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平臺的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輔助教學研究

2020-09-10 06:24屠若曦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網絡平臺高職院校

屠若曦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中,為提升英語課程教學水平,教師應結合互聯網平臺的優勢,進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輔助教學。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并從創新教師教學方法、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等方面,提出結合網絡平臺改革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輔助教學對策。

關鍵詞:網絡平臺;高職院校;英語輔助教學

引言:將互聯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其表現形式有慕課、微課、翻轉課堂以及手機端學習軟件等,進行線上的課堂教學直播,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英語課上使用PPT軟件的教學方式,通過拓展互聯網教學方式,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幫助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高職院校在開展公共英語教學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改革的需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味的追求學生的英語成績,形成了應試教育的弊端,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很少會主動的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結合網絡平臺進行教學會增加教師的教學備課準備的工作量,傳統的英語公共課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進行英語課文的教學時,會采用朗讀一遍、進行翻譯重點句子和字詞、帶領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并進行單元單詞和課文段落的背誦,這種僵化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提升英語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形式單一

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受到教學場地、教學設備、教學理念等因素的限制,導致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時,多數是結合公共教師的投影儀進行播放幻燈片,單一的將課本內容通過PPT的形成進行呈現并講解,由于公共課堂的教室面積較大、容納學生較多,教師的精力有限很難關注到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長時間的翻動PPT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學,減少和學生的互動,會使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生只忙于跟隨PPT記筆記忽視教師講解的內容或教室后排的學生放松自我上課睡覺、交頭接耳等,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課堂學習氛圍差

教師在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多用于上課講授階段,在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完成作業復習階段未能正確的發揮網絡平臺的價值,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缺乏學習主觀自覺性,很少會主動的課前使用互聯網資料進行預期,課后的網絡平臺作業完成情況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容易出現抄襲情況,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性較差,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結合網絡平臺改革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輔助教學

(一)創新教師教學方法

結合網絡平臺教師可以使用錄制微課等形式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改變傳統的公共英語課堂的講授形式,將下一節需要講授的課文知識點錄制成視頻,讓學生課前預習階段通過收看視頻幫助學生理清下節公共英語課程的重點學習內容,并在視頻中通過提出問題或布置作業等方式,下節課上課講授的工程中隨機提問同學對預留問題的回答,或讓學生上臺講解一部分的課文內容,能有效的實現教學內容的翻轉。

其次,在課后作業方面,教師應在網絡平臺上以主觀問題代替客觀問題,能有效的減少學生之間作業的抄襲情況,或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的課后作業方面布置收集資料的任務,引導學生學會應用互聯網資源完成英語學習,如幫助學生使用互聯網軟件的背誦單詞軟件、翻譯軟件、練習聽力的收音視頻廣播軟件等,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應認真查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錯題知識點情況,可以結合網絡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功能,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在課上教學時能加強引導。另外,教師在開設微課錄制時,還可以將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脫離課本知識,向學生生活、日后工作崗位中能用到的地方進行針對性的練習講解。例如,在國外旅游時經常能用到的英語對話短句,或工作崗位中的英語應用溝通練習等,提升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為加強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效果,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在公共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網絡平臺、互聯網資源技術的應用,并在學生學習英語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減少教學偏向理論化[1]。為更好的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適當的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進行翻轉,教師不再是課堂的講授主體,應多給與學生們的發言空間,通過提問引導、小組互動等多種形式增加教學過程中的互動環節,在課上教授知識點時,教師應減少單調的按照自己進程的講授方式,在講授過程中多關注學生們的接受情況,改變教師單一的輸出,學生單純的跟著PPT記筆記的傳統互聯網教學方式,例如在課堂互動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發起搶答、隨機抽同學提問等方式加強互動的娛樂性,能有效的幫助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在網絡平臺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平時的作業完成情況將優秀的英語作文等進行公示分享等,在網絡平臺上的表現情況算作一部分的期末成績,能有效的提高學生使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的參與度,網絡平臺上的學習資源不受時間限制,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課后復習、期末考題的復習,發揮網絡平臺的學習輔助功能。

(三)創建自主學習環境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使用網絡平臺進行輔助教學,應加強創建自主學習環境,通過互聯網的新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將與課文相關的外國影視劇視頻、音頻等內容進行融合教學,能有效的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學習英語時,學生們最厭煩的就是背單詞、背課文等背誦性的學習內容,通過結合互聯網軟件,例如“百詞斬”、“扇貝英語”等軟件,通過收聽標準的語音朗讀和結合單詞翻譯的圖片,能有效的提升學生背誦英語單詞的趣味性和加深印象,結合學生的手機端,能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將零碎化的時間進行有效利用,通過網絡軟件進行按時間段開始英語背誦,有利于學生將英語學習的課上課下學習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多收聽網絡平臺的英語原文朗讀,能幫助學生的英語聽力閱讀能力。

(四)開展差異化教學

公共英語差異化教學過程的實施,應在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之后,在實施差異化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課前的任務分配。這主要是讓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適應過程,以便教師能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通過互聯網平臺,教師可以實現預習任務的差別性對待。因為有了巨大的互聯網在線英語教學資源,教師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同一主題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找到分層的內容,相較于傳統的英語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更快捷、更省時地獲取多層次的教學資源。確定分層內容之后,教師通過網絡手段如QQ,微信,校園網絡平臺等,根據學生的水平來安排課前預習任務。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再次通過網絡手段及時向教師反饋具有差異性的預習結果,課前預習的差異性展示在經過了教師的思考之后直接決定了課堂學習的差異化教學[2]。

結語:綜上所述,進行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時,應及時發現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的教學問題,并結合網絡平臺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工作,教師結合互聯網豐富多樣的現代化網絡資源,能有效的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小玲.基于“互聯網+”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2]劉小梅.新媒體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記者觀察,2019(26):77.

猜你喜歡
網絡平臺高職院校
網絡平臺犯罪及其治理對策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常規教學模式下有限開放型課堂的設計與實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網絡平臺下家園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