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數學核心素養要素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2020-12-23 04:56劉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基本要素數學核心素養綜合能力

劉瑞

摘要:伴隨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相關方面的改革措施的不斷貫徹與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成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總抓手,在小學數學教育和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也在不斷改變自己傳統的“講授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斷嘗試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融入到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中,從細節之處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同學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師將數學核心素養要素滲透在教學活動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基本要素;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綜合能力

引言:

數學核心素養是同學們在參與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積累獲得的基本活動經驗,最終總結形成數學基本思想。它是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歸納整理、總結概括形成的數學基本思想和解決數學題目的基本方法,逐步鉆研,了解數學知識點和數學題目的本質??傊?,數學核心素養是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探究、討論、分析、歸納以及總結過程中形成的一項綜合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將數學核心素養要素滲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方法策略。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運算”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運算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內容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工具,數學運算能力是小學生的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學生的口算能力和筆算能力直接決定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必要途徑。小學階段的數學運算主要包括加減乘除運算以及加減乘除的相關混合運算,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同學們主要接觸進位加法、退位減法以及簡單的乘法和除法運算;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同學們主要接觸多位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并且在運算題目中加入小數和分數,增加運算的難度。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學運算的相關題目的時候,并不應該簡單的追求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而應該注重數學運算的過程和注重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教給同學們一些數學運算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分數的相關運算問題的時候,應該注重向同學們滲透計算的技巧和方法,因為分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相對于整數的加法和除法運算準則相對比較復雜,并且分數的運算還會涉及分數的通分和化簡等相關內容,因此同學們在計算分數的相關運算時會感覺比較困難,而且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現計算錯誤。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分數的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點和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準則的時候,應該注重向同學們講解計算的技巧。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的乘法運算的時候,應該向同學們著重強調“先約分,再計算”的運算準則,因為同學們對于分數的約分還是停留在分子相乘的積作為得數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得數的分母,先計算出最終結果再進行約分的計算順序的認知上。但是同學們習慣的“先計算,再約分”的計算順序容易出現計算后得出的分子、分母的數較大,不容易尋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子進行約分,忽視約分過程導致結果是假分數的形式,計算的最終結果是假分數會扣除部分分值,影響數學成績。為了提高同學們的運算準確性,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反復強調分數乘法的“先約分,再計算”的運算順序和在約分過程中可以針對乘數的分子和分母進行約分以及需要思考一個乘數的分子和另一個乘數的分母之間能否進行約分,最終將兩個乘數的分數化為真分數的形式后再進行乘法運算,這樣可以簡便乘法運算。教師列出部分練習題目供同學們鞏固、練習,提高同學們的數學運算能力。在講解分數的除法運算時,教師可以采用編口訣輔助同學們記憶分數的除法運算公式,分數除法運算口訣可以編寫為“被除數不變,除號變乘號,除數取倒數”的口訣,輔助同學們記憶,避免同學們在做題目時出現不理解計算準則,將被除數和除數取倒數的現象。為了輔助同學們學好分數的混合運算,教師也應該帶領同學們復習最大公因式和最小公倍數的相關知識點和做部分題目鞏固理解,幫助同學們在計算分數的混合運算時,清晰記得計算分數的減法時需要通分,這時候需要找兩個分母的最大公倍數,計算分數乘法時需要先約分,這時候需要尋找最大公因式。

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僅僅依賴學生采用題海戰術,反復做大量的題目鞏固練習,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決定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師不應該有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是依靠學生自身努力的錯誤思想,而是應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運算”的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幫助同學們提升數學運算能力,主動把我好做數學題目的主動權。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抽象”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抽象能力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中學階段學校幾何圖形的相關題目的時候,小學階段考察數學抽象能力的題目較少,大部分數學教師很容易忽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抽象”的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導致很多同學在初中接觸比較抽象的幾何題目時會感覺比較陌生,不知道從何處下手解決問題。由此可以看出,關于數學抽象能力的培養要從小學階段開始,在小學階段對于數學抽象的題目有初步的理解與掌握,幫助同學們自然過渡到中學階段比較深奧,難度相對比較大的數學抽象題目,便于同學們接受和消化。

小學階段同學們接觸的數學抽象題目主要是求解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周長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很多同學在學習周長的含義和物理意義,所以在做練習題時也會模棱兩可,不能迅速而又準確的找準方法解題。本文主要以《認識周長》為例,說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抽象”的數學核心素養要素。

教師在講解《認識周長》的時候,可以將抽象的周長概念化為具體的一個圖形的一周。例如:教師在講解長方形的周長時,可以讓同學們摸一摸數學課本封面的一周,讓同學通過具體的感官體會周長表示的物理意義。教師再帶領同學們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一般情形到特殊情形,借助具體的一周概念認識抽象的周長概念,逐步在腦海中形成關于周長這一個抽象概念的認識。周長的概念有四個重要的要素,它們分別是封閉圖形、外圍、一周以及長度。通過對于周長的四個要素的認識,深入認識周長的概念。這種教學模式也能夠幫助同學們對于數學抽象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邏輯推理”的數學核心素養

邏輯推理也是每一位學生必備的一種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它也需要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做到合理滲透,幫助同學們具備初級的邏輯推理能力。小學低年級階段課程中會包含簡單的推理題目,例如: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習進位加法時,教師會簡單向同學們推理進位加法的運算步驟,如計算15+28的結果時,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先計算個位數,先計算5+8=13,然后再計算十位數,教師需要強調同學們在計算過程中熟練記住再加上進位的1,計算出結果1+2+1=4,所以15+28=43,通過推理計算得到最終結果。這是同學們在小學階段最初接觸推理時會接觸的題目。小學高年級階段會接觸簡單的邏輯推理題目,邏輯推理題目常常采用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在小學高年級我們會接觸這樣一類數學問題,如果現在有十八位同學,每兩個同學之間要握一次手,那么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同學們第一次遇到這一類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同學們推理。教師可以先從兩個同學握手開始算起,然后逐步加人數,第二次計算如果有三個同學時,兩兩之間握一次手,共需要握多少次手,然后繼續求四個同學,五個同學,六個同學呢?如果人數比較少時,教師可以借助圖形幫助同學們理解,通過圖形的輔助理解,我們可以得出:六個同學兩兩之間進行握手時,我們可以通過5+4+3+2+1=15次,然后由特殊的情況推廣到特殊的情形,解決本道題目。老師講解本道題目時,并不應該計算出結果就結束了,而應該進一步推廣,將這類題目推廣到n個人的情形,兩兩之間進行握手和兩兩之間進行下棋等等為一類數學問題。

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建?!钡臄祵W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的重要內容是關于數學建模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同一個知識點延伸出來的數學題目都具有相似性,往往會應用同一種數學方法解決,因此很多教師在講解數學題目時要求同學們做到舉一反三,并且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學會總結、歸納相同的方法和相似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總結、歸納同一種類型的數學題目,并引導同學們探究解決此類數學問題的數學模型,幫助同學們初步了解數學建模的概念和相關思想。例如:同學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常常會遇到植樹問題,這類問題非常靈活多變,題目中可以靈活改變植樹的地形這一個已知條件,進而改變解題的方法,我們經常會遇到線性植樹、環形植樹、方形植樹、三角形植樹以及面積植樹的等不同的地點進行種樹,同學們在解題時也容易混淆在不同的地形上進行種樹的計算方式,導致求解錯誤。為了幫助同學們靈活解決不同地形的植樹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同學們分析解決此類數學問題的不同情況的解題方法。雖然題目的問題設定發生變化,但是對于同一類的植樹問題都是萬變不離其宗,解決這類問題主要是理解植樹距離、每兩棵樹之間的間距以及所種植樹木的數目之間的數量關系,分析三者的數量關系,我們可以總結歸納出不同植樹線路的計算方式如下:

線形線路植樹棵數=距離÷棵距+1

環形線路植樹棵數=距離÷棵距

方形線路植樹棵數=距離÷棵距-4

三角形線路植樹棵數=距離÷棵距-3

面積植樹棵數=面積÷(棵距×行距)

數學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后,必須準備一些與理論知識相關的數學題目幫助同學們鞏固練習,如果只學習、背誦理論知識,卻不知道如何解題以及解題的方法、技巧,那么數學的學習仍然等于零。教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題目鞏固理解理論知識,例如下面關于植樹的問題。

例題:某小區里面有一個形狀為正方形的廣場,已知廣場的邊長為220米,想要打算在廣場的四周等距離安裝路燈,如果每兩盞路燈之間的距離為八米,并且是等距離的,問:廣場的四周一共需要安裝多少盞路燈?

分析:在形狀為正方形的廣場的四周等距離安裝路燈的問題等價于在正方形線路上進行植樹的問題,則同學們可以根據建立的方形線路上植樹問題進行求解。

解答:220×4÷8-4=110-4=106(盞)

則知一共可以安裝106盞路燈。

結論:

數學核心素養要素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和精髓所在,雖然數學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在數學課程中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借助數學知識為載體存在的。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不是采用教師解釋名次和理解詞意的方式學習,避免出現生搬硬套的教學方式,這樣教師感覺教學過程不自然、流暢,也不利于學生的消化和理解。教師應該采用將數學核心素養要素融入到數學知識點講解中,做到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有效的滲透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謝仁存.抓數學核心素養要素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實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48.

[2]周傳娟.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淺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四).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159-162.

[3]劉久成.學科任務導向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及其要素[J].小學教學研究,2017(22):59-62.

[4]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04):42-45+48.

猜你喜歡
基本要素數學核心素養綜合能力
基于職能履行角度對管理會計基本要素問題的探討
樂學· 自主·分享
新常態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之重
生活·思想·藝術
賞析古箏協奏曲《楓橋夜泊》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簡析
落實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項目教學法在建設項目LCM課程實訓中的創新應用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揚琴演奏中的基本要素管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