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易班平臺的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研究

2020-09-02 06:47沈超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網絡思政實效性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思政教育逐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部分,易班平臺是高校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工作的主要陣地。根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狀況,以易班線上晚點名為例,深入探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挖掘出這一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對策,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性學習,實現網絡資源的高效利用。

關鍵詞:網絡思政 易班平臺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45-02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與高校對思政教育的逐步重視,網絡社區成為高校學生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陣地及國家軟實力的關鍵體現[1]。其中,易班是“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的典型代表,國內眾多高校依托易班優課模塊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線上晚點名作為網絡思政教育的主要抓手,主旨在于通過思政教育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確立正確的“三觀”。不同于原先的晚點名,線上晚點名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時間上,線上晚點名不再受固定時間段的影響,學生可自主通過易班優課平臺查看晚點名視頻、課件及發表相關話題;空間上,線上晚點名的課堂由線下固定教室轉移至易班優課平臺。這一新型模式下,實效性成為評價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重點考核指標[2]。

一、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定義

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即指高校依托互聯網技術、網絡平臺等支撐要素開展思政育人活動過程中,通過播放課件、視頻,開展課堂討論等一系列行為所呈現的現實效果。作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考核內容,實效性指標可細分為學生參與度、知識領會度、課堂滿意度、思政理論應用程度等二級指標。線上晚點名的實效性需要多維度的衡量指標,諸如線上晚點名的靈活性、學生參與積極性、信息獲取及時性、品德養成程度等指標。線上晚點名實效性的判斷依據多維,但其終極目標在于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

二、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現狀

(一)已有成效

1.課堂參與度顯著提升

通過易班優課平臺—課群課程模塊的統計功能,高校輔導員能適時掌握學生參與晚點名總體情況,學生對于晚點名的參與度顯著提升。依托易班優課平臺—課群話題模塊,輔導員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熱點事件,積極融入晚點名主題討論,深刻理解晚點名的思政教育主題,進而更好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發揮高校輔導員思想引領作用。原先以輔導員講授為主的晚點名,轉變為以學生為核心參與主體,線上晚點名的課堂效果有了較大的提升。

2.學生積極性大幅提升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形式之一,晚點名因其講授內容具有較強的思政理論性、傳授方式以“灌溉式”為主及缺乏個性化教育的特點,削弱學生晚點名的積極性。然而,線上晚點名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線上晚點名以多維的課程方式,將深奧的思政理論轉化為翔實的事例、簡單易懂的話語,比之原先的晚點名,這一模式更契合學生日常生活,有利于其對晚點名保持充分的熱情,進而理解晚點名思政主題教育的內核。

3.信息獲得感明顯增強

傳統的晚點名以輔導員為主體,即輔導員通過播放晚點名課件、短視頻、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學生講授思政主題,學生獲取晚點名內容的唯一途徑就是認真聽講。這一信息單向傳遞的過程,導致輔導員講授的內容有限、學生接收的信息受限,學生對晚點名失去學習的興趣。線上晚點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查閱其他高校、其他年級高質量的晚點名視頻及網絡思政課程。線上晚點名模式拓寬了學生信息汲取途徑,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增強了晚點名的實效。

(二)存在問題

1.自覺性有待加強

比之于傳統的晚點名,線上晚點名要求學生有高度的自覺性。大部分學生進行線上晚點名的初衷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對線上晚點名的重視程度低。目前部分學生對線上晚點名依舊不重視,晚點名的學習自覺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2.創新性有待提升

線上晚點名是“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該模式將課堂由線下轉移至網絡平臺,雖有形式創新,但其核心的思政教育內容有待進一步融合,而晚點名內容的新意一定程度決定著晚點名的實際效果。易班優課平臺存在諸多優質的思政教育資源,但目前尚未進行有效融合,導致晚點名內容缺乏一定的創新性。

3.互動性有待增強

輔導員和學生缺乏面對面交流是線上晚點名的弊端之一。線上晚點名主要依托易班優課平臺,輔導員以錄播形式講授思政內容,師生之間缺乏當面交流的機會,互動性差是線上晚點名的主要劣勢,線上晚點名缺乏真實感,認同度不高,進而影響晚點名的效果。

三、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影響因素分析

(一)高校態度

高校態度直接影響網絡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隨著高校對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網絡思政教育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3],晚點名改革逐步深入,激勵政策不斷出臺,線上晚點名模式得以開展。高校對線上晚點名形式的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輔導員日常的思政育人行為,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線上晚點名的效果。但若高校對網絡思政教育不重視,只注重專業課程,便會導致輔導員、學生也會輕視晚點名,晚點名的開展必然會受到極大的阻礙。最終可能造成線上晚點名只是流于形式,而無法發揮出效果。

(二)輔導員能力

輔導員能力是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效果的影響因素之一。線上晚點名模式下,雖以學生需求為主導需求,但輔導員的個人能力也極為重要。尤其需要指出,輔導員個人能力不僅包括一定的思政素質能力,還包括互聯網運用能力及甄別能力。思政素質能力是輔導員個人基本能力之一,這一能力極大地影響思政理論的深度及廣度;互聯網運用能力是輔導員必備能力之一,線上晚點名模式要求輔導員具有熟練掌握互聯網操作、信息搜集等專業素質,因此,輔導員勢必要因時而進;甄別能力是輔導員的關鍵能力,網絡空間充斥著良莠不齊的信息,面對復雜的網絡環境,輔導員做出甄別,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引領。

(三)學生觀念

學生是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主體,學生觀念極大地影響著線上晚點名的效果。如果學生重視在線晚點名,愿意自覺地利用易班優課平臺,自主進行晚點名的學習,積極參與易班優課—課群話題的討論,融入線上晚點名的氛圍,那么晚點名會收到明顯效果。如果學生輕視在線晚點名,僅將晚點名作為任務,而不愿投入過多的精力,那么在線晚點名終將淪為形式主義,晚點名學習浮于表面。

四、提升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一)明確高校態度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核心。高校重視并堅持開展以立德樹人作為核心宗旨的思政教育[4]。高校思政教育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依托,晚點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高校要積極優化晚點名模式,培養一大批個人能力強的輔導員,開展一系列主旨鮮明的主題教育,將晚點名提升至專業課同等地位,使其發揮出預期引領作用。

(二)提高輔導員能力

輔導員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環節。若要提升網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則勢必要求輔導員個人能力突出。因此,高??梢远ㄆ谂e行輔導員培訓,開辦輔導員沙龍,推薦輔導員參加市級、國家級等輔導員培訓班等,加強輔導員的日常學習,并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諸如獎勵、褒揚等多種方式,引導輔導員積極提升個人職業素質、專業能力及技能。

(三)端正學生態度

學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體,端正學生觀念有助于提高網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以線上晚點名為例,建議高校建立有效反饋機制,輔導員適時掌握課堂效果,構建師生交流紐帶,使得輔導員可以及時調整晚點名的主題方向,進而提升晚點名課程效果;建議將晚點名與專業課課程等同,建立一整套學生管理機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獎懲。

五、結語

高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意義重大,依托易班平臺開展線上晚點名是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趨勢。本文以實效性為切入點、以易班線上晚點名為例,研究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現實效果。通過易班線上晚點名的現狀分析,可知線上晚點名因其不受時間、空間所限的原因,雖然會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參與度、學生積極性與信息獲得感,但學生的自覺性、課程的創新性、師生的互動性還有待提高。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高校、輔導員、學生三個層面進行展開,深入分析其對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影響,并給出針對性意見,以期對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施慶暉.高校網絡思政教育與傳統思政教育多維互動育人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5(5):39-42.

[2]侯穎.基于互聯網平臺分析輔導員對學生思政教育的方式[J].黑河學院學報,2018,9(4):36-37.

[3]謝聰.網絡時代高校學生黨員思政教育模式探究[J].知識經濟,2018(6):137-138.

[4]朱曉瑩.網絡媒體無序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5(1):73-76.

責任編輯:張蕊

[基金項目]2019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立項課題“課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大學生綜合評價研究——基于模糊分析法”。

[作者簡介]沈超,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網絡思政實效性
基于藝術素質測評的初中生音樂課堂實效性提升對策探討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創新思考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探討
基于用戶體驗的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建設思考
基于高校網絡教育平臺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創新性研究
英國高校的網絡思政課怎么上
高職院校網絡思政工作管理體制的問題與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