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工會工作的現狀及改善策略研究

2020-12-06 10:27田雪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高校工會新時代

田雪梅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內部各行政部門職能在不斷發生變化,工會作為黨委聯系教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進一步明確其職能定位,對全面發揮自身職能作用、輔助學校和諧建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從中國音樂學院工會工作的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找到不足,著力從時代背景、現實問題、教職工需求的角度,提出加強和改進工會工作的對策措施,以期充分發揮工會在黨的群團工作中的獨特優勢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黨的群團工作;高校工會;以教職工為中心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集體談話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工會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明確了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的重大意義、重大原則和工作重點,深刻闡明了工會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與時俱進地做好工會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新時代,高校應立足于當前、著眼于未來,總結學校工會工作經驗,思考今后工會工作思路,為開創工會工作新的局面積極作為、敢于作為。

落實新時代黨的群團工作總要求,推進工會工作改革創新

自2015年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特別是2018年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中國音樂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黨委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強化責任擔當,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群團工作總要求,加強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帶領廣大教職工群眾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到工會各項工作中,把黨的意志和主張落實到廣大教職工群眾中,不斷推進工會改革創新,工會工作在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一,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筑牢思想政治基礎。學校黨委充分發揮工會群眾工作優勢,將思想政治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通過舉辦專題報告會、工會專兼職干部學習培訓、黨史國史教育知識競賽、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形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承擔起引導教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

第二,以教代會為平臺,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教代會是教職工群眾行使民主權利、民主管理學校的重要形式,是促進學校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體現了學校民主治校的精神。近五年,學校堅持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召開六次教代會年度會議及教代會專題會議,堅持凡涉及學校發展、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必須通過教代會進行民主審議,保障了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教代會在推進學校民主辦學和依法治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以制度建設為依托,保障教職工合法權益。制度建設是規范工會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加強制度化建設是工會近年來重點工作之一。五年來,工會突出制度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繼制定、修訂十余項制度文件,特別是2019年以來,按照學校制度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制定、修訂工會工作、教代會制度、教職工之家建設、工會經費管理、福利工作等11項制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制度匯編整理。以制度規范工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用制度建設有效保護教職工合法權益。

第四,以維權服務為根本,提升教職工獲得感和幸福感。維權服務是工會工作的基本職責。學校堅持“教職工為本,維權為重,服務為先”的工作主線,構建“幫扶、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把服務普惠性和精準幫扶相結合,實現普惠性服務工作擴面提質,幫扶工作精準常態。五年來,學校工會堅持高質量做好教職工互助保險辦理、集體福利慰問、集體服務項目,為特殊群體“送溫暖”等工作,對患病住院教職工做到及時關懷、及時慰問,對患重病及因病致困教職工實施精準幫扶并形成長效機制,使教職工真切感受到工會組織就在身邊,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第五,以品牌文體活動為抓手,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文體活動作為文化建設的承載方式,在豐富職工生活、凝聚職工力量、提升職工素質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工會發揮群眾工作優勢,結合藝術院校特點突出打造品牌特色文體活動。五年來,學校工會逐步形成以“筆墨丹青 國音有夢”書畫展、“品書香,閱人生”讀書分享會等多項系列品牌活動,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將品牌活動延伸,以網上“云”方式開展,并增加了手工藝作品展示、宅家美食廚藝展、疫情防控知識競答等線上活動,極大豐富了教職工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把脈學校工會工作

廣大教職工是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力量,他們承擔著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后勤等各個方面工作,肩負著教書育人、發展音樂教育事業和音樂文化藝術事業、培養高素質音樂藝術人才乃至促進國家文化發展的神圣職責和社會重任。在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邁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的進程中,學校對整體提升教職工業務能力、綜合素質以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工會工作與時俱進,緊緊把握學校黨政中心工作,找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結合點和工作重點,扎實有效地把黨委領導和學校發展目標任務落實到教職工群眾中去。近年來,學校工會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與黨委的要求和教職工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精準化服務不夠深入。精準化服務是工會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職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多元化,針對教職工需求的變化,結合廣大教職工需求的新特點、新情況,調查研究和對策研究還不夠深入,措施和方法還比較少,特別是針對教職工心理健康、精神文化層面上所需,精準、有效服務幫助不夠。

第二,文體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率不足。文體活動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學校工會在推進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文體活動上下了一些功夫,但是還存在業務教師重視不夠、熱情不高、參與度不強的現象,各類教職工文體社團平臺發揮作用還不夠充分,廣大教職工活動的熱情和活力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影響了活動效果。

第三,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差距?;鶎庸M織是工會工作的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由于基層單位往往重教學、重業務,對工會基層組織建設缺乏應有的認識,站位不高,不夠重視,基層工會工作的主動性和內在動力不足?;鶎庸ぷ髁α亢突A相對薄弱,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基層工會組建難、建會不規范、活動質量不高等問題,影響了工會組織活力充分發揮。

第四,工會網上工作平臺建設不夠。工會信息化建設是樹立互聯網意識的重要體現,在落實中央和全總工會工作新要求,主動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網上服務平臺建設上還有差距,一些工作還停留在傳統方式。在工會工作業務、組織方式、會員服務管理等方面還沒有形成信息化、數據化管理模式,運用互聯網新技術還不充分,工作向縱深發展受到一定制約。

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學校工會工作的對策措施

第一,強抓“黨建帶動工建”機制,強化工會組織政治性建設?!罢涡允侨簣F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绷暯娇倳浽谥醒朦h的群團工作會議上指出,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于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學校工會是群團組織,更是政治組織,堅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則和政治保證,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會工作各方面。中國音樂學院在“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運作、各方配合”的領導體制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黨建帶動工建,工建促黨建”的有機結合,堅持黨的工作與工會工作雙向促進、共同建設。各級黨組織和工會組織通過建立聯動機制、活動結合、優勢互補創新工作平臺和工作形式,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第二,建立健全工會基層工作制度機制,深化學校民主政治建設。二級教代會是學校教代會制度的發展和延伸,是拓展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和途徑,也是學校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確保政策措施、保障資源向基層傾斜。2020年3月,學校工會在黨委的領導下,重新修訂《中國音樂學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意見》《中國音樂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辦法》《中國音樂學院關于深入開展教職工之家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等文件制度,為推進工會基層組織建設、二級教代會制度的規范運行,促進校、院系務公開,全面深化學校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了制度機制保障。

第三,建立系統化培訓機制,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干部隊伍建設是工會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立足新時代工會組織新使命和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新要求,學校將完善工會干部培養、交流和使用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訓、激勵保障和考核評價機制,著重在工會干部政治能力、業務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建設上下功夫。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加大專職兼職掛職工會干部專題培訓、調訓力度,將工會專兼職干部納入同級黨政干部培訓范圍,制定工會干部素質能力標準,定期開展工會干部考核評價工作,打造一支“讓黨放心、責任擔當、教職工信賴”的、專兼掛職相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工會干部隊伍。

第四,構建網上工會工作平臺,推動“智慧工會”建設。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集體談話時強調,工會組織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加強網上工作。信息時代,工會工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提升工會工作,促進學校工會工作和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推進工會業務、組織方式、工作模式的創新和變革,把網上工作作為工會聯系教職工、服務教職工的重要平臺,以“互聯網+工會”和工會大數據應用為基礎構建“智慧工會”,形成上下互聯互通、資源高效集約的智慧化服務體系,實現網上服務對象覆蓋到最廣大的基層教職工群眾、工會網上工作覆蓋到最基層工會組織,讓教職工享受到更多普惠性、便捷性、精準性、常態化的暖心服務。

(作者單位:中國音樂學院工會)

[責任編輯:苑聰雯]

猜你喜歡
高校工會新時代
高校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對策思考
強化高校工會“小金庫”管理對策
淺談如何創新高校工會工作
高職院校工會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