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科院校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20-09-02 06:47姚敏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生命觀工科院校生命教育

摘要:當前,工科院校尚未形成常態化的生命教育形式,面對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強烈訴求,工科院校亟待從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專題實踐活動等方面挖掘可用的教育資源,同時整合工科院校專業課中帶有生命價值引領性的教育信息,與生命教育進行有效對接,并結合學校自身教育環境特征,迎合學生主體特點,將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工科院校 生命觀 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97-02

伴隨網絡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群體容易陷入現實世界、理想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沖突中,多元化思想和文化的沖擊極易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思想觀念,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危機甚至生命危機。工科院校作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高等教育平臺,擔負著為推動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支持的重要使命。為培養國家與社會所需要的有理想、有信念的高級技術型人才,工科院校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外,也要注重對其進行必要的生命教育,培養他們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與意識,實現高?!傲⒌聵淙恕钡慕逃姑?。

一、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

1.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的界定

馬克思說過,“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1]。生命貫穿教育的始終,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生命個體的全面發展。生命教育是以引導個體樹立合理的生命觀為目標的教育工作,其教育本質就是關于生命價值與意義的教育,中心思想在于個體在對生命持有敬畏態度的基礎上“尊重他人與自己的生命”。工科院校生命教育是幫助工科院校學生培養生命價值理念、提升生命質量的教育實踐活動。工科院校學生作為生命教育的對象而言,其教育個體具有特殊性,教育內容呈現廣泛性,教育方式突顯靈活性[2],因而在工科院校開展生命教育時必須遵循生命內涵需求的層次性,采取靈活的教育方式,將生命教育落到實處。

2.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的內容

生命包含可貴性、獨特性、創造性和能動性等多種特征,生命結構的多維性,必然意味著生命教育蘊含多方面的內容。工科院校生命教育在內容把握上要有所突出,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可以從知識、技能、情感三個方面加以解釋:生命知識教育,具體涵蓋生命的起源、形態、結構、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其在教育形態的呈現上,不只是各個知識點的簡單疊加,而是把相關內容提升到“生命”這一高度的知識性教育;生命技能教育即大學生通過多種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生存技能,主要包括正確認識自我的能力、一定的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生命精神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情感熏陶,進而從根本上培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理念,這是我們進行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所在。

二、工科院校學生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1.工科院校缺少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升學率與就業率的現實壓力導致素質教育還沒有完全落到實處,教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還是不夠[3]。工科院校有重科學輕人文的特點,生命教育往往處于配合、次要地位。在課程設置上,相比較專業課程而言,蘊含生命教育內容的人文社科類課程所占比例較少;在思維方式上,工科學生邏輯性強、偏重理性,缺乏辯證思維,容易忽視人文;在知識結構上,他們以技術性知識學習為主,注重實用,對于具備思想性、精神性的人文社科知識學習不足,使得學生學習與就業價值目標容易發生偏離,呈現出功利化趨勢,個體缺乏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工科院校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生命價值理念,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同時注重人文精神的同步培育,使得學生通過接受有效的生命教育信息,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2.生命觀教育形式較為單一

目前,高校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活動,往往只是單純通過大學生心理輔導這類課程進行,而在網絡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單一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工科院校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因而對于新媒體具有較強的駕馭能力,通過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生命教育可彰顯出知識性與娛樂性、科學性與生動性、價值性與引領性相結合這一時代特征。工科院校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生命教育,教育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多重信息,并快速傳播給學生,雙方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溝通,這一過程可以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主體性意識,提高大學生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性。在工科院校開展生命教育,要注重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將生命教育融入學生所感興趣的科學技術領域與社會生活領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3.尚未形成系統有序的生命教育體系

一個系統有序的大學生生命教育體系,應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構建,使家庭、學校、社會各自發揮他們的作用。從家庭教育來看,當前很多家庭沒有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未使其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理念。從學校教育來看,學校應多開展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專題活動,從實踐層面上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理念。然而,當前很多高校尚未引進專業教師開展生命教育,沒有設置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專業課和選修課,師資力量與理論教學欠缺。從社會環境來看,良好的大學生生命觀教育體系的實施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健康的網絡環境,因而需要有關部門頒布相應的文件政策,使生命教育引發全社會的關注,在社會上形成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社會氛圍。同時發揮網絡傳播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優勢,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和體會到生命的價值。

三、當代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當前,學界對于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專題研究資源較少,在實踐操作層面上來看,缺乏一定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種現狀也相應加速了生命教育的缺失[4]。在整體把握工科院校生命教育開展情況的基礎上,工科院校要加大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者要迎合學生主體性特征,調動其積極性,把握工科院校學生特性提高生命教育課程融合度,凝聚各方教育合力,推進工科院校生命教育向著理想、完善的方向邁進。

1.加大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力度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的生命教育,亟待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從而構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堅固堡壘。要形成一個系統的生命觀教育體系,各個教育主體要提高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并落到實處。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個性養成影響最大,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養,樹立積極健康的形象,營造快樂、溫馨、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能夠時刻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有效地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高校是教育和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生命觀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其在培育大學生成長成才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所有的年輕生命能夠在理智中得以生存,在真情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此外,生命教育依賴于社會大環境,因而需要教育專家、心理學工作者、網絡媒體就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展開對話,使學生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接受生命教育。

2.加強生命教育師資的培養

要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的實施者包括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等領導管理隊伍,各學科教師隊伍,專職輔導員隊伍和生命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其中,領導管理隊伍要在生命教育中發揮統籌協調各方的作用,推動工科院校生命教育環境建設,促使生命教育活動更好更快地開展。生命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在生命教育活動中發揮“主心骨”作用,工科院校要立足學生群體配齊生命教育專職教師,使專業的生命教育課程做到全覆蓋。各學科教師應高度重視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珍愛自身生命的基礎上,要具備“洞察生命”的能力。工科院校課程培養計劃多以自然科學類課程為主,因而相比較人文社科類教師隊伍而言,理工科類專業課教師主體數量更為龐大,其在授課過程中,要將生命教育理念與相關學科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理念。

3.開展生命教育課程和心理輔導

在工科院校設立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是教授大學生生命理論知識、提升生命價值理念最有效而且直接的方式。工科院??梢酝ㄟ^自身所擁有的教育資源,采取必修課或選修課的方式進行班級授課或網絡教學,同時可以選擇課程滲透的方式,將生命教育與其他課程資源相對接,發揮正確生命觀的價值引領作用,達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當談及有關于生命觀的問題時,應結合當今社會上的一些大學生自殺、他殺現象,告訴學生要熱愛生命、關愛他人,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此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意識。除此之外,工科院??梢栽O置心理咨詢室,通過填寫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生對于生命的態度和見解,對于問卷結果顯示對待生命較為偏激與消極的學生,引導他們敞開心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生命。通過開展專門的心理輔導,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4.開展生命教育相關的專題活動

在工科院校開展生命教育,除了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和心理輔導外,還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進行,幫助學生在實踐層面上理解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親身體驗和感悟生命的意義。工科院??梢蚤_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實施生命教育,如組織開展相關的專題講座,引導學生掌握生命知識;帶領學生參觀英雄紀念碑、博物館、福利院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在實踐中感悟生命、尊重生命;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增強自身生命責任感。同時,工科院??梢詫⑸逃c網絡媒體對接,在校園官網上構建生命教育網站、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生命教育內容,通過網絡的吸引力引起學生的關注與共鳴,讓更多的學生、教師、家長和社會人士了解生命教育,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尊重生命的社會環境。

工科院校開展生命教育應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優勢,形成多方合力,使生命教育呈現整體銜接態勢。生命教育作為一種開放式教育,亟待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發揮積極引導作用,在開展生命教育的同時,要注重以珍愛生命為導向、以樹立正確的生死觀為核心,使之成為德育課程的補充,為大學生樹立終身受益的人生指針[5]。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葉華松.大學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3]陳燦軍.大學生生命倫理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28(4):1-4.

[4]陳建華,肖家芳,江曉萍.大學生生命觀的調查與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10(2):30-33.

[5]唐煒.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省思與重構[J].社會科學研究,2009(3):189-191.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姚敏,南京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生命觀工科院校生命教育
以“鄉下人”身份論沈從文的生命觀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工科院?!陡怕式y計》課程的幾點教學體會
淺論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三生觀”教育
儒家生命觀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啟示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體育美學對工科院校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工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實踐教育的反思與出路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