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化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0-11-06 06:23黃新情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游戲教學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黃新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如何由“苦學”變為“樂學”成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更要給學生帶來快樂的學習體驗。本文就從游戲教學的角度出發,對如何更好地讓游戲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通過游戲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快樂,更有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應用策略

游戲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游戲也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在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的游戲,爭取在最恰當的時機運用最適宜的游戲方式。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得力助手,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在素質教育盛行的當下,教師又該如何重新詮釋游戲教學呢?下文就從三個方面逐一進行闡述。

一、利用多樣化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會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卻又不會維持較長時間的學習興趣。一些教師喜歡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致使部分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排斥的心理。但是,學生一般對游戲沒有任何的防御,他們喜歡游戲,喜歡和大家互動。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收獲到數學知識,還能產生一個愉悅的學習心情。

例如,筆者在教授“6和7的認識”時,就巧妙地融入了各種游戲。在教授“6的認識”中,筆者就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筆者先準備了6個糖果,并將左手的2個糖果展示給學生看,同時詢問:“同學們,猜一猜我的右手中有幾個糖果呢?”學生會對這樣的游戲感興趣,并在一遍遍的游戲中自然地對6產生了初步的認識。在“7的認識”中,筆者認識到不能再使用同樣的游戲方法。如果仍舊讓學生同桌之間玩“猜一猜”的游戲,學生難免會產生膩煩的學習心理。這時候,筆者就引入了更多的游戲方式,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7,看誰想到的最多,如七仙女、七上八下、七星瓢蟲等。學生的思維被全然放飛。接著,筆者會引導學生想象7像什么。學生回答:像一把鐮刀、小紅旗、樹枝、彎曲的手指等。很多學生還主動將心中所想呈現在白紙上,用手中的畫筆畫出7的樣子。這對學生來說同樣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就這樣,在多樣化的游戲模式中,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與此同時,學生的興趣也得到了長久的維持,這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利用競賽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競賽類游戲有著自身獨到的特點,它可以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投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融入各種競賽類游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競賽類游戲適合在何時出現呢?在學生學習出現疲憊的時候,或在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的時候,教師都可以通過競賽類游戲緩解這些學習現象。

“乘法口訣”是學生記憶上的一個難點。每次教學到這部分知識時,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記憶,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都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多學生也存在嚴重的排斥心理,記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記完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循環往復,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記憶的興趣。筆者在教學中就引入了競賽類的小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在小組成員中任選出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從0到9這幾個數字。由于被挑選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其他學生并不會提前知道誰會被選中。但因為該游戲存在競爭的機制,小組之外的學生就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到對應的乘法口訣,如1和9兩個學生就組成了“1×9=9”,3和8兩個學生就組成了“3×8=24”。當競爭機制介入時,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也會被激發出來,他們想要在比賽中出類拔萃,想要成為眾人的聚光點,這就促使了學生積極學習情緒的產生,使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產生一個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利用情境游戲,增強所學內容的實踐性

小學生天性好動,他們喜歡動手操作,或是在書本上胡亂涂鴉,或是將紙折成各種形狀。在教師的眼中,學生的這些行為都是頑皮的表現,但有經驗的教師會將學生的頑皮視作教學的工具,一旦運用得當,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中通常會將學生的好動與情境游戲結合起來,無論是生活情境還是故事情境,多一些情境游戲,學生便多一些實踐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點時,很多學生在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也不能理解“分數的意義”,可以說理解的難度較大。筆者在教學中就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橡皮泥,先是將橡皮泥分成兩等分,從中取出其中的一份。接著,讓學生將橡皮泥分成四等份,也從中取出一份。最后,再讓學生將橡皮泥分成八等份,同樣從中取出一份。這樣,學生容易沉浸在情境游戲的氛圍中。捏橡皮泥是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游戲,他們在情境游戲中可以理解平分的概念,這對“分數”的學習能起到積極的意義。再如,在教授“長方形的面積”時,筆者就和學生玩起了“我來裝修房子”的游戲,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計算需要多少面積的粉刷涂料和地磚。在情境游戲中,學生想到了除了計算教室四面墻的面積,還應該減去窗戶和門的面積,這是其他游戲所無法取得的游戲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妥善運用情境游戲,增強所教內容的真實性和實踐性,由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通過團結合作,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游戲對學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如果在游戲中加入團隊合作因素,定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數學本源。在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的游戲是比較常見的。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也要有意識地注意這一點,盡可能地讓學生通過集體合作解決問題。例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讓四五個學生分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模擬村莊分地的情境,選出一個“村長”,其他人出謀劃策,找出不同的分地方法,讓學生在“分地”中學習和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在具體的操作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張大一點的白紙,讓學生共同設計方案,區分出不同的分類方法,然后再通過剪刀裁剪、測量、計算等形式,加強學生對圖形的感性認識,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理解深度,才能讓學生學好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再如,教師在教學認識人民幣的問題時,也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模擬,每個小組構建一個虛擬零售店,小組成員輪流扮演銷售員,其他成員選擇商品并用模擬貨幣付款,銷售員要準確地找零,如果找零錯誤,那么這個購買者要能及時指出錯誤。通過這樣的銷售模擬,學生輪流作銷售員,必然會迅速識別人民幣的種類,并通過找零熟悉使用人民幣的方法。在整個小組游戲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要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確保每一次“交易”都是正確的,對那些不會找零的同學,小組要給予幫助,最后教師還要進行考核,確保班級每一名學生都能認識人民幣的種類,同時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人民幣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樣的小組教學活動,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盡快投入到角色之中,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的團結互助,增加他們的友誼,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這種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不但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他們未來的人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結語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佳助手。利用游戲的多樣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游戲的競賽化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用游戲的情境化來增強所學知識的實踐性,上述提到的幾點都是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著力點。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把握游戲教學的內涵,爭取通過游戲化教學為數學課堂帶來更多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張美蘭.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4).

[2]全小娜.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C].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二),2020.

[3]鄧國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

[4]陳新玲.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方法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5]席瑞伍.小學數學課程中游戲教學方法的結合研究[J].學周刊:旬刊,2015(11).

[6]王琴.讓小學數學充滿童趣——小學數學游戲教學[J].讀寫算,2018(26).

猜你喜歡
游戲教學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巧用游戲構建快樂體育課堂研究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