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路徑研究

2020-12-16 07:56王曉燚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鄉村治理

[摘要]鄉村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關乎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是否能夠順利實施。隨著我國鄉村社會的發展,對鄉村治理模式發生了轉變,新鄉賢作為新時代治理主體,由于自身單一、力量不足等難以有效地參與鄉村治理。由此,新鄉賢自發而成的新鄉賢組織能更好地運用自身特性發揮作用。但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權威低、保障機制不健全、缺乏年輕鄉賢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基于對問題分析探究出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的路徑,為今后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提供了實質性意義。

[關鍵詞]新鄉賢組織;鄉村治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 D422.6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提出

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隨著城市化變遷逐步衰落,空心化、老齡化、文化荒漠化等問題使鄉村社會面臨嚴峻挑戰,黨的十九大及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出鄉村振興、培育新鄉賢文化。而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新鄉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面臨著一些主體性問題。由于受外出務工經濟的影響,外出農民的涉農利益日益減少,其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意愿逐漸降低?;谑糯筇岢龅泥l村振興戰略和對家鄉具有特殊情懷,新鄉賢組織作為一種能推動鄉村振興的治理資源,是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實際需求,新鄉賢組織的參與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新鄉賢組織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推動鄉村善治上,都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本文將圍繞兩個問題進行分析:一是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二是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路徑有哪些?本文立足于鄉村治理,選取新鄉賢組織為視角,分析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路徑。

2 新鄉賢及新鄉賢組織的概念

“鄉賢”一詞源于東漢,在傳統社會是指德行顯著、才學冠鄉且為傳統社會公共事務作出貢獻的賢達。雖然對鄉賢的解釋雖多,但在舊時,更多的注重“賢字”的注解。就其語義外延,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鄉紳、士紳、紳士、士大夫等能夠進行鄉村建設和維持秩序的社會賢達。近年來,隨著鄉村治理問題的不斷涌現,社會開始呼吁傳統鄉風復興與鄉村治理模式創新。而“新鄉賢”一詞涌人人們腦中,并與現代治理融合賦予新的涵義。新鄉賢是新時代背景下,有資財、有學識、有品行、有情結并能影響農村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發展并愿意為之作出貢獻的賢能人士。賀雪峰(2012年)將新鄉賢看作是“新中農”。侯金亮(2017年)認為,家鄉的返鄉創業大學生.有著先進的理念,在家鄉辦廠創業,帶動了村里的人就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這些返鄉大學生就是村里的新生力量,也是新鄉賢的代表之一。伴隨著改革開放背景下人民公社制度的逐漸瓦解,中國鄉村治理走向了“鄉政村治”的格局。在這樣的新格局下,鄉村治理成為一道待解決的問題,新鄉賢逐漸成為鄉村治理的熱點,學術界對此領域研究愈來愈熱烈。新鄉賢在參與鄉村治理以及發展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隨著條件的具備,自覺或不自覺的形成的組織——新鄉賢組織,開始逐漸闖入社會各界的視野,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诖?,本文將新鄉賢組織界定為由有學識品行、目光長遠、有一定經濟基礎并且能為鄉村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組成的組織。

3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存在的問題

3.1 新鄉賢組織權威低導致工作難開展

作為群眾自治組織,對于大部分村民來說權威性并沒有村委高,而村民長時間思想深受中國傳統行政體制影響,認為只有村委才能領導村里發展,管理村里事務,其余組織都得聽從村委的,這種思想導致村民更愿意聽從村委的安排,新鄉賢組織由于合法性地位低,難以避免行政化困境。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并成立新鄉賢組織,就是因為看到了文化網絡場域中新鄉賢發揮的獨特作用。但新力量的出現必然挑戰著原有權威,導致基層政府不愿賦予新鄉賢組織實權,并將新鄉賢納為自己下屬部門。

3.2 新鄉賢組織保障機制不足

很多地區成立了新鄉賢組織,但缺乏對新鄉賢組織的保障機制,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更多的是對鄉村懷有感情,是想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不管在財物、知識、人力上的貢獻。由于保障機制不健全,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總是畏手畏腳。受到村委牽制,想通過自身獨特見解發展鄉村受到阻礙。新鄉賢組織是有單個的新鄉賢自發組織而成,有“在地”與“不在地”鄉賢。新鄉賢組織里面人員多元化,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基層政府并沒有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一定保障。

3.3 新鄉賢組織規范程度不高

古人云: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在任何時候規矩都成為一個重要的衡量人行為的指標。在一個組織中更是需要有一定的標準、法則去規范人的行為。新鄉賢組織中人員的多元化,而鄉村又是一個熟人社會,每個新鄉賢都會有與自己關系匪淺的村民,礙于情面、關系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本義的事情。加上新鄉賢組織中部分新鄉賢存在雙重 甚至更多重身份,在沒有法律法規的規范時會出現杜贊奇所描述的身在傳統官僚體制,周旋于國家與社會之間的贏利經紀人,在幫助鄉村的同時,實現自身利益訴求。

3.4 缺乏多元化年輕的新鄉賢

從多元角度來看,新鄉賢中大部分并長期待在新鄉賢組織中的是年紀偏大的人員,年輕的新鄉賢都為自身的生活而奔波并不愿意參與組織活動。由此看來,雖然年長的新鄉賢有一定社會經驗和資產,但是在創新性上還是相對缺乏。大部分鄉村仍然缺乏年輕化的治理人才,這些年輕人才不愿參與鄉村治理原因在于鄉村環境較差,經濟發展滯后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對村莊的歸屬感不強等導致年輕人愿意留在生活水平高,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不愿回到鄉村,所以鄉村治理缺乏年輕態。

4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路徑

4.1 基層政府賦權鄉賢組織

政府應通過賦權進行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組織化建設,由原來單個的、自發的參與變成有組織的參與,新鄉賢組織應賦予相應的職能職責、社會功能等。由于受到組織賦權,獲得合法性地位,身份得到認同?;鶎诱畱梢酝臎Q策者轉變為監督者,監督新鄉賢組織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的行為,而不是事事都管,都限制新鄉賢組織的發展。新鄉賢組織在基層政府與民眾之間起著中介作用,調節兩者之間關系的一個中介組織?;鶎诱x權推進了多元主體治理,給參與鄉村治理注入了新鮮血液。新鄉賢組織獲得相應事權,又扎根于鄉村,了解鄉村的實際情況,并對鄉村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規劃,能更好地參與到鄉村治理中,而基層政府一新鄉賢組織一民眾治理模式更適合于當前我國鄉村治理。

4.2 構建多元化激勵機制

結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融合的多元化激勵機制。精神激勵的方式是一種用軟性治理的手段激勵新鄉賢參與到鄉村治理中。新鄉賢自身有著回報桑梓的情懷,對其進行精神激烈可以說正中下懷。因此,精神激勵應以榮譽激勵為主,其他激勵為輔,回報新鄉賢反哺家鄉、回報桑梓的情懷。具例如:舉行一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優秀新鄉賢,建立一批新鄉賢榜樣;編寫鄉賢志、建立鄉賢館等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新鄉賢符號,形成良好環境。對于一些年輕的鄉賢,更多表現在物質激勵上,年輕鄉賢必不可少存在各式各樣的壓力,要吸引年輕鄉賢并且穩定,除了這種利用榮譽激勵外,還應制定多元化的激勵方式,以充分調動新鄉賢參與的積極性,在組織中發揮最大作用。如通過適當的經濟激勵來幫助并不富裕的新鄉賢,每月給予適量的經濟或是物質補貼或在鄉賢組織中設置適合位置給予崗位津貼等。

4.3 培育新鄉賢組織發展土壤

培育新鄉賢組織參與的文化土壤。文化具有感染力,大力培育新鄉賢組織適合生存和發展的文化對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大有裨益。在政府網站、村務公開欄等進行鄉賢事跡宣傳,舉行一系列評選活動,在評選中樹立榜樣;定期舉行新鄉賢主題展、主題文化活動設立村級新鄉賢文化活動節等;培育新鄉賢組織參與的經濟土壤。新鄉賢盡管基于其回報桑梓、反哺家鄉的意識和情懷,對于經濟補償并沒有榮譽激勵那樣重視。但是,部分新鄉賢想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自身力量還是不足,需要政府在財政、專業人員上的支持。如設立專項項目發展基金、給予發展項目上專業人員及培訓;培育新鄉賢組織參與的政治土壤。在基層政府賦予新鄉賢組織權力的情況下,也不能讓新鄉賢組織架空基層政府的情況,需要培育好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政治土壤,搭好大方向的框架。同時要處理好新鄉賢組織與其他組織的關系,使得各個治理主體之間權責明確。

4.4 健全新鄉賢組織治理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而當前中國政治體制與民意的雙重授權決定了鄉村治理中“基層政府”不可撼動的主體地位。而在新鄉賢組織的產生與出現下,形成了新鄉賢組織與基層政府、村民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治理的新格局。

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應注重自治為主,避免行政化困境;德治引領,實現基層協商民主;法治依托,保障組織化參與;只有將三者緊密融合,健全新鄉賢治理體系,才能更好地參與鄉村治理。

5 結語

從現行的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實踐來看,新鄉賢組織融合了各行各業的鄉賢人士,他們思想上的碰撞、資金融合以及政府的支持使他們有效地參與鄉村治理,但是他們在參與鄉村治理過程中仍然是一個不斷糾錯和成長的過程,要認識存在的問題,找到參與鄉村治理中的發展路徑。新鄉賢組織和其他基層自治組織一樣,源于村民,服務予村民,為實現良好的鄉村治理出謀劃策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徐茂明.明清以來鄉紳、紳士和士紳諸概念辨析.蘇州大學學報[J].2003 (01).

[2]胡鵬輝,高繼波.新鄉賢:內涵、作用與偏誤規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01).

[3]賀雪峰,當下中國亟待培育新中農[J].人民論壇,2012 (13).

[4]侯金亮.新鄉賢推動鄉村發展[N].重慶日報,2017-2-7.

[5]徐勇,周青年,“組為基礎,三級聯動”:村民自治運行的長效機制一廣東省云浮市探索的背景和價值[J].河北學刊,2011 (05).

[作者簡介]王曉燚(1992-),女,貴州遵義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

猜你喜歡
鄉村治理
鄉村治理要想方設法留住精英
多元與協同:構建新型鄉村治理主體關系的路徑選擇
基于包容性增長視角下的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研究
國內關于鄉村治理理論研究綜述
以農民為主體的基層鄉村治理實證分析
發達國家鄉村治理的不同模式
探析鄉村治理主體幾個相關問題
鄉村精英流失背景下灰色勢力對鄉村治理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