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策略

2020-09-10 04:17王芳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培養核心素養

王芳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時代里,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觀念、獨立思維、創新學習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則容易被社會淘汰。其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觀和責任感。所以,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促使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那么本文將結合高中生物學科有關內容,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策略展開相關的研究,以利用有效的培養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研究

前言

在高中教學階段,生物是學生探究動植物生命現象,了解生命活動規律的重要科目。但是,從以往教學情況來看,仍然存在應試教學的現象,如直接將生物知識灌輸于學生,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關注于課程知識教學,還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使得學生在核心素養引導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一、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展現生命系統,以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教師可以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將復雜精密的生命系統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以幫助學生了解和認知生命系統,進而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其中,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直觀展示相關的生命系統圖片、視頻影像等資料,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學內容為例,無論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人類的肉眼是無法直觀地看到細胞的形態[1]。同時,生物課本中的參考圖片非常有限,學生只學習生物課本上的文字、圖片等內容,將很難理解細胞的基本結構,以及細胞生命活動的意義,這樣不利于學生體會到自然造化下的復雜精密的生命系統。因此,在講解細胞的基本結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直觀的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教學。首先,搜集一些植物葉肉細胞、神經細胞或者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圖片。然后,再將細胞結構的有關概念知識轉化為電子的教學課件內容,并在相關的知識點中穿插上述搜集到的圖片素材,以作為課程輔助教學資料。比如,教師可以在知識點中創設圖片鏈接。當講解具體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點擊相應的圖片鏈接,導入直觀的細胞圖片,讓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細胞的結構特點,進而幫助學生減少理解上的困難。同時,在播放相關的電子課件知識以及圖片素材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導入這些內容,并且利用教學設備的放大功能,將細胞圖片進行放大,使得學生更能體會到細胞內各個結構的功能。

二、利用合作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素養

除了生命觀念之外,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也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素養的培養。首先,教師可以先根據生物課程內容,設計與之相關的實驗探究活動。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的形式展開實驗探究,而在分組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進行分組,以確保每個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幫助、互相解決問題。最后,必須要求每個小組做好實驗匯報工作,并選取一名代表進行發言,以了解小組成員的實驗探究情況,從而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及時給予適當的教學幫助。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知識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相關的實驗探究活動,并要求學生以組的形式展開研究。比如,以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為主題,讓學生根據光合作用的過程得出影響因素,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理性的學習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合理的分組,組內人數不宜過多,一般為3-4名學生為宜。同時,確保每組至少有一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從而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學生完成實驗探究活動。在分完組之后,每個小組學生可以提前一周展開實驗,并選取一株綠色植物進行實驗觀察。這時學生可以結合課本中提到的光照、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等內容,對植物周圍的環境進行適當調節,并記錄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制成詳細的報告。比如,通過改變植物所處環境的光照強度、二氧化碳的濃度、溫度的高低,對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進行記錄。在完成合作實驗之后,要求學生們以組的形式匯報實驗探究的過程以及結果,從而讓組與組之間進行實驗的交流與借鑒。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匯報中了解學生的實驗探究情況,以及時給予學生學習的意見。

三、運用生活實踐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當今世界環境日益惡化,嚴重威脅著人類及其它動植物的生命,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家園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發揮出年輕一代人的力量,去共同保護生態環境。其中,高中生物是探究動植物生命現象的一門自然學科,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將環保意識滲透到教學之中,以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課程內容為例,通過課程內容的教學,學生認識到了當前全球性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也知道了生態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帶來的危害。在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節日來引導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2]。比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保護日,教師可以結合該節日設計一個活動主題:“綠色消費”,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該怎樣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同時要求學生結合真實的消費活動展開研究。首先,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收集一些現代比較流行的綠色消費方式,如“無塑料”購物方式,并分析綠色消費方式的特點及優勢。然后,利用周末空閑時間,走進超市、商場等地,踐行相關的綠色消費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明白環境保護的意義,又能夠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每位生物教師的責任,教師應該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實施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強化自身的核心素養,最終促進學生自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和平. 淺析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J]. 高考, 2018,21(20):510-510.

[2]林潔.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 2018,10(67):173-173.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培養核心素養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