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角色學習模式在學前專業教法課中的建構與實施

2020-09-01 08:49紀雅晴梁艷

紀雅晴 梁艷

摘 要:五大領域教法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也是支撐達成培養目標中能從事幼兒教育機構教學、科研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當前高校學前專業教法課學習者角色單一、模擬授課覆蓋率低等現狀,以藝術領域教法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為例,探討多角色學習模式的建構和實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習者在高校生、幼兒教師、幼兒多種角色中轉換,豐富學習者專業教學技能,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建構能力,并通過一學期的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驗證了該學習模式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角色學習;教法課;學前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7-0114-04

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專業教法課是本科高校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幫助學習者掌握相關專業理論、具備從事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專業技能[1]。該課程當前以教師理論講授、案例教學、學生撰寫教案和模擬授課教學方式為主[2]。雖教學活動形式豐富生動,但受制于時間、空間等限制,學生只能從高校學習者的單一角色被動接受理論知識,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教學,學習參與度和全面性較欠缺。因此,在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中建構實施新的教學模式,靈活使用微格教室演練多種形式,深入探討在學習者多角色轉換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勢在必行。

一、高校學前專業教法課的現狀及不足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強調游戲化,課程結構性較低,同時幼兒天性好動,通常難以按照預設活動進行,需結合幼兒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活動設計,這些對教師的理論知識儲備、教學技能和教學機制的靈活運用都提出較大挑戰。傳統的學前專業教法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習者角色單一

高校以傳統講臺課堂為主,師生互動受限于教室空間,學生僅以高校學生的角色參與到課堂中,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灌輸,實踐經驗匱乏。學生學習到的更多來自教材上陳舊的教學設計模板,靈活性、創新性不足,和當下課程整合的要求相悖。即使有模擬教學環節,也是學生模擬上課,教師進行點評,本質上仍然是高校師生的角色關系,學習者的主體性無法發揮。

(二)模擬教學覆蓋低

我國高校通常采取大班上課形式,模擬教學環節僅是抽取個別學生進行授課展示,教師布置的分組任務也變成了個別學習者的“獨角戲”,大部分學生難以進行模擬授課,很難實現對教學設計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案例質量不高

案例教學法是學前專業傳統教法課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旨在為學生提供活動設計的范例及進行評課練習[3]。但教師提供案例通常來自高校教材或幼兒園課程指導用書,教學案例的流程較為籠統,學生無法對幼兒園實際教學形成立體的認識。據實際觀察,學生自己進行模擬教學選擇的教學案例也存在過時、理想化、質量差等問題。

(四)課程評價機制不完善

學前教法課課程評價通常由平時作業和期末理論考試構成,以我校為例,期末考試成績占比70%,平時成績占比30%。由于不能滿足全部學生模擬授課的需求,教師進行平時評價更多依靠布置學生撰寫教案,但寫教案僅是教學環節之一,難以對學習者是否掌握該領域的教學設計及組織進行全面評價,也無法考查學生的教學專業技能、教學機制、教師素養等能力是否得到實質提升。無論是平時作業還是期末考試都更偏重理論,使得理論實踐評價比例失衡,與學前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從事幼兒園各領域教學設計組織工作的課程目標不一致。

二、多角色學習模式的建構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總結研究,打破傳統學前專業教法課堂中的物質限制,針對性地以學習者為主體,采用多角色參與教學的模式建構課程,實現課前和課上、臺上和臺下、教師和學生、現在和未來的多重翻轉。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包括學前音樂教學法和學前美術教學法,旨在幫助學生樹立“通過藝術來教”的正確價值觀,藝術活動“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的三個層次目標對學生多通道學習藝術教學活動設計提出更高要求,適合學習者多角色參與模式應用[4]。

(一)基于建構主義和杜威經驗主義學習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知識的建構通常是在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5]。建構主義強調情境式教學與合作學習,多角色學習模式基于以上理論基礎,引導學習者在高校學生、幼兒教師和幼兒多身份中體驗,在學習共同體中合作建構知識體系,實現上課、聽課、評課同步提升。杜威的經驗主義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生從操作和實際應用獲取經驗[5]?;凇白鲋袑W”教育原則,引導學生在多角色中體驗和操作,如在體驗式案例教學中擔任幼兒角色聽課,可以清晰記憶教學案例架構,熟悉該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二)學習者多重身份轉換有效參與教學

多角色學習模式中學習者身兼高校學生、幼兒教師和幼兒身份,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三種身份又演變出多種角色,關系如圖1所示。

在集體課堂教學中,存在高校師生和幼兒園師生的關系;在分組模擬教學環節中存在高校學生間的合作關系和幼兒園師生關系。多角色學習模式遵循“所有環節所有人都有事做”原則,旨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引導學生以多種身份積極參與教學,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三)建立以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的評價機制

教法課是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形成性評價和考試成績同等重要。學習者在各教學環節中不同角色的表現,為教師評價提供更豐富直觀的依據。撰寫教案、上課、聽課、評課、教學任務分析等作業,能全面反映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做到理論實踐一體化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

三、多角色學習模式在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中的實施

根據學?,F有教學資源條件,利用集體課堂和微格教室,將多角色學習模式在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實施。依據學期末課程評價結果及對學生的深入訪談,驗證多角色學習模式的教學效果。

(一)多角色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安排

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由音樂教法和美術教法組成。課程分為集體課堂教學和實踐技能訓練兩大模塊,將學時劃分為學期上(1-10周)、中(11-16周)、下(17-19周)三部分。學期上以集體教學形式學習藝術領域教學理論知識,學期中在微格教室進行分組模擬教學及小組評課,學期下進行全班集體教學演練及問題總結。同時利用每學期見習,鼓勵學生在幼兒園真實情景中試講教學,教學流程如圖2所示。

(二)多角色學習模式中學習模塊內容與學習者角色關系

學前藝術領域教法課分為兩大模塊、七個教學任務,學習者以多重角色參與各環節教學任務建構經驗。教學模塊內容、教學任務與學習者角色關系的對應如圖3所示。

1.課堂集體學習模塊教學任務與學習者角色關系

(1)理論知識建構。理論知識建構中的主體角色是學習者。本科學前專業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者通過多途徑自主建構知識代替課堂教師理論灌輸,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積極性。學生通過閱讀書籍、線上查閱等方式課前準備,基本掌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藝術領域目標,明晰藝術教育概念內涵,理清知識框架,熟悉音樂或美術活動基本類型的教學設計流程,觀摩并收集幼兒園優質教案及名師優質課視頻。

(2)體驗式案例教學。體驗式案例教學中學習者的角色是幼兒參與者和高校學習者。經過課前自主理論知識學習,教師可以將更多課堂時間留給體驗式案例教學應用[6]。課上在案例教學法基礎上增加學生的體驗活動,將書面案例替換成真實的活動體驗。在藝術教育教法課中,師生共同轉變角色由高校師生關系轉換為幼兒師生關系,通過真實示范令學生在模擬教學時進行比照,將經驗遷移到自身活動設計中,如教師課堂組織中的主要指導語、游戲化教學方法、教學機智等。教師將經過幼兒園實踐教學檢驗的優秀教學案例及視頻資料建立案例庫,并針對性選取案例現場演示,幫學生構建各活動類型知識體系。同時學生可以體驗相應年齡階段幼兒的學習心理,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情境中獲得情感滿足,實現“全員參與”。

(3)教學任務分析。學習者體驗案例另一項重要任務是針對案例進行教學任務分析,此時學生的角色為研究者和教育者。教學任務分析是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分解達成這一目標的活動內容和步驟,揭示這些步驟存在的邏輯關系,依據學習者的既有水平,確立學習起點和終點的過程[7]。學習者體驗教學案例獲得的是感性經驗,還需利用所學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心理學知識進行對應的理論分析,清楚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和規律。學生將角色從參與活動的幼兒轉換為幼兒教師即教育者、研究者對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完成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學習。

2.實踐技能訓練模塊教學任務與學習者角色關系

教學實踐技能訓練以6-8人為一組在微格教室進行模擬授課,每組聯系一位校外一線指導教師與校內授課教師、組員組建學習共同體。微格教室給小組提供獨立學習空間,小的空間可以提供更多機會進行交流,有助于學習者之間沖突的產生與探索,通過聯結他人意見進行自我反思。微格教室的錄像功能也為學生“記錄”學習過程,學生通過下載回放檢視自我。

(1)活動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設計組織是實踐訓練的主要任務,學生的角色是面對幼兒的教育者和觀察者。微格教室中所有學習者體驗模擬授課,并在規定的學時內完成至少三次課的模擬教學練習,包括備課、撰寫詳細教案、上課、教學反思。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水平,選擇自主設計或模仿視頻課等方法開展教學?!队變簣@教師專業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具備“在教育活動中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調整活動,給予適宜的指導”的專業能力,因此學生除了以教育者角色體驗教學過程,還應在上課過程中擔任觀察者,隨機處理課堂上小組同學拋出的問題,鍛煉課程生成能力和教學機制[8]。

小組其他成員亦是主動的參與者,模仿相應年齡段幼兒配合同學活動。不僅考驗對相應幼兒學習心理熟悉程度,同時也能通過模仿幼兒提問在情境中巧妙地給上課的同學提供支撐。據觀察,在授課同學出現問題時,例如遺忘教學環節、活動目標設置過難或過易等,小組同學會提出“老師這個太難,我學不會”“老師能不能再唱一遍”等及時進行提醒,形成良好合作的學習氛圍。

(2)教學反思小組互評。學生在評課環節的角色是研究者、反思者和合作建構者。每次小組教學實踐后,要求授課同學進行教學反思,聽課同學記錄教學過程并進行評課討論?!队變簣@教師專業標準》指出幼兒教師應“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因此具備一定教研能力是本科階段應達成的目標[8]。為保證教學評價環節全面性,授課同學的教學反思包括活動目標設置合理性分析、活動過程是否達成目標、課堂組織和自身的教師語言教態等多個方面。小組成員評課從質化和量化兩個維度進行,對照教師課堂質量標準評價對授課同學量化打分。以研究和反思者的角色參與教研,不僅鞏固了專業理論知識,也形成對藝術教育課程架構的認識,實現教學活動經驗的合作建構。

(3)教師點評指導。學習共同體是由學習者和助學者構成。教師作為助學者通過微格分組回看視頻,采用多樣化點評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反思,微格教學結束后,教師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把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針對點評并提出改進建議,鼓勵學生重新組織教學環節。學生的角色是學習者和反思者,學生可清楚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方面。例如在觀看音樂歌唱活動《找朋友》后,建議“采用游戲化模式重新組織最后一個環節——將‘剪刀石頭布接火車游戲使用到歌唱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鞏固習得歌曲”,學生采納建議并現場實踐,在操作中理解游戲化內涵。

(4)集體展示演練。分組實訓環節結束后,學生擔任合作建構者、交流者,實現各小組間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展示、交流。由各小組學習共同體又構建一個班級共同體,展示各組推選出的優質教學活動,提出各自在微格教學階段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并與教師一起進行整個學期知識建構過程的總結和反思。

(三)多角色學習模式實踐效果

根據一學期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結合對學生的深入訪談,可以看出多角色學習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學習者角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建構起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理論知識體系,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價值觀,明確概念內涵,掌握藝術教育中各種活動類型及綜合活動的教學設計原則、方法,習得一定的教學組織方法;以教育者角色,學生體驗到未來教育角色,獲得師德情感及自我效能感,具備進行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活動設計組織的專業教學技法,懂得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觀察幼兒,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經驗需求去進行教學,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統一;以反思者、研究者、合作建構者角色,感受到學習共同體的建立對個人成長的幫助,懂得自我反思及悉心聽取他人意見,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熟悉了解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進行,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體現本科學前專業學生的優勢;以幼兒參與者角色,換位思考藝術教育的過程,學生樹立科學兒童觀,進一步熟悉幼兒學習心理及年齡階段特征。此外,在多角色體驗豐富的藝術活動中,學生的藝術基礎知識及藝術素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

參考文獻:

〔1〕李敏.基于課程整合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改革[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10).

〔2〕張燕子.模擬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為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5).

〔3〕楊蓓.案例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1(09).

〔4〕王惠然.學前兒童藝術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陳琦.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趙麗.翻轉課堂在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程中應用的可能性[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2).

〔7〕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與活動指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

〔8〕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S],教育部,2012.02,[2012]1號.?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Role Learning Model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ethodology

JI Ya-qing, LIANG Ya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ology in five fields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which support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about training practical personnel in the teach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ology in universities, which exis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ole of learners is single, low coverage of simulation teaching and so on. Taking the art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its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let learners constantly change their rol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so as to enrich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kills of learners, and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And through the process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one semester,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learning mode is verified.

Keywords: Multi Role Learning; Methodology; Preschool Art Educ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