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活動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作用研究

2020-09-02 06:47任云麗秦娜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社會責任大學生

任云麗 秦娜

摘要:進入大學校園后,書本不再是學生們參與校園生活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唯一途徑。而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載體之一,志愿者活動就成為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活動的延伸與拓展。志愿者活動不僅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對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志愿者活動 大學生 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006-02

在當代中國,青年大學生已經成為志愿者活動的中堅力量。我國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對志愿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堅持圍繞大局、服務社會需求、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也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要“擔當時代責任”“錘煉品德修為”的要求。作為在校大學生接觸社會、融入社會最直接的載體,志愿者活動為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供了有效途徑,也為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供了重要平臺。

一、志愿者活動

(一)志愿者活動

志愿者活動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標,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愿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活動。而大學生作為我國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志愿者活動的開展有著極大的意義。

在初入大學校園后,一部分對志愿者活動感興趣的大學生往往會加入如青年志愿者協會等能夠開展志愿服務的相關社團,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而產生所思所感,更進一步強化對社會的認識。大學生具有初步接觸社會的好奇心并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再加上大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覺悟相對較高,因而在志愿者活動領域具有特殊地位。通常情況下,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包括大學生支教、暑期三下鄉活動、義務宣講、愛心社團團體志愿服務,以及自愿參與的其他社會性志愿活動等。不論是大學生支教、暑期三下鄉、義務宣講,還是愛心社團團體志愿服務和自愿參與的其他社會性志愿活動,都是以青年大學生積極主動、樂于奉獻為基礎的。

(二)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特征

1.自覺性

這是大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顯著的特征,其外在表現為熱情、興趣等,內在表現為責任心、責任意識等,具體來說,即為大學生在意識和心理的驅動下自主自愿地參加各種類型的志愿者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2.無償性

這是志愿者活動的本質特征。志愿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志愿者不謀求任何物質利益和金錢回報的前提下,志愿者能夠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對象,更好地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志愿者活動是具有無償性和公益性的,與經濟行為有著本質的區別。

3.組織性

1994年12月5日,團中央成立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由此各級青年志愿者協會也蓬勃發展起來。2001年3月,注冊志愿者制度實施,志愿者活動因而更加具有規范性和組織性。當前我國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大多依托高校社團或青年志愿者協會,通過完善的組織結構和活動章程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也有較少一部分大學生通過自愿報名加入社會或社區的志愿服務機構來參與志愿者活動。但是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大學生參與的志愿者活動都是具有一定組織性和紀律性的。

4.教育性

教育性也可以說是實踐性。即指志愿者活動對于志愿者本身而言具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這種教育不僅僅體現在志愿者實踐能力的提高上,更體現在志愿者思想素質的深化上,可以使志愿者在經過實踐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志愿者活動也帶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既有助于養成大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也能滿足大學生“自我實現”的最高需要。

二、志愿者活動對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必要性

“社會責任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在承擔人類社會的責任中做出的行為選擇、行為過程以及后果是否符合內心需要而產生的不同態度的情感體驗?!贝髮W生之所以會參與志愿者活動,也是出于大學生自身就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吨袊髮W生社會責任感調查報告(2019)》顯示,基于連續5年、覆蓋數百所高校、累計15萬余名來自全國各地在校大學生的測評結果表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連續5年在80分以上,總體保持平穩,處于較高水平。當前高校的愛心社團和青年志愿者協會在招收社團成員時秉持自愿報名、積極參與的原則,因而社團內成員本身就帶有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心理傾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志愿者活動是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在參與志愿者活動時必然會把自身所學與實踐相結合,其間大學生可獲得新的情感體驗,也會對社會和國家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由此自覺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如大學生群體更傾向于選擇支教類的志愿者活動,在支教的過程中他們通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實現目標。因而,在這樣的志愿者活動中,大學生既能夠鞏固所學又能夠學到新的知識,還能夠正確認識國情,促使大學生逐步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自覺踐行社會責任。

新時代的大學生正面對新的挑戰,他們逐漸成為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實踐者。尤其是當下單一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非常有效地提升大學生對于自我、社會和未來的認識,也限制了大學生的所處環境,減少了大學生人生的可能性和多樣性。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活動適應時代的發展,有助于滿足大學生的自我需求,實現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達到提升社會責任感的目的??梢哉f,志愿者活動和大學生社會責任兩者高度契合,志愿者活動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志愿者活動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社會責任感是一種社會價值的體現,也是學生應當具有的素養之一。如果沒有了社會責任感,那么人自身就得不到發展,社會也就無法維持穩定與進步的狀態。尤其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生力軍,也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更是極為重要。由此,志愿者活動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無疑起著重要作用。

(一)志愿者活動有助于鞏固和深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認知

責任認知是個人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清晰認識,不僅體現在能夠意識到責任,更體現在對自己所負責任具體方面的深層關注。社會責任認知即依據自己在社會中所處角色來承擔個人的社會義務,涉及社會的道德標準等因素。在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大學生在各類價值觀念的沖擊之下,思想和認知還沒有完全定型,對社會的認識也不夠全面,因而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和把握并不完全具體和清晰。而志愿者活動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渠道,為大學生提供了走出固定空間、接觸更廣闊世界和增強親身感受的機會,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大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認知。

(二)志愿者活動有助于加強和升華大學生的責任情感體驗

“責任情感是指人們對責任行為、事件及其結果能否滿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其價值取向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它根源于個體的良心和對利益的需求?!贝髮W生出于服務社會、幫助他人的想法選擇參加志愿者活動,這是他們產生責任情感的開始。他們在志愿者活動中逐漸接觸到需要幫助的對象,通過付出與奉獻得到內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是他們加強責任情感的過程。志愿者活動的成功和被服務者的認可會將這種精神層面的責任情感體驗升華,最終深化大學生對于社會責任的情感認同,激發他們今后參與類似活動的熱情。

(三)志愿者活動有助于形成和砥礪大學生的責任意志心理

責任意志是一種必須經過長時間階段性的鍛煉才能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可以在從心理到實踐的行為中逐步體現出來。大部分大學生在初次參與志愿者活動時對活動的具體了解是不夠的,甚至一部分學生可能是帶著輕松的心情去參與。實際上,志愿者活動是辛苦的,它對人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思維能力、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學生志愿者可以通過不斷地參與志愿者活動,繼而一步步接受更大的挑戰,在挑戰中學會分析和解決難題,深入問題里層,逐步磨煉自己對責任的耐受力,使責任意識深深扎根于內心。

(四)志愿者活動有助于啟發和引領大學生的責任外化示范

責任主體將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意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踐行責任成為一種示范,這樣的現象可以稱之為責任外化示范。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是以大學生自覺自愿為前提的,這種自覺自愿決定了經過實踐的大學生會將社會責任當作崇高使命和價值追求,并在今后實踐中以自己的具體行為去引導他人。舉例來講:作為一名大學生,A在志愿者活動的實踐中形成和增強了責任認知、責任情感和責任意志,那么基于此,A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并對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充滿信心,接下來A就會繼續參加志愿者活動,自覺履行責任,通過自己的行為積極影響他人,最終達到示范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高校的志愿者活動為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平臺,不僅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為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打下良好基礎,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步。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看望志愿者時曾強調:“志愿者事業要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行。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笔且?,對于大學生來說,志愿者活動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仍舊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孫莉,孫靜,吳澍.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7):111-112.

[2]薛韓麗.以志愿服務為載體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3]姜凡.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擔當的影響:以Z大學為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7.

[4]張文智.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5]馬曉君.志愿者活動對培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意義[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0-12.

[6]畢麗娜,李忠華.志愿者活動在提升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中的作用[J].人民論壇,2014(2):169-171.

責任編輯:趙慧敏

[基金項目]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2019年立項課題“志愿者服務常態化路徑探索”(2019B155)。

[作者簡介]任云麗,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培養研究;秦娜,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社會責任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經濟法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