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室性早搏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2020-11-09 03:00呂金蘭王靜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室性早搏動態心電圖應用研究

呂金蘭 王靜

【摘 要】目的:探究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室性早搏診斷中的應用研究,為臨床診斷提供指導。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間治療的100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動態心電圖資料進行研究。采用隨機分組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患有心臟病,觀察組患者無心臟病。對比兩組患者室早發生次數及動態心電圖檢查效果。結果:觀察組室早發生次數低于對照組,室早異常出現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動態心電圖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患者出現室性早搏難以判斷是否患有心臟病,可采取動態心電圖進行檢查,結合老年患者室性早搏次數、出現異常情況采取診斷。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室性早搏;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1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室性早博又簡稱室早, 屬于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目前出現的人群也逐漸廣泛,主要為患有各類心臟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臨床上表現情況主要為巨大變異性,開始時無明顯癥狀,過后轉變為輕微心悸,最終導致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致使患者黑蒙或暈厥[1]。據臨床研究表明,室性早博發生率與年齡增長有一定程度的關系, 老年人群由于心肌退行性變、心臟電生理改變及缺血性改變, 致使心肌興奮出現不平衡, 引起室性早博[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室性早搏診斷中的應用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間治療的100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動態心電圖資料進行研究。采用隨機分組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38.21±8.12)歲。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36.27±4.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比。常規心電圖的檢查方法為,使用心電圖機器對患者采取十二導聯檢查。動態心電圖檢查方法為 24h 采取導聯動態記錄器連續無間斷對患者心電圖變化進行監測,24h 后由專業醫生對記錄器中心電圖信息采取分析處理。持續24 h監測兩組患者,分析患者心電圖變化情況并采取有效矯正措施。根據動態心電圖顯示結果將患者劃分為單純型室早與復合型室早。如患者出現下列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情況則判定復合型室早,如:ST-T段改變、心房撲動、束支傳導阻滯、房顫等。

1.3 觀察指標

統計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24 h室性早搏次數。觀察兩組患者不同性質與不同程度心律失常情況,如傳導阻滯、房速、房顫、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用[n(%)]來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室性早搏次數比較:觀察組患者者24 h室性早搏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采取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比較:采取動態心電圖檢出心律失常的概率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室性早搏不僅于心臟病患者中高發,健康人群中也存在高發現象。對心臟病患者來說,頻發室性早搏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所以臨床上治療要進行強化控制。室性早搏不僅存在于患有心臟病老年人群,也頻發于健康人群,特別是發生在人們喝酒、抽煙后及情緒波動大,嚴重時存在輕微癥狀,不會造成嚴重后果[2]。

器質性室性早搏極大程度上可能由于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患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嚴重后果,甚至還會猝死。據臨床實驗數據顯示,大部分24 h/萬次以上屬于老年人,但與患者是否患有心臟病無直接關聯,所以判定器質性心臟病具有重要意義[3]。常規心電圖能在一定程度上檢出患者病情,尤其是心肌梗死、心絞痛診斷方面有著重要應用價值,但檢出心律失常的概率卻較低,部分情況下很難明確患者心律失常的程度與性質,甚至會漏診短暫性、一過性及陣發性心律變化,且進行后期診斷過程中必須使用阿托品進行電生理方面檢查或實驗[4]。因此,為了盡早診斷心律失常情況,臨床上對常規心電圖的改進是不容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患有心臟病的患者24h室性早搏次數顯著高于沒有心臟病的患者,因此臨床上可以通過分析患者24h室性早搏次數判定患者是否有心臟病?;加行呐K病的患者發生室早異常的概率顯著低于沒有心臟病的患者,復合型異常發生率明顯較沒有心臟病的患者高,因此臨床上可以通過分析患者的室性早搏異常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臟病。且采取動態心電圖檢查效果明顯優于采取常規心電圖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老年室早患者采取動態心電圖檢查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能準確檢出患者情況并為診斷患者的病情提供可靠依據,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郭春紅.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動態心電圖及其臨床意義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05):552-553.

劉洪恩.對比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9,36(03):82-83.

張譯丹.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7):75+77.

武豐燕.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A1):227+235.

猜你喜歡
室性早搏動態心電圖應用研究
胺碘酮聯合氯吡格雷對頻發室性早博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效果分析
動態心電圖及心臟彩超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的診斷分析
養心復脈膠囊臨床應用觀察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
動態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