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2020-10-14 14:46賈亞麗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心理教育整合德育

賈亞麗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作為當代教育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它們是人類發展的靈魂。但很多中職學校側重于德育,卻忽略了心理教育。中職學校是職業技能培訓的陣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樂觀,怎樣在德育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把學生塑造成心理、品學兼優的專業人才是當代中職教學的重點。對此,中職學校應當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一起,一起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中職;德育;心理教育;整合

引言

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正在向復合型、素質教育等方向發展。選擇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或者平時成績欠佳的學生,這些學生剛踏入社會感覺自卑,缺少學習動力。在學校教育中,德育具有重大影響,隨著學生需求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為學校的又一關注點,所以中職學校必須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一起,充分激發兩者優勢,通過建立互動機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與關系

德育是對道德品質的教育,學習德育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觀念與道德,在保護自身權利的同時不影響他人權益,從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對于某些決策能夠用價值觀進行判斷,這也是當代教育的現實要求。心理教育是針對近些年學生心理給出的教育,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愉快的生活,創造更好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心理健康與德育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心理教育,保障學生心理,以更好的接受新知,推進德育發展。相反,通過德育也能提高道德品質。[1]

在教育實踐中,若德育和心理教育整合,能夠收到出奇制勝、優勢互補的效果,這對提高教育實效性非常關鍵。首先,兩者目標一樣。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是將人作為培養基礎。德育的目標是塑造適應能力強、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心理健康是幫助學生校正心理,用良好的心理素養,激發個人潛能。其次,兩者內容存在交叉。在內容上,心理教育和德育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其內容都是以培養科學的三觀為基礎。新時代的德育教學,需要滲透心理教育方式與理念,主動總結經驗、吸收精華,通過人性化方式,讓道德生根發芽,得到更好的收獲。[2]

二、中職學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徑

1.分工協作,激發教育優勢

雖然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有很多差別,但教育目標一樣,所以中職學??梢詫烧哒系揭黄?,在整合期間抓住教育優勢,通過系統論的形式對其進行指導,以保留兩者的獨特性與優勢加以創新。首先,整合之前,仔細分析兩者共性,從教學方式、教育目標以及模式上加以融合。例如:在德育教育時,對中職學生提供對應的心理輔導,讓學生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整合到一起,在德育教育中感受不一樣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達到“雙贏”的教學效果。其次,整合期間,對兩者的教育環節加以疏導,“區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差異,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個人隱私,德育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品質與發展,通過榜樣作用,讓學生形成很好的道德品質。鑒于此,可以借助系統論的形式,深化心理教育與德育的整合力度,通過激發教育優勢,讓中職學生達到“雙提升”、“雙發展”的效果。

2.結合實際生活,落實“德、心”

實際生活是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基礎,所以中職學校在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將實際生活作為落腳點與出發點。心理老師與德育老師可以整合實際生活與現實問題,通過新鮮實例將兩者整合到一起,在實例與整合教育中,提高教育成果。例如:筆者目前的所在的學校有一個同學時常惹是生非,通過了解最終發現:這個學生本來想報計算機專業,父母強制要求學習烹飪,外加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方式與家庭教育方法不夠科學,對學生實施的是“強制”性教育,所以學生存在抵觸與逆反心理。通過對該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與咨詢,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表現進行了反思;在職業素養與道德教育的引導之下,筆者、學生都和氣父母進行了交流,父母也意識到家庭教育的不足,并且說明選擇烹飪專業的原因,希望孩子學成畢業后提供餐飲創業基金,讓他有一技之長,然后自主創業。筆者結合餐飲行業的創業實例,通過為學生制作創業規劃,讓該學生理解到了父母的計劃,主動改變了不良行為,積極學習烹飪技術。因此,中職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職業素養、思想品德,在個性化發展中,讓學生從實際生活收獲“真善美”的實踐經驗與情感體驗,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品質上有所收獲,在德育的指引下維持愉悅、健康的心理。心理教育和德育的整合,能夠促使“共贏”的局面。[3]

3.增強師資力度,創新“德、心”整合

中職學校需要從整體上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健康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同時,積極做好心理健康與德育師資團隊建設,從整體上提高職業素養,讓其在心理輔導與教育教學中改變教學理念與思想。例如:在教育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德育活動滲透心理教育相關內容。同時,中職學校還應當形成一支高效、全面的研究團隊,通過創新心理教育和德育,讓兩者融合,以不斷提高心理輔導與教育有效性。首先,增強交流,從思路創新、教學方式、內容與模式上進行交流,以交流為背景,為兩者整合夯實基礎。其次,中職學生要加大學習與培訓力度,在不定期與定期的研討會中,結合心理與德育教育成效,優化教學內容與方式。另外,中職老師還應增強心理與德育的管理力度,在學習中,班主任與學生有很多接觸機會,在感情與思想上通過交流,可以擴充心理教育和德育范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和學生的情感交流,讓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投入非智力因素,在校園與班級文化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心理與德育品質,以進一步深化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意義。[4]

結語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關系著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關鍵內容,中職學校需要從形式與內容上加大融合力度,通過搭建互動機制,讓學生心理健康與道德品質都能夠得到提高;通過激發心理與德育優勢,做好師資團隊建設,提高教育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阿忠.淺析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整合[J].現代職業教育,2018,(20):34-35.

[2]王振峰.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職生德育工作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3):320.

[3]于海濤.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速讀(中旬),2018,(12):278.

[4]岳曉平.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山西青年,2018,(15):141.

猜你喜歡
心理教育整合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淺析贊賞教育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高校貧困生心理教育的幾點思考
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
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