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020-09-10 06:24丘竹生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初中學生全面發展心理健康

丘竹生

摘要:現代教育改革最重視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心理健康是學生素質發展的一個基本前提,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應該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被人們重視,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不僅會對個人的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還有可能會對周邊的人造成傷害。而教育是幫助人的成長的,因此在初中教育中,也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更是應該在平常班級管理中,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促進學生去全面發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融合

人們常說“百育德為首”,這也說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德育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兩者之間本就有著一定的相通之處,同樣是對學生心理思想問題進行調節。初中學生對世界也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生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會比較偏激,導致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差,這樣學生的德育也難以得到保障[1]。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應該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特點,在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師應該立德正身,初中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也開始追求自我,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在教師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如果教師自己不能做到,那么會讓學生們覺得教師在故意難為他們,因此選擇體育較平時反著起來,只有在教師自己滿足給學生們提出的德育要求時,學生們才能更容易接受教師的德育教育。其次,關心學生,班主任應該從學生們生活學習入手,關心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沒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對班主任的認同感,這樣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或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學生們也能積極配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智育的融合

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他們也不會存在著什么心理問題,而在初中階段,學生們還沒有正式接觸社會,而家庭和學校教育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地方。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這也是當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成因,這里的學習主要是指的智育,智育是教育最明顯的體現,主要體現在知識、智力和基本技能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智育與學生心理健康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心理健康教育與智育的融合可以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基礎上促進學生智育發展[2]。初中班主任不僅需要負責班級管理工作,同時也兼任了某一科目教學工作,因此班主任應該在相應科目的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當前由于網絡的發展,大部分的學生是從小開始接觸網絡,特別是手機,而初中的學生正式喜歡玩的年紀,很多家長在初中時開始給孩子們配備手機,很多的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中,這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中大部分學生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們的智育發展,更是對學生們的心里健康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避開手機游戲的影響,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們了解相應科目學習的重要性,如可以學生喜歡的手機游戲舉例,如果不懂英語,連游戲中出現的一些簡單英語句子都不懂。其次,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學習技巧,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提高的,學生們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可以更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的融合

這里說的體育不僅是課表上的體育課程和體育鍛煉,而是指的身體健康教育,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人來說,身體是一切的根本,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才能去完成其他想要完成的事情。隨著社會發展,人們也逐漸發現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同樣會對人產生直接的影響,并且強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也有相應的管關聯,一般來說,一個人身體越健康,越有利于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而身體不健康的人則容易滋生陰暗心理。因此在初中班主任教育中,班主任需要同時關心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3]。首先,班主任應該督促學生們進行體育鍛煉,持續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更好地維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體育鍛煉也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可以緩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累積的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其次,班主任應該對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如叮囑學生添加衣物等,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減少生病的可能性,維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讓學生在關愛中成長,可以撫平學生的一些心理傷口。除此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還需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學生的平常表現中發現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糾正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四、心理健康教育與美育的結合

美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美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當人處在不同心理狀態時,對美的感受也會發生變化;美同時也是富有感染力的,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會對人心態產生影響。美與心態的互相影響也為心理健康教育與美育的融合奠定了基礎[4]。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審美觀念,讓學生可以以正確的角度感受人是自然美、健康美、藝術美、心靈美等,讓學生的審美觀念中融入更多的正能量內容。另外,初中班主任也可以在平常的管理和教學中,帶領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美,通過這些美的事感染學生的心靈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與勞育的融合

勞育也就是勞動教育,人所有的想法都需要通過勞動來實現,而勞動也是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基本方式?,F在有很多的學生是在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寵愛下成長的,他們除了學習之外,不需要擔心其他的事情,因此他們對于勞動的認識也比較片面,參與到勞動中的機會也不多[5]。甚至有些學生有著歧視基層勞動者的心理問題,對勞動認識不清也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之一,因此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勞動的意義,平等對待所有的勞動者,這樣的勞動觀念和態度才是現代社會青少年應該持有的健康勞動心理。在具體教育中,初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們參與到基礎勞動中,如在學校中,各個不濟輪流負責學校的衛生,組織學生們參與到梅花校園的勞動當中,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一些社區服務活動職工人,讓學生更加深入體驗勞動不易,從心理上改變對勞動的看法,理解基層勞動人民的付出與貢獻,這些對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心理健康狀態會對他們各方面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譽贏.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德育教學發展[J].學周刊,2019(21):12.

[2]徐芳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J].信息周刊,2019(24):1-1.

[3]王德輝.培養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2):136-137.

[4]馬曉蓉.美育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心理健康的實踐研究[J].孩子天地,2019(36):288,291.

猜你喜歡
初中學生全面發展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