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家庭暴力及其應對措施

2020-09-02 06:47錢舒怡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家庭暴力預防措施特征

摘要: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無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家庭暴力現象,成為影響家庭幸福和諧的一大社會問題。通過闡述家庭暴力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家庭暴力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如何進行預防和救濟,以期引起全社會對家庭暴力的關注,提升家庭成員(特別是女性成員)幸福指數,從而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支持。

關鍵詞:家庭暴力 特征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073-02

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表明,女性地位得到很大改善,更多參與家庭重大決策,但同時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不容忽視。2020年3月微博網絡平臺一個網紅遭受家庭暴力的視頻,更是直接將家庭暴力事件推至公眾視野。當前學界對反家庭暴力的學術研究還不夠深入,此課題有進一步探討的客觀要求。

一、家庭暴力的現狀及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實施,其總則的第二條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一般說來家庭暴力有以下的特征:

(一)家庭暴力廣泛存在且具循環性

家庭暴力的發生不受國家、地區、種族、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經濟發展和教育程度的限制。

聯合國2017年11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至少有8.7萬名女性因家庭暴力事件而死亡。2019年11月25日,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部長弗朗齊絲卡·吉費在德國2018年伴侶暴力案件統計報告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德國全年有114萬婦女遭受家庭暴力,其中112名女性被殺。另據世界銀行調查統計,20世紀全世界有25%—50%的婦女都曾受到過與其關系密切者的身體虐待。

國內方面,2018年,來自全國婦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已婚女性曾受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致死約占婦女他殺死因的40%,每7.4秒就有一位中國婦女遭受家庭暴力,中國每年有94萬名女性因家庭暴力自殺。家庭暴力同時具有一定的時間連續性,受害者往往經常性受傷害。據調查,中國家庭暴力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才會選擇報警,在超過250萬件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有15%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系,其中91%是男性對女性施暴,而家庭暴力認定率不到4%。

(二)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

第一,家庭暴力往往發生在家庭內部而非公共場所,地點隱蔽且缺少目擊證人,暴力過程中一般不會留下證據。特別是冷暴力,不同于肢體上的肉體傷害,冷暴力在表面上更少留有痕跡。

第二,受害人往往受著傳統觀念甚至封建意識的影響,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家門不幸”或者基于血緣關系、家庭理念、親屬關系,受害者采取忍讓或考慮自身面子、家庭聲譽、家庭隱私對此進行掩飾;另外,受害人缺乏法律意識,沒有認識到這是家庭暴力,甚至認為女人出嫁后“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只是家庭內部的事務,處處忍讓或在有關人員調查時三緘其口。

第三,公眾的漠視和司空見慣等也造成了家庭暴力的隱蔽性。在“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種傳統思想影響下,鄰里不愿插手、單位不愿介入、社區只是初步調節滅火,使家庭暴力依舊持續。

(三)家庭暴力的新趨勢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家庭暴力呈現出“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階層”等新趨勢和特點。中國法學會曾對全國3500多個家庭做過調查,發現在發生矛盾的家庭中,6成以上的家庭都出現了丈夫不理睬妻子的現象,有的丈夫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對家庭和妻子不聞不問;還有阻撓妻子和異性朋友來往;對妻子實施經濟上的控制,等等。調查顯示,冷暴力在知識分子家庭中的出現要多于普通家庭。

這種不見硝煙的“高級”暴力方式——家庭冷暴力對女性精神和身體的傷害更大,容易引發女性生理疾病,也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疾患。夫妻間矛盾長期積蓄在心里,隨時有可能引起身體的暴力,導致婚姻的破裂。家庭冷暴力也會給孩子帶來更深的傷害。

(四)社會危害性嚴重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元素,當溫馨和諧的空間被內部的暴力侵蝕時,每個家庭成員都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嚴重傷害了被害人的健康權、生命權利、人格權利、身份權利,更有可能導致被害人精神失常、不堪重負、自殘自殺、離家出走、以暴制暴等慘劇的發生。這些家庭暴力問題是國家和社會和諧安定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五)主觀的惡意性

大部分家庭暴力行為其主觀上都存在一定惡意,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手段會給家庭成員在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但仍然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二、家庭暴力存在原因

(一)歷史原因

傳統意識形態和傳統觀念的殘存和影響(如男權思想、大男子主義、男尊女卑等),封建文化和老舊思想在兩性關系上近年來也有“回潮”之態。

(二)社會原因

包括社會上對家庭矛盾處理的世俗理念和調節處理方式如“法不入家門”“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等的寬容,對家庭暴力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健康文化傳播誤導人們的婚姻行為;家庭倫理道德建設滯后與滑坡,等等。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中認同“男人應該以社會為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的男女比例分別比2000年提高了7.7%和44%,同時調查顯示,目前女性的家務勞動負擔還比較重。

(三)個體原因

個人受到受教育程度、素質、收入、性格缺陷、夫妻情感關系、生活壓力,以及童年所處家庭成長環境等因素影響,另外,男女收入差距拉大,女性經濟不獨立導致無話語權。

三、家庭暴力的預防和救濟

(一)法律救濟途徑

建議拓寬《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成員的認定范圍,家庭成員的界定應不再局限于空間意義上的共同生活,標準也應該不再受制于傳統意義上的近親屬標準,而是將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親密關系(如伴侶)且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人員一并納入。近年來屢見不鮮的情侶傷害事件觸目驚心,唯有如此才能更全面地保障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二)分級分類,從源頭治理

根據共同生活成員的不同時期,制定分類預防措施,一些與此相關的機構或機關可以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共同生活成員之間應該互幫互助,和睦相處,相互扶持的理念。比如情侶在婚姻登記時,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及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等親密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具體事例采取警示講座、制作視頻、網課、光盤、紀念小冊子、有獎答卷等進行宣傳教育,抓住婚姻神圣時刻的教育,意義深遠效果深刻。

(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1.全方位進行宣傳

婦聯權益組織(中心)、公益性組織、社區積極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等方面法律的宣傳,通過電子屏、宣傳欄(櫥窗)、微信公眾號、熱線、云課堂等多種途徑線上、線下全方位進行。如在11月25日“國際反家庭暴力日”進行宣傳教育;邀請律師走進社區,不定期開展法律義務咨詢,解決家庭矛盾和糾紛,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2.擴充社區幫扶范圍或渠道

社區是黨和政府眾多惠民政策在基層體現的“最后一畝地”,社區幫扶中心可以通過招募一批熱心且掌握婚姻家庭事務領域的心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法學知識的社會熱心人士,為受害人提供切實、溫暖的救濟幫助,及時干預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生。

3.巧用節日遞真情

中國人含蓄同時講究禮儀文明,可以利用眾多的傳統節日或“舶來”節日,營造改善家庭關系、表達家庭成員互相關愛、互相扶持和幫助的氛圍,這是非常應景有效的潤滑劑和黏合劑,提高家庭成員的幸福感。一年中的“情人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以“三八節”為例,在3月8日所在社區或物業可以借機策劃為女性送鮮花和節日祝?;顒?組織開展“最暖主廚上線”活動,鼓勵男士為家里“女神”送上一份暖心又暖胃的節日禮物。鮮花美食不僅傳遞溫暖和力量,更傳遞出人們藏在心中的真情。

(四)充分發揮專業人士的力量

1.“弘揚社會美德,促進社會和諧”是婚姻家庭咨詢師開展工作的最終目的

不斷推動、拓寬婚姻家庭咨詢師工作渠道,充分利用婚姻家庭咨詢師這一支專業隊伍的力量。雖然2007年4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發布“婚姻家庭咨詢師”為國家認定的新職業;2011年3月婚姻家庭咨詢師職業認證遠程培訓官網上線;2011年8月網絡實習平臺—百合幸福社區上線;2011年8月召開第三屆婚姻家庭咨詢師年會;2011年12月正式啟動婚姻家庭咨詢師就業推薦服務;2013年6月首屆《婚姻家庭咨詢師專業提升工作坊》在北京舉辦,對全國各省八十多位學員開展了咨詢工作專業技能培訓。但是目前社會對這一職業的認知度還不高,整體工作進展有些緩慢,業務咨詢和指導程度還不夠充分和深入。

2.擴大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

將與婚姻家庭問題相關的重點事務比如戀愛咨詢、夫妻關系咨詢、家庭沖突咨詢等,通過印制小冊子、發放小禮物(小扇子等)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加深了解、提高認識,并為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提供幫助,同時合理、規范收費標準,可為困難人士或家庭提供義務服務。

(五)提高女性自身意識和素質

國家雖然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等法律為女性保駕護航,但為適應當今社會多元化發展,更好地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有必要提升女性自身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意識。引導女性加強學習,提髙科學文化素質及思想文化素質,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經濟地位,擺脫對男性的依賴,以在家庭生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

四、結語

只有針對家庭暴力產生的原因,從根源上采取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和干預,才能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生,營造溫馨、和諧、安定、幸福的家庭環境,進而為建設中國特色的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尹麗娜.當代中國女性發展問題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2]安紅.淺析家庭暴力及其應對策略[J].新西部,2015(12).

[3]叢艷杰.淺析我國反家庭暴力立法:以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為視角[J].法制博覽,2018(12):98-99.

責任編輯:張蕊

[作者簡介]錢舒怡,華中農業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與經濟。

猜你喜歡
家庭暴力預防措施特征
混凝土裂縫的形成、處理和預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抓特征解方程組
對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為的刑法學研究
警務處置中家庭暴力的認定
“警察干預家庭暴力問題”課程體系建設
煤礦井下測量誤區與預防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