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六性合一”

2020-11-07 04:52崔曼曼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年10期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以生為本小學數學

摘要: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的核心是互動”,互動的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信息多向流動、學習過程充滿活力,但互動并不只是單一地依賴語言活動,信息化手段可為互動教學強有力地賦能。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增進互動的深入,能進一步促進教學共振的形成,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化環境;以生為本

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互動教學具有哪些特性,如何根據這些特性開展有效互動,這是值得一線教師深究細研的問題。結合省級課題研究的開展,筆者經過思考和實踐,提煉出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幾點特性及相應的做法。

一、情感紐帶貫穿始終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具有情感性。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沒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動,如感知、記憶、思維、能力等都會變得軟弱無力。要構建良好的互動環境,形成良性互動,必須關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性,把情感作為貫穿學習過程的無形紐帶。有了情感紐帶自始至終的牽動和維系,學生才會敞開心靈,自我啟動學習的愿望,激發并保持學習動機。

信息化環境能為情感性增添色彩,其提供的新技術新手段,利于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趣味,利于增加學生的自信,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如希沃白板5中生動活潑的畫面、富含童真童趣的課堂活動、溫馨友好的提示語、便捷易行的互動方式等都能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接受挑戰克服困難,在人機交互、師生交互中產生學習的獲得感。激發自信是建立積極情感的精髓。擁有自信,學生才會放松心態,敢想敢做,產生創造性想法。利用希沃班級優化大師可開展多元化評價,捕捉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其互動與激勵功能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愉悅,在自信中愛上課堂愛上數學。

二、以生為本凸顯主體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具有主體性。主體性是指作為主體的人在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動性、自主自為性和創造性。在人與萬物的關系中,人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同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理應作為主體而存在。信息化環境所提供的先進而便捷的技術和工具,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技術力量的支持和調動下,學生成為信息化環境中多維多向互動的主體,在交互過程中大膽參與、積極探索、主動獲取,實現自身的主動發展。

教師基于學生的學習需求點、興趣點、障礙處等進行學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實施,因勢利導、相機調控,為學生有效互動提供環境、條件和氛圍。學生則可以利用技術手段獲取需要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交流、理解、共享和評價。如“平移和旋轉”第二課時的任務一是: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把鉛筆向右平移3格,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學生在探究單上獨立嘗試后急待分享,此時可借助希沃白板即時交互的優勢開展集體互動。利用拖放組合功能,學生邊移動邊介紹,自主完成在方格圖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動,通過人機交互演示了平移運動的過程,全班學生在觀察、交流、評價、反思中發現平移運動的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一步加深對平移的認識。

三、多維交互相融共生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具有交互性。這是互動過程中呈現出的特質,也是互動教學在方式上的必備特性。交互過程中信息因教學的需要和現場生成不斷地輸入和輸出,師生、生生平等交流,在多向交互中相互支持和促進,在變化和發展中形成共振,技術和設備則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搭建平臺,改善互動方式,多維多向的互動既能提升互動質量又可實現教學相長。

從對象上看,可以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個體與個體之間可以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其他學生、學生與自己,個體與群體之間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群體、學生與學生群體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則包括師生雙方與環境中各個設備之間產生的交互作用。

在教學中,知識、方法、經驗、思想等多種信息通過發送、接收、理解、吸收、加工等,在各種對象及環境之間形成多維多向的立體網狀信息交流,當然信息必須是有序流動才能產生良好的相互作用。在這種立體交錯的信息交流中,各種對象之間不再是單向的線性的傳輸信息,教師依據學情選擇資源、加工學習素材、組織教學活動、關注學生能力及情感態度的發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思考實踐、自主構建;信息化環境則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促使師生雙方在網狀互動中融合成教與學的共同體,形成共建共享共成長的和諧局面。

四、深入探究歷練思維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具有探究性。教學時應選取科學合理的素材,引導學生感知、浸潤于現實生活情境,嘗試用數學的眼光,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進而將生成的問題作為思考的觸發器,引領學生主動開展觀察、思考、實踐、質疑、討論等數學活動,嚴謹細致地分析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促進思維發展的目的。

整個過程中,可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最大化地發揮其助推劑的作用,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索。主動地探究引發的是深度投入,學生面對信息化環境下各種真實生動的學習情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觀點、假設、解決問題的策略等。在思考、討論、表達、合作及創造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并逐步達成共識,在經歷、回溯、多向互動的作用中同化和順應交替產生,學生主動獲取新知、應用新知,積淀方法經驗,發展高階思維,不斷提升學科素養。如:利用希沃白板5教學“周長與面積比較”一課,先出示問題:用長16厘米的鐵絲圍長方形,你能圍出幾種?(長和寬都是整厘米數)先請一名小老師利用白板的圈點、批注功能和大家進行審題環節的互動,讀懂題意后,進入自主探索環節,學生用小棒操作或畫圖的方式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完成探究單后開展小組交流,分享想法相互啟迪。為提高合作效率,可啟動“倒計時”功能把握小組合作時間。其間可請有想法的同學在希沃白板上克隆出需要的小棒,拖拽移動后組成不同的長方形。集體交流時,教師還可利用希沃授課助手拍照上傳功能一鍵分享不同學生的作品,可用手機或Pad遠距離控制課件,調用激光筆、聚光燈或放大鏡等功能,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辨析、討論交流,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到“一長加一寬的和”,并將“和”加以分解。而學生之間的質疑、評價互動環節又使所有的學生關注到思考的有序性。隨即,學生利用自由拖動功能,在屏幕上將圖形按順序擺放,展現思考有序的價值。如此,不僅順利得出所有的方案,也分享了學生本來不可視的思考方法和思維路徑,促進了學生思維向更深處漫溯。

五、學科本質彰顯底色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著力體現學科性?!皵祵W課姓數,數學教學是數學的教學,數學課最終學習的是數學,是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和把握;應該集中時間、精力解決數學問題,而不是其他,不要被非數學的、表面的東西所迷惑”。信息化環境下,視頻、動畫、音頻、圖片、文字等對學生形成視覺、聽覺、觸覺上的沖擊,其趣味性、動態化、表象化等特點容易讓各種互動駐足于表面、流于形式,丟失教學中必備的學科本質,造成學習過程的膚淺或偏頗。

教學時應以學生能否有效進行數學學習為旨歸,以“數學”內容為核心,淡化形式,注重學科本質,利用信息化媒介強有力地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幫助學生對數學本質產生更具體更鮮活更透徹的理解。如,“周長與面積比較”一課,學生完成如上第一層級“解決問題”的任務后,應進一步挖掘學材背后蘊含的學科本質??商岢鲩_放性問題: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會說出:通過這些圖形,我們可以看出周長和面積是兩碼事,它們的意義完全不同;周長是各邊的長度累加,面積是長方形的大小,是指包含了多少個面積單位;長逐漸遞增,而寬卻逐漸遞減;這幾個長方形的周長相等,面積卻不相等;周長不變的情況下,長和寬越接近面積越大?;谧约簞撛斐龅闹庇^化學材,學生的發現豐富又全面,并探究出了蘊藏其中的規律。教師則隨著學生的匯報或質疑相機采用希沃白板的聚光燈、放大鏡等功能進行聚焦凸顯。至此,學生已經完成了第二層級“探尋規律”的進階任務。這時,教師可借助希沃白板的隱藏功能,隱退具體的圖形情境,只留下抽象的幾組數字,材料的變化使得學生的發現再進一階:兩個數的和不變,它們的差越小,積就越大。探究過程層層推進,猶如剝筍脫殼般,直抵這類問題的本質,學生在多維互動中借助希沃白板,由直觀到抽象,由淺入深地理解了“最值原理”。課例中,各種互動支持著教與學活動的扎實開展,循序漸進的環節推進中涌動著學生活躍的思維,夯實的是對意義的理解,探尋的是內含規律,積淀的是思想方法,彰顯的是數學本質。

六、開放多元延展時空

信息化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應具有開放性。開放性是指教學應具有開放性質的形式和措施。具有開放性的教學,極力消除傳統教學活動中封閉、僵化現象,釋放師生雙方的身心活力,教師解放思想,以開放的心態開展教學,學生敞開心扉放飛思維,經歷豐富靈動的學習過程,在充滿挑戰和樂趣的學習體驗中提升核心素養。

信息化環境下互動教學的學習資源具有開放性。信息技術的融入為資源的開放性提供了來源保障,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再局限于書本內容,線上資源豐富又多樣,教師或學生都可根據需要精挑細選出優質精良的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能對課堂互動教學的學習內容給予補充,還可滿足學生課前和課后互動學習時的需求。當然教師亦可根據教學需要自己制作相關數字化資源,為互動教學添磚加瓦,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也可自造學材,成為自制資源的生力軍。如可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將教師或學生自制的短小精悍的微視頻上傳到白板,作為補充材料,或共享或辨析,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入開展。

課堂學習中學生的思考過程可體現出開放性。雖然學生面對的是同一情境、同一個問題,但學生可在信息技術的神助攻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學科本質,開動腦筋、多角度思考,在多維互動過程中表達自己個性化的想法,彼此分享不同的觀點、對于同一內容的不同理解,甚至產生懷疑與爭論。學習過程的開放彰顯的是不同個體思維方式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對促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與人分享及爭鳴具有積極意義。

學生的學習時空可具有開放性。數學學習并不是如“掐頭去尾只取中段”般的時間架構,課堂學習確實是最重要的學習環節,但課前預學及課后延學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學生可于課前課后利用信息化環境按需開展互動學習,以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六性合一處,共振即成功。這六條特性及相應的做法并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有機融合交織為一體。依托信息化環境開展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時,應同時兼顧這六方面特性及相應的做法,從整體上關注,實現這些特性和做法的互融互聯,在其共振中達到“六性合一 ”,才能描繪出信息化環境下互動教學的美好畫卷。

參考文獻:

[1]胡敏中.人的非理性和主體性[J].哲學動態,1993(9).

[2]張宏偉. 數學課到底姓什么[J]. 小學數學教師, 2019(2).

(責任編輯:韓曉潔)

作者簡介:崔曼曼,安徽省六安市皋城小學,安徽省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基于兒童立場的小學數學教與學。

猜你喜歡
信息化環境以生為本小學數學
淺析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論強化基礎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職教語文教學新模式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