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審題、解題能力的培養

2021-01-12 03:24徐秋霞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解題能力審題培養

徐秋霞

【摘? 要】? 小學生不僅要學習各種基礎數學知識,拓展個人知識儲備量,而且要根據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不斷深入思考,提高個人整合信息的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審題、解題能力進行簡單的介紹,提出一些有利于加強學生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 小學數學;審題;解題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解各種基礎數學知識,而且需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提高,積極調整個人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強化個人分析能力與觀察能力,逐步增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接下來,筆者簡單介紹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

一、培養小學生審題、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在數學練習題中,出題人往往習慣在題干描述上設下陷阱,考驗學生檢索并利用關鍵信息的能力,如果學生沒有比較好的審題、解題能力,就很容易在做題的時候出現想當然的情況,受到陷阱的干擾,無法得到正確答案。發現自己做錯以后,部分學生會認為是自己太馬虎大意,沒有在做題的時候認真解答,從而導致解題錯誤。對此錯誤,學生不以為意,但實際上這就是他們個人信息處理能力不強而造成的,是一個需要教師格外重視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在今后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和做數學題的時候,都能夠仔細閱讀信息,深入分析關鍵內容,最終完成對問題的正確解答。

二、培養小學生審題、解題能力的具體策略

1.仔細閱讀題干,培養審題、解題能力

審題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后續的解題正確率。小學生在拿到題目之后,常常會粗略地看一眼題目就開始做題,并沒有完全掌握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甚至連題目都沒讀明白,正確解題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在嘗試培養小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認真、仔細地閱讀題干內容,因為所有解答問題所需要的條件與線索都是隱藏在題干信息當中的,需要學生不斷深入挖掘與分析。教師在指導學生做數學題的時候,首先要告訴學生千萬不要一味地追求做題速度,因為過于追求做題速度,會讓學生產生焦躁情緒,在閱讀題干的時候一目十行,容易將一些已知信息忽略掉。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將題目中涉及數學知識的部分都圈出來,當閱讀過一遍題干內容以后,再重新閱讀一遍,這時候就要關注自己沒有標注出來的地方是否還存在有用的信息。比如:題干中提到某個圓的半徑為3米,問周長多少分米。本題最終要求解圓形周長的單位是分米,所以在計算出結果以后,還要進行米與分米之間的單位換算。

有些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比較多,學生在讀題的時候要克服不耐煩的情緒,認真、仔細地閱讀整個題干,最后結合題目要求,逐條分析有用信息。比如:小明去超市購買水果,超市中櫻桃每斤售價10元,蘋果每斤售價3元,橘子每斤售價5元,香蕉每斤售價8元。小明購買半斤櫻桃與兩斤蘋果,請問他需要花費多少錢?本題當中涉及多種水果的售價,但并不是每一種水果的售價都是有用信息,在解題的時候,學生只需要用到蘋果與櫻桃的售價就能解答最終的問題。學生在閱讀題干的時候,還需要提前根據最終問題制訂解題的大概方向,整理與最終求解內容相關的信息往答案上靠攏,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做題效率。

2.轉換理解角度,培養審題、解題能力

數學學科本身的特性決定了數學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有些時候,解題頻頻出錯的原因并不是學生個人數學能力不足,而是由于題目中迷惑要素比較多,學生理解不到位,從而出現了模糊其他所需條件的情況,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面對條件復雜的題目時,無法有效篩選出有用的信息,以至于常常迷失于眾多條件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解題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對“便宜”這個詞匯不理解,那么也就不知道物品之間的價格高低關系,無法完成解題。因此,教師在培養小學生審題與解題能力的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急于對學生提出批評,而是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思維習慣,從學生個人的理解能力出發,探究其在審題以及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原因,并嘗試著變換題目理解角度,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深入理解題目內涵,從而找到真正有用的線索。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會逐漸步入正軌,在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及時將個人思維切換到數學思維常規模式下,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例題:現在李華有5本圖書,他擁有的圖書數量比小紅要多出2本,那么小紅有多少本圖書?在本題中,如果學生只看到“多”字,就容易直接使用加法計算5+2=7,這樣得到的是錯誤答案,實際上小紅的圖書數量應當是5-2=3(本)。教師在平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類似的多少關系條件,比如,小紅的書比李華多、小紅的書少于李華等,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數量關系中理清比多比少關系。再比如,如下圖所示,有兩個矩形,分別為矩形ABCD與矩形EFGH,矩形EFGH長為c,寬為d;而兩個矩形的間距為r,那么兩個矩形之間的陰影部分面積是多少?在解答這道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學生用矩形EFGH面積減去矩形ABCD面積,陰影部分面積即為cd-(b-2r)(c-2r);還有的學生直接將陰影部分分割成為兩個長為c、寬為r的長方形跟兩個長為d-2r、寬為r的長方形,面積加起來的總和是2cr+2r(d-2r)……學生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求陰影面積的方法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只要最終能夠求出正確的結果,學生的解題思路都是正確的。教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展個人解題思路,增強了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

3.巧用知識遷移,培養審題、解題能力

小學階段作為教育教育的基礎階段,正是為學生夯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學生不僅僅要學習各種數學基礎知識,而且要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應用能力,學會知識遷移,真正實現知識內化,會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其實解答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分析問題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問題當中找尋自己需要的信息,把解答問題的過程想象成“破案”的過程,自己作為一個“偵探”,要不斷遷移知識,強化個人知識應用能力,才能夠最終找到“兇手”。采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教學策略也更有趣,學生愿意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深入研究解題技巧,用更高的效率解答問題。教師在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的時候,要教會學生學習了新知識以后,就要尋求能夠用該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數學知識相對其他學科知識而言,更抽象復雜,學生學習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正因為如此,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更縝密,學生學習的知識之間多存在聯系。如果學生能夠很好地理清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把握知識遷移規律,搭建知識體系結構,就能夠更好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解答問題,提高個人數學解題能力與水平。

比如,當教師給學生講解“小數與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時,就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復習早在三年級時他們就學習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規則。學生在回憶最基本的整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規律的時候,也是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例題:現有一個能裝6kg水的水桶,水桶開始處于裝滿水的狀態,然后有人將水倒出一半,接著又用去現在桶中水的60%,那么用掉水的重量應當為多少kg?當學生要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先得到的條件就是開始水桶中水為6kg,接著按照題目信息列出算式:(6÷2)× 60%=(? ? ? ?),有的學生在計算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60%這一步驟,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將60%轉化為小數0.6,將算式變成(6÷2)× 0.6=(? ? ? ?),最終學生得到答案為1.8 (kg)。

4. 掌握通用方法,培養審題、解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挖掘問題的本質,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工作,將所學的知識整合到已有的知識框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學習一類問題之后,能夠順利地解決同類問題,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順利探尋到同一種問題的解決方式,從而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學生搭建起了完整的知識體系之后,面對同類問題時,就能夠嘗試獨自解決,提高做題的正確率。這一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的重要過程。

例題: A同學有5個蘋果,比B同學多了2個,請問B同學有幾個蘋果?對于這一類問題,當學生搭建起了完整的知識體系之后,再面對這類問題時,就不會單純地使用加法來進行計算,而是會將其歸納到比多比少的問題當中。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也得到了實質性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步入了更高層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引導學生建立自我學習的意識,掌握學習的方法,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牢基礎。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面。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審題和解題方式,形成良好的審題和解題的意識,結合課堂學習和家庭作業,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數學學習的熱情也會更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優化,在平時注重對于學生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的培養,告訴學生要仔細閱讀題干,不斷轉化理解角度,并積極拓展個人解題思路,將題目條件與已掌握的知識巧妙結合,靈活運用知識完成對問題的解答。教師要督促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數學解題習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柳春喜.基于學生解題能力提升的數學思維力培養探索[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07):16-18.

[2]盧鳳喜.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01):54.

[3]趙洪.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校長閱刊,2005(06):55.

猜你喜歡
解題能力審題培養
精審題,明立意,讀懂童話
準確審題正確列式精確驗證
七分審題三分做
再三審題,由表及里
淺談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