”這個詞在新聞報刊和微博出現885次?!袄凇边@個詞在微博上出現6853次。而“腹黑”這個詞則在微博上出現了近4500次。這三個帶有“黑”字的網絡詞匯是比較常見的,例句如下:

1.利用職權之便,平買貴賣,高價售出小麥,“黑粉”上百萬斤,非法謀取數十萬元。

2.這種特殊的軍用飛機,其機身上的特殊“黑粉”,能夠把絕大部分的雷達波能量轉變成熱量。

3.請大家不要去理會這個人的任何評論,懷疑此人是EXO的“黑粉”。

4.分手以后根本沒必要刪微信,微博取消關注,電話“拉黑”,大家都這么大了,好聚好散不是更好嗎?

5.進入“黑名單”將會對個人身份信用帶來的負面評價,大家需要謹慎防范。

6.從魚的顏色判定,如果發現魚肚“腹黑”,氣味難聞,就是不新鮮的魚。

7.戲里男主性格“腹黑”,難以捉摸。

以上例句中,第1,2個句子的“黑粉”是原義,表示黑色這一顏色,分別指代黑色的粉狀類食物,和黑色的涂漆。例3中的韓國組合EXO的“黑粉”則體現了“黑”的隱喻特征?!昂诜邸辈⒉皇侵负谏娜?,而是指惡意挑撥選手或選手粉絲之間關系的人。這類人擅長雞蛋里挑骨頭,或編造事實并惡意抹黑明星的人。這里的“黑粉”和“抹黑”的行為已經脫離了黑字的原義,并不指黑色這種顏色,而是故意捏造事實,敗壞某明星的名譽,制造他們的黑點,污點。這個概念隱喻從顏色的視覺域映射到道德域,而且“黑”的詞性也從名詞顏色向動詞“抹黑”轉變。它們之間屬于不同的域,但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及相似性,即比喻干凈的事物和人沾上了黑點而變得不干凈或討人厭。例4中的“拉黑”通常是指拉到“黑名單”,拒接某人信息。其隱喻為在實際生活中對某事物或某個人永遠割裂的情感或交際拒絕。例5中的“黑名單”和“拉黑”指的是個人或組織由于一些惡意的違規行為,產生信用危機,被拉入污點名單。從原域的“黑”點映射到“污點”以及不良信用。例6和例7的兩個“腹黑”意思也不一樣。第一個是指因為不新鮮而腹部變黑的魚,用的是原義黑色。而第二個“腹黑”則是指通常用來指表面和善溫和,內心卻想著奸惡事情或有心計的人。這里的“黑”映射為“黑心的”,“黑心肝”,以及“表里不一”的意思?!昂凇钡母拍铍[喻的內涵是帶有“黑”這一色彩特點的詞,通過映射作用,將黑色的隱喻特點映射到人或事物上?!昂凇睆木唧w的顏色域映射成為較為抽象的人物性格特征,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三)“白”的字典釋義

白: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其常用釋義如下:

1.“白”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白米粒,引申為像霜雪的顏色,以及白色的東西。其本義為白顏色?!鞍住币仓腹饬?,充滿光線,與“暗”相對。

2.純潔。代表清流賢正,指潔白明靜。如: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谥t《石灰吟》。

3.一無所有。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書本正文);白手起家(沒有憑借他人之力和幫助,靠自己努力最終成功);一窮二白(基礎差,沒有底子)。

4.真誠;坦白。如:機心存于心中,則純白不備?!肚f子·天地》

5.無生命的表現;死亡;兇兆。如:白事,白虎星(兇神)

由以上的釋義可見,釋義1是“白”的原義,表示顏色以及明亮,充滿光線。白色的源體常見的有“白云”,“白雪”等。釋義2,3,4,5則都有隱喻的特征。如釋義2的純潔之意,通過白色,潔白無暇這一比較直觀的顏色隱喻人的道德品尚,代表了人的高尚之義。釋義3的“一無所有”則是由白色隱喻空白表示一無所有。釋義4的“白”隱喻沒有生活經驗的、如孩子般的天真純潔。例5的“白”則通過其顏色中的“沒色相”這一特質隱喻沒有生命氣息的,生活已經結束的空虛和死亡?!鞍住钡淖值溽屃x也和“黑”一樣,經歷了從具體的顏色意義到抽象的隱喻意義的轉化。通過隱喻化的表達,“白”的詞匯也得到了擴展。

(四)網絡詞匯“白”的隱喻體現

“洗白”和“傻白甜”這兩個詞在《人民日報》和微博平臺共出現3309次,是比較常見的網絡詞匯。

1.中國藥科大學和江蘇省醫藥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寧花牌芭伊奧面容一洗“白”,該產品能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從而美白肌膚。

2.私底下里卻干著雞鳴狗盜之事:買賣明星“黑料”、收錢“黑人”或者“洗白”。

3.政府對“黑錢”的監控越來越嚴格,不法分子便想方設法把錢“洗白”。

4.《翻譯官》這劇沒有表現出翻譯人員的日常學習和辛苦積累,只有滿屏的“霸總”和“傻白甜”女主的戀愛日常。雖然披著專業的外皮,實則是一部落入俗套的言情劇。

5.人民日報批評《安家》《完美關系》等一系列電視劇的“傻白甜”言情劇情。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例1中的“洗白”是原義,指的是該產品能美白肌膚,使皮膚從暗黑變白皙。表達的是原義顏色。例2中的“洗白”并不是說把明星洗成白色,而是指把原本有負面新聞或有不好的個人歷史的明星通過宣傳手段,重新樹立積極正面的形象?!跋窗住钡碾[喻特征通過將白色這一顏色域映射為純潔,品德高尚的道德域來體現。例3的“黑錢”“洗白”蘊含著兩種隱喻,“黑錢”隱喻非法的見不了光的收入,“洗白”則是洗錢的意思,即將非法所得錢財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并產生收益。把白色這一純白干凈的顏色隱喻成為合法渠道獲得的錢。例4中的“傻白甜”通過白色隱喻沒有心機,但可愛讓人感覺很溫馨的個性。例5中的“傻白甜”隱喻的是指橋段老舊,劇情輕浮沒有什么內涵的電視作品。

三、顏色詞匯隱喻認知的形成機制

在隱喻結構中,兩種看起來并不完全一樣或者沒什么關聯的東西可以被相提并論,這是因為它們能在人類的認知領域中產生相似的聯系。例如當用顏色的基本范疇去表達其它認知域的范疇時,便形成了隱喻認知。語義沖突和心理的相似性是顏色隱喻構成的兩種基本條件以及認知機制[10]。當顏色詞匯用于描述沒有顏色的事物和人時,兩種不同的域產生了語義上的沖突。但是這種沖突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它們帶給人們心理相似性,即由顏色引起的心理意向與顏色所修飾的事物產生的心理意向具有相似度。例如“黑”讓人聯想到黑夜,內心會感受到恐懼,不安。而這些心理感受則會用來描述一些神秘的非法的事物,這樣就形成了顏色隱喻認知?!鞍住弊屓寺撓氲桨滋?,光明,坦蕩,而這些心理感受則用于描述人的品性光明磊落以及事物的純潔。不同顏色詞的基本意義和引申意義不同,演變結果也會存在差異[11]。

四、結語

隱喻在本質上是認知的,它不僅僅是語言產物,也是一種通過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人類對于顏色的認知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其發展的過程從最開始的以物代色慢慢地抽象化,隱喻化。顏色詞匯的語義發展在不同的語言中以及同一語言中的發展趨勢不同。人類對顏色的認知不僅與人的生理機制有關,也與語言的演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基本可以概述為從具體的實物顏色到抽象化的隱喻認知過程。當顏色的基本范疇被用于表達和解釋其它認知領域的范疇時,顏色隱喻認知便形成了。顏色是屬于視覺范疇,一開始是通過人類眼睛去感知,像“白云”“黑豆”之類的詞,是對事物的顏色的客觀闡述。但是網絡新構詞“洗白”“傻白甜”“拉黑”“黑化”“腹黑”中的意思則是通過結構隱喻,即以一種概念的結構來構造另一種概念,兩種概念疊加,從而將談論顏色這種容易被理解的詞語用于談論性格,情感和一些具體行為的抽象概念。顏色詞匯進行隱喻化表達,讓語言的表達更加豐富多彩和容易感知。顏色隱喻化認知研究,可以使大家更容易理解這些顏色詞匯所映射的目標域的隱喻涵義。

——————————

參考文獻:

〔1〕秦秀白.網語和網話[J].外語電化教學,2003(06):1.

〔2〕Langacker,R. Concept,Image,and Symbol [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 1990.

〔3〕Lakoff,G.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

〔4〕趙艷芳.語言的隱喻認知結構——《我們賴以生存的的隱喻》評介[J].外語與教學研究,1995(03):67.

〔5〕束定芳.論隱喻的本質及語義特征[J].外國語,1998(06):11.

〔6〕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Berlin, B. &. P. Kay. Basic coler terms: Their Universal and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8〕王冠,曾小珊.概念隱喻視域下漢語新詞英譯策略[J].陜西理工大學學報,2019(01):43.

〔9〕戴衛平.詞匯隱喻研究[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132.

〔10〕陳家旭.隱喻認知對比研究[M].學林出版社,2007.173.

〔11〕李曉玉.基本顏色詞語法功能的對比分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06):88.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exical Metaphor in Network Language with

"Black" and"White"

XUE Quan-y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510830, China)

Abstract: Metaphor is a technical way of expression and also grounded in human thoughts. Color words are commonly found in network language. Based on the metaphor theory, the cognitive study of color words in network language prove that these words are embodied with metaphor features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form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s; Network Language; Black & White

猜你喜歡
黑粉隱喻顏色
《活的隱喻》
黑粉蟲的習性與飼養
特殊顏色的水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