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

2020-11-06 12:14劉桂斌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

劉桂斌

摘要: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雖起步較晚,但在建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打造和規范課程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目前,需要在政策指導、理念創新、隊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努力,不斷解決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著力構建健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體系,以發展性和積極性的價值取向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生力軍,在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使命,大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則是其履行使命、發揮價值的前提條件。然而,受主客觀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現狀并不容樂觀。以心理健康而言,不少大學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發展成為了心理疾病。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狀,既和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心理素質比較薄弱、容易受外界影響而產生心理問題息息相關,也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不力有著重要關聯。目前,關于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數不勝數,文章從此出發,就研究現狀與展望做了相應的探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先后設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爭論,觀點不一。概念界定不清,形不成共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不少老師和學生不能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有時甚至簡單地認為他們不正常、存在人格缺陷等。受這種環境影響,一些學生由于各種心理壓力長期積壓得不到調適、宣泄和釋放而出現心理障礙,甚至走上了歧途。正因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規律性認識不足,加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點,以及受到某些領導管理行為上的短期效應的影響,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還沒有把這項工作放到應有的重要位置上,對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變化規律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研究,實施教育的途徑得不到組織領導保障。這些年黨和國家非常關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家學者也不斷呼吁要大力開展這一工作,絕大部分高校設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但是不少學校在搞形式化,并未進行實質性的投入和建設。同時,不少學校也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一些教師認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學課程教師和心理咨詢中心工作者的工作,與他們無關,以至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少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勢單力薄地開展著。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水平不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其專業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隊伍素質的高低,因此其對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專業水平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推進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在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但目前從數量來看,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專業咨詢員人數遠遠不夠,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專職教育與全日制在校大學生1:3000-4000的比例,未能滿足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具體目標上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根本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順利成長成才。兩者在內容上有許多重疊之處,方法上也有許多相通之處。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大學生的不少心理問題可以歸因于信念的淡化和價值取向的扭曲,要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必須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體系中,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相關課程教學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作用。通過充分發揮兩者的互補效應,有效開展教育活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化解矛盾,潤物無聲,積極引導大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狀態和心理狀態。

(二)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隊伍

按照系統論的思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納入高校整體人才培養體系當中,高校心理教育隊伍建設應該納入高校師資建設與師德建設當中。教育部和衛生部曾聯合發文指出,高校應該加強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根據系統論的觀點,吸收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高校自身實際,高校應該建設由高校、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學院、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高校心理教育隊伍,既可以實現自上而下的聯系和互動,又能夠實現學院相互之間以及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從而消除以往隊伍建設模式單一的不足。由“四位一體”的高校心理教育隊伍建設的內容具體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督導組從事督導工作,聘請相關專家提供心理咨詢與培訓,設立以院系輔導員為主的專員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從大學生當中遴選心理素質佳的“心靈使者”發揮朋輩互助作用。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

一般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詢中心總體負責。這一機構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各項活動的開展、課程的安排、心理咨詢與輔導活動、危機干預和處理等。在院系層面,各院系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對學生情況更為了解和熟悉,他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和宿舍也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陣地?,F在一些高校在班級中設立了心理委員,定期在班級內開展心理健康的主題班會或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黨團和社團組織往往會吸引很多大學生參與,因此,可依托黨團組織和社團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開展專題講座、實踐活動會激發更多同學提升心理素質,進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多個部門的支持和指導。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應積極協同配合,為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運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

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將使人們一方面運用各門科學理論分析、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尋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規律;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科技的成果,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個環節中。例如,生物工程的分子技術將運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理機制研究中;計算機技術在對大學生心理測試、心理分析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具有較高信度與效度、適合我國國情的心理評估工具將日臻完善并得到廣泛運用;網絡在大學生個體、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等等。

三、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事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目前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經為數不少,多集中于內容、方法與意義上,此外,還需要從管理體制、創新手段以及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出發,拓展研究對象,提高教育效能。

參考文獻:

[1]劉海燕,寧淑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需求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9).

[2]俞國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的認知與評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7).

[3]俞國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與評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5)

[4]俞國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專兼職教師的認知與評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6).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