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研究策略

2020-12-23 13:23李曉琦孫培培閆少娜路文文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生活習慣培養幼兒

李曉琦 孫培培 閆少娜 路文文

摘? 要: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通過多次的重復來使生活習慣變成幼兒的主觀行為,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良好的生活習慣主要是包括飲食習慣、睡眠習慣以及衣著習慣等多個方面,作為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需要不斷的強化以及鞏固。

關鍵詞:生活習慣;培養;幼兒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培養幼兒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多個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幫助幼兒學會生活技能,使其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以及學習節奏,使幼兒更加快樂地成長。但是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中,一些教師將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重要責任推到保育員的身上,幼兒的生活混亂,難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要求在幼兒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結合幼兒的自身性格特點,綜合分析環境影響以及教育手段,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

一、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認識

生活習慣主要包括飲食、衛生、睡眠、個人清潔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能夠從幼年開始對幼兒進行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能夠使幼兒終身受益,反之則對幼兒的終身產生影響。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幼兒的一生具有客觀的影響。但是在實際中,如何能夠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保障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相關方面研究的重要問題。實際中對幼兒進行良好社會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循序漸進地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點,將良好的生活習慣慢慢滲透到幼兒的生活中。

二、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角度

(一)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進行培養

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思想認知水平來進行培養。通常幼兒體現出動手能力弱、畏懼困難的特點,他們遇到生活技能問題時具有惰性以及抗拒感,對此可以讓教師可以采取放手教育的方式。比如說,要讓去幼兒自己學會疊被子的技能,教師可以先教會幼兒如何去疊,再放手讓幼兒自己去進行練習。針對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先將被子疊一邊,剩下的一邊讓幼兒自己動手疊,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建立自信心,讓幼兒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可以做到,進而幫助幼兒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如果發現幼兒不愿意動手的,要在對幼兒進行鼓勵的同時運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幼兒形成動手習慣,慢慢滲透,對任務完成良好的幼兒進行適當的獎勵以及表揚,促進幼兒在后續的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完善行為。

(二)營造適當的教育環境

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環境的價值不容忽視。通過創設和營造良好的環境來促進幼兒的發展,是目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要求。在教師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布置環境以及心理環境。具體來說,布置幼兒寢室的過程中,可以在寢室墻上貼出進入寢室的步驟,同時讓床位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能夠讓幫助幼兒按照步驟進出寢室進行午休,還能夠讓幼兒根據墻上圖片中的具體方式來進行午休,保持寢室的安靜。保持床位距離能夠保證在幼兒疊被子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矛盾。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注意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舒適、愉悅的心理環境,給幼兒充足的時間來包容他們的失誤,讓幼兒自己去做事,使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技能體系,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肯定

對于生活習慣的培養,一些教師會采取口頭提醒、強制要求等傳統的教育方式,但是這些教育方式難以起到長期的效果,甚至會導致幼兒產生抵觸的情緒。主要是由于幼兒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意識,不喜歡這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對此,教師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正面鼓勵來幫助幼兒鞏固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對小班的幼兒采取表揚、肯定、發放小紅花的個體性表揚方式;對于中班幼兒,可以以小組的單位形式進行表揚,針對疊被子任務完成較好的幼兒,他們小組就可以獲得一面紅旗,定期來查看獲得紅旗數量最多的小組,從而在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團結性以及集體競爭意識。其次,在對幼兒進行表揚以及肯定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表揚,防止過于夸大其詞。針對疊被子任務完成良好的幼兒進行表揚時可以說“你把被子疊的這么整齊,你的小手真厲害”,從而讓幼兒明確教師這種行為是針對他的具體行為來表揚的,還能讓其他的幼兒了解為什么這個小朋友會受到表揚,從而能夠體現出表揚的最大化價值。

(四)發揮家長的教育價值

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讓家長體現出重要的作用,幫助幼兒形成更加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幼兒在家中體現出過于強烈的依賴感,這就是家園共育的重要價值。首先,家長在家中要適當讓幼兒自己去完成日常行為,不要過于擔心幼兒做不好、幼兒覺得辛苦或者覺得麻煩,這只會讓幼兒在家養成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習慣,難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開展家園互動,家長在發現幼兒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的時候,應當和教師進行及時溝通,并思考有效的對策,從而能夠幫助幼兒在家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后,要對幼兒進行適當的鼓勵,幫助幼兒建立更加穩定的生活習慣。要注意在對幼兒進行鼓勵時不要用玩具作為獎勵,防止幼兒為了得到玩具而做事情,防止養成不給玩具就什么也不做的習慣。善于應用家長的資源,實現家園共育的有效落實,幫助幼兒在幼兒園中所獲取的良好生活習慣獲得進一步的延伸和鞏固。

結語:

總體來說,在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客觀問題。作為一個長期、持續性的問題,幫助幼兒培養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地創設環境,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提高生活習慣培養的效率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柳蘇.3—6歲幼兒良好習慣的分類及其養成困境與策略[J].教育觀察,2020,928:55-57+60.

[2]? 鄒敏.淺談幼兒在園良好“生活品德”習慣的養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4):165.

猜你喜歡
生活習慣培養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當心!這些生活習慣 正在摧毀你的聽力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與血管力的10個生活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