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術中護理對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分析

2021-01-12 06:19任丹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置換術髖關節血栓

任丹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 十堰)

0 引言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骨科手術術后并發癥,其多見于下肢。造成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患者受外傷或手術操作影響,激活了其體內凝血系統,因此容易出現紅細胞聚集指數較高的情況;第二是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由于其下肢需長期處于制動狀態,因此會降低局部血液循環能力,從而加劇了血栓形成速度,影響了患者康復[1]。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可有效緩解患者疾病疼痛,改善其關節病變狀況,但術后長期的下肢制動時間又會帶來一定的血栓形成風險,因此及時進行護理干預,預防血栓形成,對提高疾病治療效率有積極影響[2]?;诖?,本文將探討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術中護理對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起于2017 年2 月止于2020 年2 月;研究對象為該期間本院骨科收治的50 名需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依照不同的護理模式,隨機將患者分為術中組和常規組,每組有患者25 名。其中常規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7:8,年齡區間為48~72 歲,平均(60.11±4.15)歲;術中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5:10,年齡區間為46~71 歲,平均(58.99±4.33)歲。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研究,其他臨床資料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病例資料完整,符合手術指征,具備配合能力;②患者無明顯的凝血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③患者家屬已了解實驗內容,并愿意參與配合[3]。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其中對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準備指導、知識宣教、術中配合、體征監察等;對于術中組給予術中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體位護理:在開始手術前,幫助患者擺正好舒適的體位,盡量減少患者術中暴露部位,在其骨凸處放置軟墊,提高體位舒適度,依照患者實際情況在關節處涂抹潤膚露,保持皮膚濕潤。②環境護理:分為心理護理和身體護理兩部分。首先是心理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向其簡單介紹手術室情況,并在術中及時對患者給予眼神鼓勵和支持。第二是身體護理,為患者調節好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提前將術中用到的沖洗液放入保溫箱進行加熱保溫,手術期間運用毛毯等包裹患者暴露部位進行身體保暖[4]。③靜脈通道選擇:在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時,盡量選擇其上肢血管,并適當減少穿刺次數。④加強手術配合:在術前,護理人員需做好手術準備,進行手術用具清點、消毒并提前熟悉手術操作流程;在術中依照醫囑進行配合,規范操作流程;在術后及時為患者清潔包扎傷口,清點用具,搬動患者時注意力度平穩,防止造成二次損傷[5]。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指標變化

通過臨床觀察統計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及術后疼痛感評分,其中術后疼痛感評分采用NRS 評估量表,滿分10 分,得分越低疼痛感越輕。

1.3.2 術后血栓發生率

通過臨床觀察統計兩組患者術后1 周內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1.3.3 患者凝血功能變化情況

通過測量統計兩組患者凝血功能變化情況,對比項目有EAI(紅細胞聚集指數)、FIB(纖維蛋白原)、PT(凝血酶原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變化比較

術中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更少,其術后活動時間、進食時間均較早,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臨床指標變化比較(±s)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動時間(h) 開始進食時間(h) NRS 評分(分)常規組 25 186.74±21.68 28.10±2.12 16.93±1.53 6.01±1.23術中組 25 123.31±21.25 16.33±2.34 8.54±1.77 4.07±1.17 t 11.88 5.42 8.73 6.11 P 0.00 0.00 0.00 0.00

2.2 術后血栓發生率比較

術中組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更低,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血栓發生率比較(n,%)

2.3 患者凝血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術中組患者凝血功能參數要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患者凝血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表3 患者凝血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EAI FIB(g/L) PT(s)常規組 25 1.76±0.33 5.08±0.32 11.48±0.89術中組 25 1.51±0.42 4.89±0.22 11.06±0.72 χ2 2.48 2.53 2.08 P 0.01 0.01 0.02

3 討論

下肢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術后并發癥狀,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創傷刺激、外科手術治療、血液高凝狀態下都容易出現血小板高度凝聚狀況,從而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病概率。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由于手術操作會對患者產生一定損傷,因此容易激活其體內的凝血機制,加上患者緊張情緒所帶來的應激反應,進一步提高了凝血功能的亢進程度,相應也就增加了患者術中、術后靜脈血栓的發生概率[6]。

本次研究表明,術中組患者血栓術中出血量更少,其術后靜脈血栓發生概率也較低,凝血功能的亢進程度也比較低。這是因為,通過采取及時止血、加強保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手術操作對患者身體所產生的刺激,因此減少了其術中出血量,相應阻礙了部分凝血功能的亢進反應。而且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長期保持同樣體位,也容易影響血液流暢度,造成局部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通過對其進行體位護理,加強身體保暖,有助于改善這種血液循環不暢情況,降低血栓形成概率[7]。另外盡量避開下肢血管做穿刺,也可降低患者血管壁的受損程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創傷形成[8]。

總而言之,通過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行術中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手術操作對其身體凝血機制產生的刺激程度,有利于降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提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置換術髖關節血栓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髖關節手術史的全髖置換術與單純全髖置換術比較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評價X線、CT及MRI對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診斷意義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阿司匹林對“紅血栓”無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