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邊界”的創新教育

2020-10-09 15:27徐舒年
新一代 2020年23期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校本課程創新教育

徐舒年

摘 要:為切實踐行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一校一非遺”目標,積極響應嘉定政府發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我們以嘉定竹刻文化為核心,嘗試運用項目化學習理念,將學社與上海大學高校師生、嘉定竹刻傳承人、傳藝機構與相關企業及社會組織等力量相整合,思考嘉定竹刻在傳承和發展中的現狀并能夠設計一款有關“嘉定竹刻”文化的桌游;另一方面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通過展館參觀、師生交流、項目協作等豐富的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創新教育;校本課程;項目化學習;嘉定竹刻

為切實踐行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一校一非遺”目標,積極響應嘉定政府發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我們以嘉定竹刻文化為核心,嘗試運用項目化學習理念,將學社與上海大學高校師生、嘉定竹刻傳承人、傳藝機構與相關企業及社會組織等力量相整合,思考嘉定竹刻在傳承和發展中的現狀并能夠設計一款有關“嘉定竹刻”文化的桌游;另一方面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通過展館參觀、師生交流、項目協作等豐富的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實施過程

基于上海大學“嘉竹藝像”工作室教師與大學生資源,我們成立了三個學生團隊,成員包括留云中學六、七、八年級學生以及上海大學大一、大二學生。

課程規劃為26課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策劃、組織和針對性輔導。在課堂上,教師參與到各個小組的活動中;在課堂外,保障學生活動安全有序的開展。在學生明確小組任務后,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研究性學習的模式,進行產品的創作,發展個性。

二、特色做法

(一)學科融合 同一主題下的跨學科學習

本課程圍繞“怎樣讓嘉定青少年更喜愛嘉定竹刻”為核心問題,結合美術、勞動技術、歷史、地理、信息科技的學科標準和學科素養開設相關課程,嘗試解決其中的子任務,與此同時,還結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教師力量,圍繞主題進行動漫人物設計、桌游的概念及要素、如何自主學習的專題性課程,這種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的活動不僅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并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體系,更打破了學科界線,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了學生學習的路徑。

(二)場館學習 探究自主學習新路徑

為了給予學生更加開放的學習環境,激發創新實踐的意愿,我們圍繞“嘉定竹刻”設計了多個場館學習活動,一是在嘉定竹刻博物館中以“尋寶”游戲的方式,小組合作,完成對嘉定竹刻作品的調研,并在場館內開展頭腦風暴,不斷拓寬學生思維;二是在嘉定圖書館中了解如何挑選學習的資料,在展館內如何通過檢索功能查找書籍,同學們在理解后直接實踐,尋找所需要的有關嘉定竹刻、桌游設計等紙質資料;三是在陽光工坊中了解嘉定竹刻技藝,并且對嘉定竹刻的傳承現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寒假課程結束后,我們設立了“下午茶式”研討活動,邀請“嘉竹藝像”社團的老師和大學生對每一組進行了跟蹤指導,不斷試玩、修改、試玩的過程中改善游戲規則,調整形象設計。在暑假中,留云學子還參加了上海桌游展,同學們直接和游戲原創者進行交流,汲取他人在游戲構思、形象設計上的優點。用多元的場館學習環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朝著所設定的目標前進。

(三)落于實處 形成以《竹刻殺》為核心的最終成品

整個項目設計圍繞最終要形成一幅“嘉定竹刻卡牌類桌游”為成果,所以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目的性強,活動也都緊扣主題,理解對于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三、主要成效和經驗

(一)突破課堂“邊界”,激發學習潛能

學生走進嘉定竹刻博物館、上海大學嘉定校區“嘉竹藝像”工作室、嘉定區圖書館等地,學生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就變成了知識的探索者。例如在嘉定竹刻博物館中,教師設計問題“請你發現一件你最喜歡的竹刻作品,說明它所運用的技法和畫面的內容”,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察與思考,最后在博物館中以小組的形式席地而坐進行交流研討,學生利用他們自己架構的知識框架解決現實問題,打破了學生對教學環境僅在教室內的局限性,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二)學生成為“主體”,強化分工合作

學生在項目活動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參與到項目活動中,而且在小組的協作中,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分工,任何人的怠工都會造成項目產品形成的進度,用小組的驅動力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在項目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所學的知識、技能、程序均由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進行信息的收集、選擇和運用,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

(三)同一主題下的“跨學科”學習,關注學習素養

此次學習中有根據“竹刻創意卡牌桌游”融合美術、地理、歷史、信息科技、道法等學科內容,并將其融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整理與分析、拓展與實踐,使之形成適應時代的“多元文化心態”,學以致用。學生用更為廣泛的眼界關注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對學生更好的適應時下的社會環境與文化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培養未來“大師”,使之終生受益

基于項目學習的模式實施之后,從學生的作業成果來看最大的變化是學生能力的提升,通過合作探究去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復雜難題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協作問題解決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重要的跨學科能力。

在項目化學習后,學生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和選擇,將生成的新知識反映在作品中,過程中明顯感到學生在藝術觀念以及設計能力的提升,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思路更加開闊,創造性更強,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之中受益匪淺。在課程中,其中一組學生項目團隊帶著“竹刻殺”桌游卡牌項目參加JA中國《我是創業家》商業挑戰賽活動,榮獲最佳創意獎。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現出的團隊精神、創造精神和文化傳承的精神也在現場受到評委贊揚。

參考文獻:

[1]宮守坤.基于學生項目學習的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陸啟威.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跨學科教育——學科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思考[J].遼寧教育,2017(5).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校本課程創新教育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