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途徑及策略研究

2020-09-02 06:47薛文輝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心理品質途徑大學生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研究也成為心理學界一個熱點問題。探索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培養途徑,對高校的人才質量培養和大學生的個人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德州學院24000名學生以個別訪談、小組座談和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調研,對當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要通過課程改革、加強實踐創新、搭建交往平臺、完善評價機制、學生個體反思等方面加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該研究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品質 途徑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008-02

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積極品質)的概念,隨后,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研究這個理論,并且不斷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大學階段正是個體心理成熟的關鍵期,真誠、熱情、自信樂觀等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更好地應對激烈的社會競爭。但是目前大學生群體的積極心理品質狀況不容樂觀,經常見諸報端的大學生自殺、自傷等極端案例大多有其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反映了社會對現階段青年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水平亟待提高。

一、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在課程教學中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夠,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

大學生步入大學后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學習動力不足。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動機非常明確,就是通過學習獲得升學的機會,在升學競爭中勝出。進入大學階段之后的學生則不再有這樣的動機,雖然有一部分有考研目標的學生仍然在為繼續接受更高階段的教育而努力,但是這種努力更多是出于自我選擇與就業壓力,外界的約束因素減少,這個時候很多大學生面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通過調查,本校有超過50%的同學對所學專業興趣不足,認為所學專業對自己將來發展作用不大,將學習的目的定位在考試過關。如何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已經成為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一大難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從當前各高校課程設置與課程教學現狀來看,課堂教學沒有發揮主渠道作用。

2.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與創新實踐融合不夠

從當前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點來看,仍然停留在理論知識教學方面,側重于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從理論層面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給予正面的支持。通過召開2019級10個班級學生代表座談會,了解授課老師教學效果發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創新實踐方面的教育活動實施力度不夠。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需要借助一定的創新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體現自身能力,樹立起自信心,從而對自我做出肯定評價。一些高校在創新實踐教育方面缺乏頂層設計,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創新實踐的有機融合,影響了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3.高校未建立起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交往平臺

人需要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價值感,但是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來看,并沒有建立起以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目標的交往平臺,從而使得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缺乏平臺支撐。調查分析發現,90%以上的同學有心理輔導的愿望,但60%以上的同學沒有得到有效的輔導。以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目標的社會交往平臺的建立,需要大量專業水平高的心理專家支持,當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社會環境對于人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高,從而導致了該領域的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問題,這是導致當前沒有建立起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交往平臺的重要原因。

4.缺少完善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

從我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現狀看,仍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缺少完善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相比于學習成績、就業率等因素而言,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具有模糊性,因而在評價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既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與需求,也使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的建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缺乏可以遵循的經驗與成型的科學評價制度的參考,評價制度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等方面還有待完善與發展,這些都成為制約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的原因,也使得我國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制度的完善與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

5.大學生個體對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缺少自我反思

大學生的自我反思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重要的內部因素。通過調查,58%以上的同學缺乏對個體心理狀況的反思,很多大學生對于自我心理健康不夠重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往往會從外界因素上找原因,較少從自己的心理要素方面做出反思,從而使得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缺少了內在動力。相比較其他原因,自我反思對于大學生這一主體的個人素養和心理健康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從心理視角來進行自我審視與反思,也將會成為制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內在因素。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途徑及策略

1.創新課程教學,不斷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

創新課堂教學,需要從創新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來入手,不斷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創造條件。從教學內容來說,應該結合時代內容進行教育創新。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課程建設活動,融入更多時代內容,將新時代的一些熱點問題融入課程資源中,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思想觀念的探討與思辨中實現教育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形式上來說,要通過演講比賽、辯論賽、課堂討論等形式,引領大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進行深度思辨,并在這種思辨中獲得學習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積極心理的形成。

2.鼓勵創新實踐,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教師要鼓勵大學生投入到創新實踐中去,引導大學生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對自我價值與心理承受能力等進行積極正面評價,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自我效能感,提高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從而為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做出貢獻?,F在全社會為大學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機會,例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各種科技類競賽,創意電影、小視頻大賽等活動,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條件,教師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創新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參與創新實踐活動使自我能力得到磨礪與鍛煉,從而有助于他們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讓學生在創新實踐過程與成果獲得中提升創新自我效能感,培養其積極的心理品質。

3.構建交往平臺,打造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

為了促進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培養,學校應該主動與相關社會機構聯系,積極構建大學生社會交往平臺。同時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社會交往平臺的構建,除了需要硬件方面的投入與準備之外,還需要國家加大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為平臺人才資源投入做好軟件準備,從而有助于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構建社會交往平臺,需要學校與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努力,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利用,通過網絡平臺的形式,將社會閑置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同時,在社會交往平臺上,大學生之間也可以實現更好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增強大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超越時空限制,獲得更好的社會交往機會,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心理滿足感,促進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

4.完善評價制度,提升大學生自我認知水平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機制是對大學生心理品質的直觀性評價,要提升大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促進其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需要對現有的評價制度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建立完善科學的評價制度。讓評價制度更能體現大學生的心理狀態。

一是從評價主體方面加以改革與創新。傳統的對大學生心理品質的評價主體是老師,要對這一現狀加以創新,讓其他學生甚至家長都參與到評價中來,這樣不僅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品質情況給出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評價,學生家長也可以做出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二是要實現評價客體的多元化。對于大學生心理品質,不僅僅要從大學生心理品質的結果來做出評價,還要從動態的角度,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養成過程、對大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活動的積極性、對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品質的關注程度等角度做出綜合評價,以讓更多的大學生獲得心理品質方面的認可與正面評價,從而為其心理品質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5.加強自我反思,促進積極心理品質的構建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還需要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作為大學生來說,要養成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的習慣,努力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在這些活動中對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加以審視,對自身的心理品質做出客觀評價。正視現實、不斷進行反思,有意識地促進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在不斷反思與自我回顧中獲得發展,促進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

三、結語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一個需要被高度關注的問題。只有社會各界對這個問題保持高度關注,并且在這種高度關注中結合現實條件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為這一問題的解決,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這份責任,不僅僅是廣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需要學校管理者、其他教師和社會各界人士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吳焰.論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

[2]鞠鑫.當代大學生積極品質現狀與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7(6).

[3]張衛平.論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意義與內涵[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

[4]徐慧玲,吳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人文關懷問題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

[5]董青.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優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

[6]魏曉蓉.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探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6(4).

責任編輯:劉健

[基金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途徑及策略研究”(XL19ZD08)。

[作者簡介]薛文輝,德州學院體育學院團總支書記、學生科科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途徑大學生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普通高中家長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江蘇省兒童七項心理品質調查報告(下)
大學生就業趨勢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的實踐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