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考中淬煉“四力”為億萬人民“鼓”與“呼”

2020-09-02 06:47劉鳳梅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腳力筆力淬煉

摘要: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藝術院校學生作為文藝工作者的生力軍,在增強“四力”過程中,應該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為抓手,頂層設計實踐教學內容,淬煉腳力,行萬里路,做到腳下有力量;淬煉眼力,眼觀六路,做到眼里有“大美”;淬煉腦力,深謀遠慮,做到腦中有大義;淬煉筆力,筆耕不輟,做到筆下有乾坤,發揮思政課理性回歸和價值引領作用。

關鍵詞:“四力”鼓 呼 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004-02

“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盵1]己亥末庚子春發端于荊楚大地后蔓延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正考驗著中國,面對這場疫情大考,文藝工作者能夠交出怎樣的答卷?

魯迅當年在選擇棄醫從文救國救民時,在作品《墳》中說:“文藝被看作由人民通過精神力量而產生的光亮,甚至被稱為引著國民精神前進方向的燈塔”。在民族危難之際,文藝工作者需挺身而出,直面迎戰,淬煉“四力”,創作出“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燈塔”之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鼓”與“呼”。

歷史證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推進,一刻也離不開文藝的助推和支撐[2]。文藝戰線歷來是我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的賀信》中希望文藝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

藝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該以增強學生“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抓手,頂層設計實踐教學內容,通過課內小課堂實踐活動和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淬煉腳力,行萬里路,做到腳下有力量;淬煉眼力,眼觀六路,做到眼里有“大美”;淬煉腦力,深謀遠慮,做到腦中有大義;淬煉筆力,筆耕不輟,做到筆下有乾坤,發揮思政課理性回歸和價值引領作用。

一、淬煉腳力,行萬里路,做到腳下有力量

淬煉腳力,就是要兩腳走四方,腳下生風。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文學創作和藝術創造方面的集中體現。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思維,文藝作品來源于生活,百姓生活是文藝創作鮮活的素材。這就要求文藝工作者要拋棄本本主義,走出方寸書齋,走進廣闊天地,行千山萬水,走千村萬寨,入千家萬戶,吃千辛萬苦,閱大千世界,立足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和復雜叢生的中國現實,將祖國大好河山的物質存在盡收眼底,將千姿百態的人民生產生活客觀實際落于筆端。 “閉門覓句非詩法”,宅心不改的人,就像困在籠子里一樣,不會有持久的藝術靈感和創作激情。

淬煉腳力,就是要增強調查研究的能力,使自己成為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唱者?!凹埳系脕斫K須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毛澤東早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生動展現。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疫情防控戰就是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為特殊對象的實踐活動,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通過調查研究掌握真相。我們要知道病魔肆虐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千百年來,人類與瘟疫之間的斗爭從不曾停息。電影電視工作者要用腳力去找尋那些為病毒“畫像”的人,如八十四歲的鐘南山、七十二歲的李蘭娟,用科普片、紀錄片揭開病毒的面紗,避免人們因為無知而恐懼。從事音樂、舞蹈、美術、攝影的工作者要用腳力去發現那些在黑暗中逆行而上、給人們以光亮的白衣天使的“柳葉刀”的實踐,他們是走向光明的“燈塔”。廣大的文藝工作者要用腳力去察覺在全境封城之下與病魔抗爭的武漢人的實踐,感知實踐背后的力量——英雄的武漢人民打開窗戶歌唱“我和我的祖國”的那股精氣神。調查研究就是在穿梭中去發現那些在“疫”往無前中腳步不停歇的普通人所進行的平凡實踐,他們是疫戰補給的大后方……調查的速度、力度、信度、效度就是腳力強弱的最佳證明。只有腳力足了,才能經風雨、見世面、長知識,才能在文藝作品里讓人們賞武漢大學櫻花,登黃鶴樓覽勝,逛戶部巷,走江漢路,嘗熱干面,聽翔叔的《漢陽門花園》,才能像陳小桃創作的漫畫《熱干面》一樣接地氣聚人氣,讓老百姓喜聞樂見。

二、淬煉眼力,眼觀六路,做到眼里有“大美”

淬煉眼力,就是要雙眼看前方,明察秋毫。眼力就是觀察力、發現力,要看得真實、看得全面、看得高遠,“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其背后就是判斷力、辨別力,要善于觀察細微、善于發現美丑、善于判斷是非、善于辨別曲直。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求我們在生活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系,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對事物有全面深入的認知、分析和把握。練好眼力,才能在輿情、民情、社情、國情、世情的大變局中見微知著、穩住陣腳、冷靜觀察、沉著應付。

眼力關乎眼界、胸懷和格局。淬煉眼力,要增強亮度,慧眼識金,“布地有黃金”;要開闊眼界,“風物長宜放眼量”;要看向深處,“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要不斷提升思想的穿透力,“不畏浮云遮望眼”,洞悉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和大趨勢。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戰役大考中,文藝工作者要練就“火眼金睛”,在前線、后方用獨特的角度去發現自然的美、心靈的美、人格的美。去發現各地像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基建狂魔的速度與激情美;去發現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穿防護服和戴護目鏡在臉上留下的深深印記的別樣逆行美;去發現小小的口罩背后中國留學生和外國友人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情誼美;去發現無數普通人與逆行者同行,為在冰天雪地里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基層工作人員送上的“杯水真情,小義大愛”。帶著“大美”之心觀天下,其藝術創作才能引導人們找到快樂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和思想的源泉,才能發現引領人們去做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眼力強、眼界寬、眼光深,心胸才闊,境界方高,在這個特殊時期賦予作品以應有的廣度、深度和高度。

三、淬煉腦力,深謀遠慮,做到腦中有大義

淬煉腦力,就是要腦中有所思,多謀善思。腦力涉及工夫和功力,在思想、藝術、制作方面多下苦功、勤練真功,反復打磨,精業勤業。千古名篇定然離不開篤定恒心和嘔心瀝血的鑄就。腦力是個人思維能力的綜合反映,是把握事物內在規律能力的集中體現。腦力的強弱主要依靠是否充分掌握科學思維方法,能否在此基礎上對不斷變化的事物和紛繁復雜的世界,做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分析,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告訴我們,淬煉腦力就是要解決運用思維方法的問題,要增強辯證思維和歷史思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文藝創作中堅持格調高、品位高,站位高、立場正,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練就撥云見日的功夫。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蔽乃噭撟髡咭杆伎?、善思考、勤思考,要想清楚、想透徹、想到位,解決好文藝“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堅持為人民創作,為人民立言,把當前中國人的精彩生活展示好,把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表現好,把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闡釋好。當前疫情還未結束,文藝工作者要開動腦筋,要因時而興,乘勢而變,為民眾找到最大公約數。應以滿足人民之需為落腳點,擔負起宣泄和排解不良情緒,穩定內心,緩解壓力,提供消遣,驅趕無聊的使命。文藝創造者需要用腦力去把握好度,不宜使用大喜大悲過于喧鬧的題材,在現實中找到“輕娛樂”而又能啟人以智美的素材。家庭成員之間因為這個加長版假期是如何相處和諧?親情在這種特殊情況為何“其樂融融”?用親和力較強的漫畫這種文藝形式演繹出來,別有一番滋味。文藝工作者淬煉腦力也要注意“過猶不及”,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來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

四、淬煉筆力,筆耕不輟,做到筆下有乾坤

淬煉筆力,就是要入木三分,妙筆生花。練腳力、練眼力、練腦力,最后都要通過筆力來體現。筆力就是寫得好、唱得好、跳得好,說得好、演得好。增強筆力,就是要善于將腳力、眼力和腦力的結果以文藝的形式演繹出來,要求我們心中有好思想、胸中有大格局、手中有好文采,善于將大道理講成小故事,創作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精品佳作。

筆力涉及創意、創新和原創力?!肮P力”是出好作品的關鍵,是衡量文藝工作者及其作品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拌F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文藝工作者要用高于生活的標準來凝練生活。在防控疫情正處于吃勁的困難時期,非重點疫情防控區由原先主抓防疫為主,轉變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兼顧的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創新文藝作品形式,努力將作品中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廣大人民在復工復產中的強大的物質力量。祖海重新演唱的《為了誰》,人民日報2月19日張世懸、雷崔捷、王嶸策劃,王宇峰設計的作品《爸爸說》,西安美術學院賀榮敏教授執筆創作的《火神》《雷神》兩幅畫,星海音樂學院師生創作黨建文藝新形勢的“說唱·三句半”,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創作的抗疫粵曲《抗疫心潮逐浪高》……用心增強筆力、擦亮筆頭,畫出最美同心圓,在戰“疫”大考前黨和人民的答卷讓我們感悟了中國溫度,感知了中國力量,感受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凝聚力。

五、結語

腳力決定眼力,眼力決定腦力,腦力決定筆力。腦力決定作家能走多遠,眼力決定作品的分量,腦力影響作者的高度,筆力展現作品的觀賞度。行萬里路眼自明,學而進思筆如神。生逢盛世、恰遇新時,文藝工作者應在疫情中負重前行,唯有以“四力”為己任,做到腳下有力量,眼里有大美,腦中有大義,筆下有乾坤,創作出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精品。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在今天,文藝作為新時代前進的號角,在疫情肆虐的危急關頭,廣大文藝工作者不會缺席,會守初心,擔使命,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增加信心和力量,為億萬群眾“鼓”與“呼”。廣大藝術院校學生也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活動不斷增強“四力”,成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

[2]胡藝華,張霞.論習近平文藝思想的邏輯體系[J].理論月刊,2018(2):5-11.

[3]列寧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景辰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黨建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深度融合機制探析”(2019JKDJ023);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規劃課題“基于嶺南文化底色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學生中華文化認同的機制與路徑研究”(201907Z08)。

[作者簡介]劉鳳梅,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政教育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腳力筆力淬煉
中國現代繪畫的“骨意”表達
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大型主題報道中新聞工作者如何踐行“四力”
提升“四力”,讓輿論監督更有力
試論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傳思想干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淬煉正當時
提升“四力”,做好新時代新聞報道
試論精品稿件的“真善美”
陽煤化工:用煤“淬煉”價值
談風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