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蒙古舞的教學內容

2020-12-23 03:07王艷瑩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蒙古族學前教育舞蹈

王艷瑩

摘? 要:我們學院一直以來都跟隨黨的腳步努力發展,也始終秉承著對科研的高要求并且在不斷進步著。學前教育專業是我院的重點專業,舞蹈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是非常受重視并且受歡迎的。而蒙古舞又是舞蹈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其舞蹈特色鮮明,充分反應了民族的文化特征,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著我們蒙古族熱情、質樸和勇敢無畏的精神,在民族地區更應該發揚蒙古族文化。所以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蒙古舞教學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蒙古族

一、蒙古舞與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分析

(一)蒙古舞的基本特點

蒙古草原幅員遼闊,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因而受地理環境、歷史文化、人文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蒙古舞形式多樣、風格迥異。男子的體態特征多以粗獷、奔放、豪爽為主,女子則以挺拔、開闊、端莊、穩健為主要體態特征。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蒙古舞不僅是對自己身體協調性的考驗,在學習之后能夠進行可行的創新,也是提高舞蹈教育的重要舉措。

(二)學前教育專業基本特點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是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應該圍繞以幼兒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點展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區別于藝術院校舞蹈專業教學的差異性,在把握重點與發揮獨特性方面應做到極致。[1]蒙古舞的學習能夠使幼兒了解蒙古族文化特點,與優雅地蒙古族音樂的配合更加豐富了學前教育的舞蹈課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習蒙古舞的基本內容分析

(一)基本體態

基本體態的形成離不開蒙古族的生活環境、民俗文化等特點。所以對這些內容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舞蹈重心靠后,表現出開闊的狀態,這與生活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在學習蒙古舞的基本體態時,可以單一的韻律訓練也可以上肢與步伐相結合進行訓練。

(二)模仿動物

在蒙古舞中有許多模仿動物的元素,比如馬、狼、鷹、羊等動物。將這些元素運用起來,融入到舞蹈課程里,讓他們從模仿動物的形態開始,使其產生興趣并激發他們的想象力。

蒙古舞馬舞的動作多是以自然生活的狀態模仿提煉出來的,動作的主要特點就是歡快靈敏。根據這些條件我系舞蹈教師編排出了蒙古舞組合《走馬》。這個舞蹈組合,主要以模仿騎馬時的動作為主,節奏明快,增加了一些簡單的隊形變化與不同空間和方向上的對比。不僅使其視覺效果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富有娛樂性,使學生能在輕松的狀態下完成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蒙古舞與幼兒舞蹈的融合,分析舞蹈音樂的節奏、情緒、力度以及動作風格等因素。對于這個組合的教學,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去幼兒園實踐教學,切身感受幼兒的表現。通過模仿“馬”,訓練幼兒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在實踐中,可以提煉組合中的動作或加以創新并合理編排出新的相關舞段。

(三)道具的利用

蒙古舞中道具的運用可謂多種多樣,舞蹈的分類不同,道具的使用也有所不同。生活舞蹈中的盅、碗、筷;勞動舞蹈中的擠奶桶;征戰舞蹈中的弓箭、馬刀;宗教舞蹈中安代舞的紅綢;薩滿舞中的鼓等都是蒙古舞中較為常見的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道具。蒙古舞蹈表演中使用道具而舞,不僅可以幫助表達主旨、傳情達意,還能夠在視覺上加深肢體的動態和立體感,豐富舞蹈的藝術語匯,增強舞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2]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道具,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工作中也能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更能對優秀的傳統蒙古族文化起到了傳承的作用。

作為“安代之鄉”,在蒙古舞中最能代表通遼市的舞蹈便是安代舞了。如今安代舞的宗教迷信色彩逐漸退化,娛樂表演性增強,從而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與喜愛。安代舞同樣也應用在了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中,舞蹈組合氣氛活躍,具有明快的節奏感,道具紅綢的顏色鮮艷似火,在學生工作后教學時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使其產生興趣。其主要的上肢動作有:甩巾、撣巾、繞巾等下肢多以踏步、跺步、踢步、吸腿轉、跳躍的動作為主。安代舞動作簡單易學,多以群舞的形式表演,既豐富了視覺效果,又能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蒙古舞的影響

(一)對自身的影響

舞蹈課是最能表現言傳身教的一門課程之一了,這對學前專業的學生來說,既要掌握蒙古族傳統文化,又要有優秀的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首先從自身出發,一定要在教授舞蹈時保證動作規范、優美,這樣才能使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保證教學的質量。所以這就對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對舞蹈動作的感覺要嚴格要求,從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水平。

蒙古舞又是非常受歡迎也是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表演形式。學生可以根據上課時所學的舞蹈與平時的積累參加演出活動,參與舞臺實踐。眾所周知,在舞臺上表演和在舞蹈教室中練習,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舞臺上的燈光、舞蹈演出服加上化妝,還有觀眾這些因素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3]

(二)對教學的影響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最終走向工作崗位是要以教學為主要工作的,所以學生不僅要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教學能力。在講授關于蒙古族的歷史文化特點時要強調不光要了解,也要自己能表達出來。在學習蒙古舞動作時要懂得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合理連接,空間與方向的合理變化,音樂與動作之間的互相配合。比如蒙古舞中下“板腰”的動作,腰腹部用力,上身保持平直的狀態下腰。這個動作對于幼兒來說難度較大,腰腹部力量不足以能夠使他們在下腰的同時保持平直,并且有可能對脊椎有一定的傷害,所以并不適合幼兒的學習。這就需要不斷地充實學生的舞蹈理論知識,提高他們對蒙古舞的理解與認識,才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有較高的教學水平。

(三)對工作的影響

我院的舞蹈課教學僅有四個學期的時間,其中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有兩個學期,因此學習蒙古舞的時間就更少了,單靠課堂上學習的完全不足以面對走向工作崗位后蒙古舞的教學,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積累蒙古舞語匯的同時也要培養他們的編創能力與即興能力。要根據需要與幼兒的興趣,合理地編排出優美且適合他們的蒙古舞。比如在課堂上學習跳馬舞要求舞蹈感覺豪邁、大氣,而換作幼兒模仿小馬駒便會多了一些稚氣與可愛。這就需要幼兒教師根據所學的動作加以合理的創編,編排出適合幼兒的蒙古舞動作。即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蒙古舞的元素、動作,創作符合自己情感表達方式的短句及組合。那么學生需要掌握蒙古舞的文化作為理論基礎之外,還需掌握動作連接的技巧和方法懂得通過節奏的變化進行創編,懂得利用空間,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動作創造力和藝術想象力。[4]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應該針對幼兒的特點選擇教學內容。蒙古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極具教育意義。蒙古舞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又是對幼兒教學的啟蒙階段,學習蒙古舞能夠更好的發展我們優秀的民族藝術,更好的創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王蓓蓓.學前教育專業中提升舞蹈應用能力的教學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107

[2]? 柴拉干. 論蒙古族舞蹈道具的文化內涵及藝術表現力[D].內蒙古大學,2014.

[3]? 周炳元.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4]? 劉雪濤.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即興課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基金項目:本文內容為通遼職業學院課題【TZYKT190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蒙古族學前教育舞蹈
舞蹈課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候補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論蒙古族長調的地區性風格
卷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