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寧小說藝術特色及其成因淺探

2020-09-02 06:47張懷敏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摘要:在人物形象和情節的塑造上,布寧注重追求語言的詩情畫意和文學創作的美感。俄羅斯詩歌抒發情感與散文記敘特點相結合的萌芽始于普希金,然而在普希金進行散文創作時,記敘的手法居于主要的地位,抒情特點居于次要地位。布寧繼承并發揚了普希金等人小說的詩化特色,小說作品有了詩歌的特征,充滿了抒情意韻。此外,布寧一生游走于東西方山水之間,他的作品不僅體現出了東西方文化的對立與融合,還顯露出他對于東西方地域與風土人情深厚的人文關懷。

關鍵詞:布寧小說 詩化特色 東西方文化 對立交融

中圖分類號:I5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15-03

布寧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作品繁多,并且寫作思想非常深刻。無論是其三觀還是創作,都充滿復雜性。而重中之重,從其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塑造與詩化特色、東西方韻味等藝術特色的創新來看,與俄羅斯通常意義上的小說相比較而言,他的小說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一、布寧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色簡介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布寧(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出生于俄羅斯中央黑土區奧廖爾省的一個凋敝的貴族家庭,因為家庭遭遇變故,他學業尚未完成,便進入社會謀生。由于生長于鄉村,他對俄羅斯的大自然有著深厚的感情,對俄羅斯的鄉村生活有著深刻的認識,而這些鄉村生活的經歷為他未來鄉村題材的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礎。

初入俄羅斯文壇,布寧是個專職詩人。19世紀80年代,這是他嘗試發表文學詩作的開始;此后,經過不懈的努力,1903年,布寧憑借詩集《落葉》獲得了普希金獎。布寧的詩作以故鄉及其生長的俄羅斯鄉村為題材,內容豐富,語言非常優美。

布寧的創作成就集中于中短篇小說。19世紀90年代,他出版的文集《在天涯》引起了文學界的注意。布寧早期作品的創作聚焦于探索并發現大自然的美麗,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布寧用書寫表達了自己對鄉村生活完整、統一的認識。如在長詩《落葉》中,詩人濃墨重彩地表現了秋景之美,還深入表現了大自然的恒久變化之美。

布寧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小說的詩歌化”。除了他的詩歌與小說里散發的詩情畫意,布寧天然地就擁有詩人的氣質。他的詩人氣質深受家族的影響,在創作時,他也總是以詩人的美妙感受來敘述故事、抒發情感。布寧自己也曾說過:“我的出生并不是我的開始,而是在我的父母親、我的祖父、曾祖父和先輩的身上,因為他們也是我,只是形式稍有不同而已?!盵1]

除此之外,在地理位置上,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氣候與地理的交互作用孕育出了獨特的俄羅斯大地。而從歷史上來看,古往今來,俄羅斯并非是一個固關自守的封閉國家,它與東西方都有往來,因此,它深受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共同影響,具有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特征。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立與融合伴隨著俄羅斯歷史文化的發展而越發明顯。伴隨著游歷生活,布寧對東西方文化獨特的感受全部表現在了他的作品中。

二、布寧小說藝術特色分析

1.詩化抒情的藝術特色

“詩歌是一種有韻律節奏的文學體裁,能夠集中、精練地抒發作者強烈思想感情和反映社會生活?!盵2]“隨著社會生活與文學自身的發展,小說本身的觀念、藝術形態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比如出現了小說的詩化傾向。小說的詩化是指小說借助于詩歌的藝術手法來創作,不重視情節和人物塑造,而是更注重追求語言表達的凝練與行文的輕靈。詩化后的小說擁有了詩的特性,沖淡了情節的密度,令環境、人物和事件都充滿了詩歌的抒情韻味?!盵3]布寧通過融合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使得他的眾多小說作品流露出濃厚的抒情特色,這一特點著重體現在其對小說中自然景色的描寫方面。

自然這一主題在布寧文學創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布寧作品里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不只是簡單地起了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相應的,他的作品中描寫的景物都仿佛擁有了自己的生命,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存在。布寧喜歡把對人物的情感傳遞到景物中,比如,在小說《安東諾夫卡蘋果》中有很多對景物的描寫,人物反倒成了景物的點綴,變為自然的一部分,例如:“每當這種時候,你站在窗口,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謝天謝地,大概會放晴了。但是風依然在吹拂,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它不停地騷擾著園林,撕碎著那些從矮屋的煙囪里緩緩升起的縷縷炊煙,又去驅趕如發綹似的不祥的烏云?!盵4]讀完這段,很明顯,文中的“你”令人捉摸不透。實際上,布寧把讀者帶入場景,又通過一系列擬人化的動作,讓讀者“看到”風在作怪。其實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大自然個性的描述。但是,文中被描寫的對象——景色,寫得相當真實、實在,這反倒證明了布寧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自然主義派作家。其次,布寧一直都努力通過比喻將景色變為具有人的特征。比如,“騷擾”“撕碎”“驅趕”這些動詞就證實了這一點,像“如發綹似的不祥的烏云”,作者利用“發綹”一詞,烏云仿佛活過來了,擁有了人的特點,此處的描寫變得特別真實,使得讀者在文本中所讀到的就是充滿了作者實際感受的風景。布寧在小說里把風景與人物的情感互相融合,這一詩化創作特色使得小說里景物的描寫不再蒼白,而是充滿了濃厚的感情色彩。

2.東西方文化對立交融的藝術特色

別爾嘉耶夫曾說過:“在俄羅斯的精神中,東西方兩種元素的相互作用,使俄羅斯精神具有一個根本的特征——‘兩極性即對立面的融合?!盵5]布寧短篇小說集《幽暗的林蔭小道》中的名篇《凈身周一》(Чистый понедельник)明顯地體現出東西方文化的對立與交融。

首先,女主人公的外表兼具著東西方特點:“她有著印度或者波斯女人的美麗——暗琥珀色的臉頰,濃密的秀發,黑貂皮般柔軟有光澤的眉毛,如黑天鵝絨的明眸,兩片鮮紅的令人陶醉的嘴唇,周圍襯著一圈濃濃的絨毛?!盵6]也正是這充滿異域風情的長相令男主人公癡迷。其次,女主人公房間內的擺設亦充滿了東西方文化色彩:她的房間里土耳其樣式的沙發與歐式鋼琴的布置,使得女主人公的閨房既具有濃郁的東方氣息,又彰顯著西方現代文明。另外,女主人公的生活習慣和思想也充滿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韻味。生活習慣上,與一般的歐洲人相似,女主人公喜歡彈奏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喜歡閱讀霍夫曼塔爾、施尼茨勒、捷特麥耶爾等作家的作品,這又體現了女主人公對西方文化的精通。思想上,體現了東方文化中老子“無為”的哲學觀,女主人公喜歡思考,并常常陷入沉思。當男主人公詢問她為什么要去進修班的時候,她說:“世上干嗎會發生許多事情?難道我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能弄明白嗎?再說我對歷史感興趣?!盵7]這里表明很多人對世界的看法是變幻莫測,而且意圖是難以捉摸的。對歷史感興趣傳遞出女主人公對以往生活的懷念。不用弄清楚自己的意圖按照自然而然的原則去做事,這是一種以無為來達到有為的另一種境界。最后,女主人公拒絕愛情,進入修道院,體現了布寧的“東方宗教”傾向,這類似于“遁世”“遁入佛門”。布寧在文章中采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刻畫出東西方元素相結合的文化表征,充分體現出東西方文化對立與交融的藝術特色。

三、布寧小說藝術特色的形成原因

1.對前人創作手法的繼承與發揚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的創作是俄羅斯民族詩歌的開始。普希金的作品是俄羅斯詩歌抒發情感與散文記敘特點相結合的萌芽。普希金散文創作中,記敘的手法居于主要的地位,抒情特點居于次要地位。后來,屠格涅夫的作品開始熠熠生輝,小說取代詩歌成為時代的主流。他也一直被認為是“第一個現實主義精神最充分,使用現實主義手法最熟練的俄國小說家”[8]274。屠格涅夫繼承和發展了普希金的現實主義精神,又“憑借迷人的詩意與敏銳的現實主義精神的結合,準確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和心理,產生強烈的社會反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8]275。布寧繼承與發揚了前人小說詩化的傳統,并將其發揚光大,因此他的小說具有濃厚的抒情特色。

2.時代的呼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發生了空前的變革,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社會矛盾開始變得越來越尖銳。在復雜多變的社會背景下,白銀時代的知識分子們站了出來,奔走相告,呼吁俄羅斯人為擺脫困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首先,時代局勢動蕩不安,文學的創作內容和方式也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一切對布寧來說,既是挑戰又只能無奈地接受,自然而然,這一切也加深了布寧對以往俄羅斯生活的懷念。其次,布寧生長于鄉村環境和貴族禮教下,他對貴族階級不能東山再起充滿了哀傷之情,因而在他進行小說創作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在文章中表露出這種情感。再次,白銀時代各種思想思想流派紛呈,在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里,探索東方文化的熱潮正在蓬勃興起,大批文人引經據典發表其對于東方文化的見解,這些前人與同代人的探索成果不僅引起了布寧對于東方文化的興趣,還為布寧自身研究東方文化提供了條件。

3.成長環境和人生閱歷的影響

布寧出身于貴族階級但又親眼看著這個階級落魄,年輕時的他環游了世界,他從西方來,又到東方去,生活在時代的交替期,生活上的變化令他有些措手不及,新舊的人物、環境和文學類型,這一切都引起了布寧深深的思考。布寧非常喜歡旅行,相應的,旅途越遠,他的思維就飄得越遠,他的世界觀也隨之改變。在《自傳筆記》中他記錄道:“旅行之于我,不消說的,只可能是有益的,因為莎士比亞說過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株守在家的人再聰明,距愚蠢也只一步之遙?!盵9]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里,布寧曾游覽過許多圣地,那些具有明顯地域文化和充滿了信仰的地方讓他著迷不已,與其他那些同時代的仿佛被囚禁的俄羅斯作家相比,踏過山山水水的布寧,他的靈魂在旅途中得到了升華,創作視野也越發開闊。布寧的妻子穆拉姆彩娃·布寧娜陪他走過了半個地球,關于錫蘭之旅,她在回憶錄中說道,“我們在錫蘭休息了半個月,布寧在那生病了。他不忍心看人力車夫那帶有血絲的嘴唇?!盵10]布寧除了記下他每一次旅游的所見所思所聞之外,還努力地尋找他以往在書中看到的、已經不復存在的文明之源。早些年在國內時,他受托翁宗教哲學的影響,對東方文化著迷不已;后來他真正來到外國游覽,親自感受到的真實的一切更讓他驚嘆與著迷。與此同時,他開始接觸東方哲學,通過學習,他越發對生命看得透徹、對人生又有了新的思考,這一切亦為他日后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與情感經驗。

四、結語

眾所周知,布寧小說的價值意義在俄羅斯文壇上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在蘇聯文學界召開第二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時,蘇聯作家康斯坦丁·費定指出布寧是一名“俄羅斯首席作家”,并認為任何試圖從俄羅斯文學史里除名布寧的行為都是極為幼稚的、膚淺的,布寧的藝術創作不是為了協會而是為了生活在俄羅斯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的人民。布寧小說里散發出的詩化抒情特征和東西方文化對立交融的特色,不僅來自凝固在他骨子里的俄羅斯文化,也來自布寧僑居國外后豐富充實的環游體驗——他穿梭于東西方地域與文化之間,用心靈去捕捉、用語言去描繪東西方文化間似乎難以捉摸而又緊密聯系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逐漸形成了其對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感受。

參考文獻:

[1]Мальцев Ю.Иван Бунин [M].Moskau:Посев,1994:8.

[2]王先霈.小說大辭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1.

[3]泰亢宗.二十世紀中華文學辭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774.

[4]伊凡·蒲寧.蒲寧文集:第2卷[M].戴驄,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14.

[5]尼·別爾嘉耶夫.俄羅斯思想[M].雷永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7.

[6]伊凡·蒲寧.蒲寧文集:第3卷[M].戴驄,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243.

[7]伊凡·蒲寧.幽暗的林蔭小徑[M].馮玉律,馮春,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254 .

[8]朱憲生.在詩與散文之間:屠格涅夫的創作和文體[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74-275.

[9]蒲寧文集:第1卷[M].戴驄,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5:367.

[10]Mypoмцeвa-Бyнинa.Жизнь Бyнина.Беседы с памятью [M].Moskau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9:158-159.

責任編輯:景辰

[作者簡介]張懷敏,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羅斯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