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的實施

2020-11-06 06:23邱清華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有效性策略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邱清華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01年版)》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本文先闡述了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在明確有效課堂建設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嘗試從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融入學生生活經驗、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加強師生課堂溝通、轉變課堂教學評價五個方面,探討了有效性小學數學課堂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策略;教學方法

我國小學教育體系正在進行不斷的變革,特別是在課程標準全面貫徹以后,小學數學教師越來越重視教學成效。事實上,對小學數學學科來說,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教師都普遍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得課堂環境非??菰?,同時也很難保證教學內容深入學生心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針對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全方位地分析,同時還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來全面融入有效性教學的相關理念,以期較好地啟迪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將立足于這一點,探討有效課堂的全面建立策略與方法。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已經改變了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始融入多元化趣味元素,同時也逐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最終構建的課堂環境跟有效課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已經開始明確有效課程的戰略意義,但他們在具體教學的時候找不到有效課堂的建設方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小學數學課堂建設還存在較為顯著的不足,使得整體教學的效率不高,很難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二、數學有效性課堂建設的重要意義

結合當前我國小學教學體系來看,構建有效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有效課堂的建設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其積極參與到各類教學活動中。這樣,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抵觸情緒就會顯著降低,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最終的教學成效。另一方面,有效課堂本身就是當前我國新型教學理念的主要模塊之一,能不斷改善課堂的環境,促進教學體系的規范化與全面化。這主要是因為有效課堂的實現,本身就是先進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多元化使用,可以直接改變數學課堂的整體格局。

三、數學有效性課堂建設的具體策略

(一)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數學中有很多知識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單靠教師的講述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融入學生的興趣愛好,弱化學科內容本身存在的枯燥性,提高情境模式的整體成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物品的重量。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動畫版的購物場景,并選擇以學生喜愛的動畫片角色為主角,提高學生在情境中的浸入水平。

(二)融入學生生活經驗,降低學習難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降低學生理解各類知識的難度。事實上,數學學科中的很多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場景,因此,多數教材內容都可以在生活場景中展開。教師可以積極將這些生活場景納入課堂環境中,從而顯著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試著找出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各個長方體與正方體,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環境中討論這些物體的外形特征,并引導他們說出這兩類物體的構成,最終擁有塑造這兩類形體的能力。

(三)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很多新型教學理念與方法都在小學數學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教師如果能靈活、合理地使用這些新型方法,那么就能取得非常顯著的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積極學習各類新型方法與理念,并探索這些方法在課堂環境中的具體策略。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能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具體有小組分工、創新探索法等。筆者在這里結合小組分工方法進行全面分析。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按照臨近關系等方式進行分組,并討論從班級到校門的方向和路線。學生在相互討論過程中就能更好地獲取各類知識,這比教師直接灌輸教學要好得多。

(四)加強師生課堂溝通,改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課堂環境中,教師也應該多跟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達到改善師生關系的效果。這需要教師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并弱化自身的干預,真正站在學生朋友的角度來跟他們進行交流。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比較有限,因此,教師也應該在恰當的時候提供相應的引導,從而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的相關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融入提問法,跟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生日,而小學生往往對自己的生日非常期待,因此在課堂上發言就會非常積極。

(五)轉變課堂教學評價,轉化教學成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使用主觀評價的方式來對各個學生進行打分。但這種方式是不科學的,同時也會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因此,教師要積極創新評價方式。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相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結束的時候開設多種方式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在分組以后開展組內評價,或者直接讓學生跟周邊同學進行互評,實現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當前我國小學數學學科體系中,全方位建設有效課堂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我國教師必須全面貫徹的重要戰略理念。教師應該在課堂環境中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并積極使用各類信息化技術和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程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合理地使用各類教學方法,不斷跟學生進行深度交流與互動。這樣可以不斷提升整個課堂教學體系的成效,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教學活動形成較強的綜合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馮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20(03).

[2]肖漢元.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名師在線,2019(34).

[3]杜升杲.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學周刊,2019(32).

猜你喜歡
有效性策略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論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淺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
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