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

2020-11-18 08:54藍培宵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習興趣

藍培宵

【摘?要】高中生物難度較大,教學活動也是以理論講授為主,這就意味著學生在上課時比較被動?;诖?,本文分析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并進一步從學生角度出發探討提高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以促使高中生物教學滿足高中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識點。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學生角度

在生物教學活動中,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高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增強高中生物教學的實效性,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實際教學的成效,使學生在學習時有深入了解的動力。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生物的科學史、用途,并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以開闊高中生視野。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國家在課程改革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學校的教改力度也不斷加大。教師在適應了新課改的理念后,已經逐漸接受相關思想。生物教師已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植于心中,并把該理念嘗試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中。但目前仍有很多學校未形成系統的、可行性強的、能實現科學評價的教學系統。從實踐情況來看,高中生物的新課程改革不自覺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尷尬境地。生物教師的教學行為沒有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的落實而對學生產生影響很大的效果,課堂教學所能收獲的成果還很有限。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需要對課堂教學結構加以改善。目前,學校范圍內開展的科學調研活動還很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案例教學法模式的研究。因此,學校需積極發揮導學案的作用,科學調控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目前,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理順各個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靈活思考,在課堂上行動起來,從而真正打造高效課堂[1]。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原因,而興趣在其中無疑占有非常關鍵的地位。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主性,必須培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比講解一個知識點重要。而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這也是很多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從學生角度出發選擇提高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遵循目標性原則,滲透生物科學史

要想提高高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要讓高中生遵循目標性原則開展探究學習活動,以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能獲得實效。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教學。在此期間,也要注意體現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安排更多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從而讓其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點。例如,在教授氨基酸相關知識時,教師需帶領學生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可通過圖示或例子為學生詳細講解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整個過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采取先學后教的模式,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并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逐漸挖掘出本節課的問題結論。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有很多,如滲透生物科學史或與生物學家有關的內容。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是許多科學家艱苦研究工作的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DNA的神奇之處,并安排學生獨立探究DNA模型結構,總結模型特征。在此條件下,學生就會對DNA的功能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好投入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提出問題,增強教學系統性

問題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因此,開展高中生物的學習活動也應該遵循相同的原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向學生提出合適的問題,并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活動的熱情。例如,在教授“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播放一段與內容有關的視頻,之后引出話題:“把手伸入糧食堆中,手會感到溫熱”。接下來,可以讓學生圍繞這一現象開展探究性活動。在此條件下,學生會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點。另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自己所獲得的成果與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總結,針對缺陷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從而讓學生深入開展細胞呼吸知識點的學習活動。在此期間,學生的實踐能力會明顯提高,而教師安排的教學活動也能收獲較好成效。在開展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積極滲透一些系統的思想,可以是信息論,也可以是控制論。滲透這些系統性的思想,能使教學活動更具整體性,使學科教學更為鮮活。事實上,學習生物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除了簡單的記憶,還應該從整體出發,有規律地去了解并掌握生物的學科知識。

(三)對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話題引起重視

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不應該受到課堂原有設計的限制,而是要對課堂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起重視,并將這些內容進行有效處理,這對生物學科的教學活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例如,在某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mRNA被降解成為單體這一問題表現出較強的好奇心,并提出問題:“什么是單體?”教師要重視這個生成性的話題,并針對這一問題給出詳細的解答。在生物學中,單體的產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產生于化合物中,可以與同種分子或他種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統稱為單體,是一種簡單化合物,會產生聚合反應,也有可能會發生縮聚反應,最終會生成高分子的化合物。蛋白質、淀粉、核酸這些都是生物大分子,也都需要由單體來組成。此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油脂算不算大分子?”這是學生經常搞不懂的知識點,正確答案是油脂不屬于大分子,因為油脂中沒有單體,而是一種甘油二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第二種情況涉及遺傳學的有關知識。單體是研究細胞遺傳學的一種有用的工具,控制相同性狀的某對染色體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如二倍生物體細胞的某對同源染色體,這種染色體只有一條而不是兩條個體,因此要用2n-1來表示。在自然界中,一些動物的性別特征表現出單體現象,這類動物包括蟋蟀和蝗蟲,雌性為XX型,也就是2n,而雄性則為XO型,也就是2n-1。

(四)引入生活實例,建立生物學觀點

教師要開展生活化教學,增強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分析生活中某一個與生物有關的問題??衫脤W生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和物品開展探究活動,這樣就能有效拉近生物實驗與生活的距離,使高中生真正感受到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同時生物知識也能被應用于生活??梢栽诮虒W中引入實際的生活案例,在正式進行生物實驗的環節中,可借助學生在生活中會用到的物品。高中的教材內容就有很多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實驗項目。以“酵母的呼吸方式”為例,設計的實驗是澄清石灰水加入二氧化碳后變渾濁。在正式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生活中會用到的物品來進行實驗,如白糖、干酵母、純凈水、澄清石灰水,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來總結酵母是如何呼吸的。再如,在進行“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這一生物實驗時,可以引入農業生產中“燒苗”這一現象。利用生活中的案例開展教學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燒苗”這一農業現象,使學生明白植物的生長和生存需要水,細胞的結構會影響到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情況,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也就是生物的結構與功能是相互適應的關系。由此可見,引入生活實例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也有很多。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遵循目標性原則,滲透生物科學史,提出問題,增強教學系統性,對課堂中的生成性話題引起重視。以上方法對激發學生興趣能起到明顯效用,可以為學生后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強.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境及改進方法[J].學周刊,2020(16).

[2]梁敏,陳紅梅.基于學生視角的高校、教師與自身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分析[J].對外經貿,2017(04).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