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農村初中班級管理與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0-12-07 10:52田偉鋒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德育

田偉鋒

【摘?要】班主任在對農村初中班級進行管理的同時,要加入道德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心智尚未成熟、判斷力不足、自尊心強的特征。所以,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時注意教育方式,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農村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德育;農村初中;班級管理

農村初中生與城市初中生情況不同。很大一部分農村初中生都是留守在農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養家,學生從小就與家中老人一起生活,因為疏于管理很容易養成不良的習慣。班主任要通過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迎難而上。所以,農村初中班主任在道德教育與班級管理的問題上要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農村初中生道德教育的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生觀與價值觀都還未成型。農村初中生在人生的重要階段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在心理上可能有一些缺陷。班主任要利用道德教育,幫助農村初中生打好人生的基礎,彌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的缺失。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自然地進行道德教育,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的言行舉止要謹慎小心,因為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班主任要先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班主任要利用有效的道德教育,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到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打造高效課堂。

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問題

很大一部分農村初中生缺少父母日常生活的教育,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人際交往和思想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而班主任對這類學生進行管理時會受到阻礙。

(一)學生思想方面的問題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方面尚未成熟,又正處于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對外界的誘惑判斷力不足,很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學生之間在人際交往時,往往會互相影響。由于父母不在身邊,沒有人正確引導學生,而學生自我控制力也不足,便有可能會染上不良的習慣和嗜好。例如,某位學生撞見其他學生在抽煙,其他學生便會立馬誘惑他來抽煙,而這位學生在只抽一次沒事的、父母不在家不會知道等僥幸心理的影響下,便會加入其他學生一起抽煙,從而養成不良的習慣。學生之間不良習慣的互相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也會很困難。

(二)學生文化技能方面的問題

農村學生本來就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不喜歡被束縛、管理和說教,所以在學校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時,初中農村學生常常會出現逃課厭學的情況,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毫無興趣,學習習慣也十分不好,對應試教育下的學習十分有壓力。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夠正確,認為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導致學生越來越不重視學習,從而放棄對文化技能的學習。

(三)學生心理方面及日常生活的問題

時代雖然發展迅速,但農村地區還不夠發達,導致農村的學校建設和教師資源都不足,農村學校的班級較少,學生較多,教師不夠,學校管理人員也不足,所以面對學生經常逃課打架的情況,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時常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心理上較敏感、自尊心很強且不愿意接受管理,學生在與教師或朋友溝通交流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初中生年輕氣盛,經常因為一些口角之爭就打架斗毆。初中早戀的情況也十分常見,學生對愛情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就盲目地開始不正確的交往,從而影響學習。以上學生的行為都讓班級管理變得十分困難,影響班主任正常開展班級工作。

總之,農村學校的設施和教學資源都不是很充分,課程的設置也不夠完整,只是根據考試要求設立必需的課程,所以學校一般不會安排德育課程,學生對道德教育也就沒有正確認識。

三、農村初中道德教育與班級管理結合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價值觀

農村初中班主任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未來的良好的發展,保障學生成長中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舉行班會時給學生滲透德育知識。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讓學生開展辯論賽。教材中的探究環節有如下內容:“傍晚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混亂不堪,開著私家車、騎著電動車和步行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能讓孩子快速地看到自己,便一窩蜂地堵在校門口。擁擠的車輛和人群把校門口圍得水泄不通,如果是雨雪天氣,校門口的交通狀況更加糟糕?!卑嘀魅慰梢宰寣W生對此情況展開該不該這么做的辯論,讓學生通過辯論學會遵守秩序,從而教育學生做事情不能自私自利,因為一己私欲就破壞原有的秩序規則,如果人人都來破壞秩序規則,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會變得很混亂。農村學生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跟家里的老人一起生活,而老人又因為心疼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這造成了農村初中生在人際交往中任性自私,不愿意付出。所以,班主任可以通過舉辦班會,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改正不良習慣,轉變不正確的思想。對初中農村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篩選貼近學生生活的、合適的德育知識,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德育知識,以消除學生的抵制心理。

(二)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道德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及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到團隊合作

的重要性,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日常實踐教育活動中,可以適當將課堂的主導權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的這個體驗,以此教育學生要換位思考,了解家長承擔整個家庭的辛苦以及對學生的愛,讓學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在農村留守的部分學生,將家長不得已的外出打工理解為對自己的拋棄,不理解家長的行為從而逃學厭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實踐活動時也可以讓學生一起參與,讓學生通過參與班級管理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和能力,以增加自信心。班主任在選擇優秀學生時,要讓學生投票選舉,尊重學生的意愿,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在班級中的存在感,發現自身價值,從而積極主動地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

(三)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農村初中學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困難的學生,學生的困難不僅僅是在學習上,還有自身家庭的因素。生活在農村的學生生活十分艱苦,家長外出打工也是為了撐起家庭,學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心理很容易發生扭曲和變形,從而對其同學造成不好的影響。初中農村班主任對此類學生應該及時開展道德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變化,及時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班主任對于請假的學生要及時詢問原因及情況。如果學生生病住院,班主任可以在學生住院期間去探望或是在學生返校時舉辦歡迎會,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和其他同學的關心。若是有學生家庭情況實在困難,難以上學,班主任可以幫助學生向學校申請補助,以減輕學生的負擔。班主任還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或是體育競技,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掌握學生的內心動態,鼓勵學生跟班主任談心,告知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班主任,以此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農村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對學生的行為舉止進行正確的引導。雖然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阻礙,但仍要肩負起對學生的責任,將道德教育融入班級管理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走上正確的道路,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助其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寧建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初中德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大學,2018.

[2]張軍學.農村初中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

[3]李生澤,周興泉.芻議農村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

[4]汪輝.提高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實踐[J].考試(綜合版),2012(7).

[5]古義中.淺析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速讀旬刊,2017(1).

猜你喜歡
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之我見
對九年級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