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形式下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精準扶貧

2020-09-10 07:22畢瀚書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扶貧高職教育信息化

摘要:伴隨著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全國上下對精準扶貧工作愈發重視,科技發展帶來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促進教育的信息化,從而為高職院校在對信息化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上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教育;扶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決定性因素。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面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與信息化結合,成為大家的熱點。特別是實現通過以科技為基礎,以教育信息化為保障,從而實現教育的精準扶貧。眾所周知,目前我國教育扶貧工作已經進入關鍵時刻,讓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職教育,進而提高文化水平以及創業就業的生存技能,不僅可以促使一個家庭擺脫貧困,還可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扶貧先扶智,國家和社會即使加大了巨大財力和物力投入,但是效果卻不明顯,一方面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師資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這些都成為教育能否精準扶貧的關鍵。

隨著科技的發展,帶來了互聯網、大數據和云服務等信息化技術的普及,信息化打破了城鄉化的界限,讓國家的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讓教育資源優秀的地區和教育資源缺乏的地區,緊密相連。通過互聯網,各個地區積極建立以“信息化+教育”的教育模式,讓更多的人接受優質教育,高職教育也成為解決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短缺、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等重要的手段。

一、高職院校在教育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高職院校參與教育精準扶貧,為我國的扶貧工作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為推進精準扶貧攻堅,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知識、生存技能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高職院校作為服務社會發展的重要公共組織之一,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更接近地區經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可以靈活依照當地的市場環境以及貧困人群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專業設置。

二、教育信息化促進高職院校精準扶貧

新形勢下教育信息化打破傳統教育扶貧模式和局限,通過不同地區、不同要求,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實踐一對一的個性幫扶。教育信息化能夠發揮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共享優質教師,避免貧困地區由于教學能力有限造成教育資源不平衡。并且及時通過大數據反饋遠程教學學習的效果,有目標的調整教育內容的改變和實施。

“十二五”以來,國家加大力度對示范性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的建設,師資素質提高計劃等重大決策,中央財政投入數百億,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師資以及學校硬件設施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偏遠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教育發展依舊緩慢,沒有新起色。通過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和云服務等技術,可讓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最大限度的推廣,網絡的共享性、無界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梢愿鶕煌貐^、不同需要,足不出門就可以實現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學習內容,實現名師的指導、互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師資的投入費用,節省了學校費用的指出。

三、教育信息化促進高職院校對扶貧機制的精準探索

在互聯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除了在解決教育扶貧過程中出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問題外,更多的應該注重使用“信息化+高職教育”模式,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與統計,有針對的進行高職教育的定向精準扶貧與細化。

信息化高職教育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由于差異的存在,導致不同區域需求的個性化差異,傳統教育扶貧不能做到定向、個性化幫扶。在新形勢下,信息化高職教育的自身優點可以滿足。針對不同需求,開展適合當地民生與學生學習特點的專業技能,彌補教育職員薄弱的環節,避免巨額資金投資建設多媒體等資源白白建設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師資隊伍的建設決定著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關鍵,除了加大對貧困地區師資投入的同時,還要利用網絡平臺信息化為高職教育提供定制化職教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利用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為貧困地區的師資提供有力的理論教學水平與技能培訓,共享教育資源,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四、高職院校健全精準扶貧保障機制

(一)健全高職院校經費的保障機制。

為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相關部門必須健全經費保障機制。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高職院校的重視,教育扶貧經費應向高職院校傾斜,確保高職院校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要確保高職院校教育學生的補助金額與普通高校學生的補助金額一致。其次,各項教育經費附加在高職院校教育上的應用比例要高。再次,拓展高職院校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各種一切可以利用的融資渠道,確保其教育經費充足。最后,配備建立資金使用監督部門、紀委部門,確保資金專項應用與監督。

(二)完善高職院校資源的保障機制。

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最大的教育問題就是教育資源的短缺,不利于教育工作的發展。為確保高職院校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有效果,政府及相關院校都應助力其資源的不斷完善發展。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學基礎設施得完善,使其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發展,滿足時代發展對扶貧對象掌握現代化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完善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根據不同課程教育的需要、形式與目的,完善相關的師資力量,不僅可以聘請企業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人員進行授課,還可以更好地結合職業技術教學的實踐。

(三)完善高職院校宣傳的保障機制

當前,許多貧困地區的人員不了解高職院校教育精準扶貧的相關工作,人們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影響了該工作的有效落實。為此,高職院校的相關負責人必須做好宣傳工作,使人們正確了解職業教育及其精準扶貧工作。要著重宣傳職業教育的意義,改變人們對高職院校教育的錯誤認知。突出宣傳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理念,樹立學校良好的形象。要以實際案例為根據,提升人們對高職院校教育的認可度??梢哉鎸嵉墓适聻樨毨д唿c希望,并幫助其選擇合適的學習科目,為其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

(四)完善高職院校就業的保障機制

當下,高職院校教育水平大幅度有所提升,但其扶貧工作的后續效果偏低,學生畢業后就業得不到有效保障。這需要政府部門等協調下,完善高職院校的就業保障機制,政府應通過各種保障政策與激勵政策,呼吁企業關注高職院校教育精準扶貧對象,為其提供就業機會,進一步保證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有效完成。

在新形勢下,“信息化+高職教育”時代模式下,為了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精準扶貧工作的質量,要及時對存在問題做出系統性的分析與探索,有針對想的定制改善方案,進而開辟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延東.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開創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新局面[EB/OL].[2019-09-12]

[2]馬敏.教育扶貧:高校如何精準發力?[J].湖北政協,2017(09):12

作者簡介:畢瀚書(1978-),女,吉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學。

(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猜你喜歡
扶貧高職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證監會“扶貧”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管仲“扶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