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育德的理論模型與實踐探索

2021-01-20 04:33包欣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德育實踐初中科學

【摘要】德育乃“五育”之首,然而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行之時,德育的落實效果不及智育到位。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發展特點,利用科學課堂,結合多方資源,將德育滲透到科學學科的日常教學中。這是學生樹立理想、爭做時代好少年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發展、推進時代進步的需要。

【關鍵詞】初中科學;德育模型;德育實踐

作者簡介:包欣(1994.06-),女,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臨平第二中學,中學二級教師。杭州市優秀班主任、余杭區五心女教師、余杭區中小學生電子制作優秀輔導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墩撜Z·述而》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弊鳛橐幻踔锌茖W教學工作者,不僅要將綜合性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將“五育”之首的德育執行到位。如何育德于教、育德于學,并且形成一種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科學育德的理論模型

“德”字始初見于商代甲骨文,觀其字形,左邊是“彳”,古意為“行走”;右邊有“直”“一”“心”,意味著要行正、目正、心正,以示遵行正道之意。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切社會關系即人的一生需要處理好的三對關系: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而人們行為的準則與規范決定著人是否能與之和諧相處,持續發展。

圖1為初中科學育德的理論模型,共由三環組成。其核心為人,一切德育目標為培養人,培養出能與自我、社會、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那么如何落實德育的“三結合”呢?首先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需要樹立全員德育的觀念。要進行全員德育,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師要發揮榜樣作用。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如積極向上的思想、端正的品行、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等特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學生在教師的熏陶下,會漸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也會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增強學習的內驅力。其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一個個獨立且獨特的個體,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而且在不停地發展。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擁有無限的潛能。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努力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其盡早發光發亮。

二、科學育德的實踐策略

學習科學學科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明智地解決問題??茖W教學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品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使用一些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文化知識與道德知識的雙線學習。第一條線要求教師充分認識教材,按照課標要求,將學科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第二條線要求將德育內容與知識進行融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育德于科技文明

社會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質的進步,特別表現在科技文明的進步。學習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是認識科技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科學課堂中,科學史的學習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如在“遺傳與進化”一課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科學史教育——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歷史背景。筆者在講授該課時,共介紹了三組對該模型有貢獻的科學家。第一位是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杰出化學家鮑林,他最早認定DNA分子具有與氨基酸鏈類似的螺旋結構,但他錯誤地認為DNA分子是由三股螺旋構成的。后來的科學家富蘭克琳與威爾金斯經過實驗拍到DNA結構形狀后,對DNA分子的結構作出了準確描述。就在距離成功地建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只有一步之遙時,卻因那年代歧視女性的風氣,兩人的合作無果。最后一組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他們是以上科學家中資歷最淺的,也鮮有進行相關的實驗,但是他們能結合前人的優秀成果,敢于提出新的猜想,然后進行論證,最終在這場科學競賽中成了勝利者。

學生在學習該課時,通過了解相關研究發現的歷史背景,認識到科學探究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新的發現是建立在許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之上的,是團隊合作和交流的產物,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及團隊協作能力。這也給學生在科學學習中以啟示:要在領域內有所突破,需要搜集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在肯定成果的同時質疑,并對質疑點進行實驗,最終才能發現探究的新成果。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既要有敢于質疑的精神,也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

如在學習“簡單機械”內容時,筆者在學生學習了簡單機械的概念后,布置課后作業:(1)將生活中用到的機械找出來,親身體驗使用方法并研究其原理;(2)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各種機械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課堂上組織學生對課后學習成果進行討論:談做法,談感受,談想法。通過體驗式學習,學生知道生活中任何復雜的機械都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通過討論,學生提高了小組互動學習能力,學會向同伴學習。另外,機械工具也是推動人類文明史進步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學生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通過學習知識經驗,積極創新,為創造未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學習、不懈奮斗。

(二)育德于生態文明

人類曾經以征服自然、戰勝自然作為一種勝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只有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永恒發展的基礎。八上第一章“地球上的水”一課是培養學生生態意識的重要一課。教師給學生一組數據:地球上水的總儲量、分布形式、水的類型。學生計算得知全球能夠利用的水資源數量不到1%,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可見全球水資源的匱乏。接著計算世界人均水資源和我國人均水資源。通過簡單的計算,學生了解到我國水資源非常短缺。教師再展示水污染的幾組圖片,直觀地展示水污染嚴重情況、水生態惡化的現狀。然后讓學生說說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污染水體的現象,并舉例說明。比如工廠將有毒有害的廢水直接排到河道中,造成水生物死亡,水體惡化加劇,河道發出陣陣惡臭,影響了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等等。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論學習需要進行實踐鞏固,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給垃圾分類,為健康加分”的任務,具體包括以下環節。

1.明白如何正確對垃圾分類。通過查閱資料,學生知道平常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藍寶寶)、廚余垃圾(綠廚廚)、其他垃圾(灰其其)、有害垃圾(紅毒毒)。

2.了解廚余垃圾的去處。學生經過在垃圾處置站的實地考察,認識到可回收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可以二次利用:廚余垃圾可以通過發酵變成有用的有機肥料,用來產生沼氣作為能源。

3.計算每家每戶每天能產生多少垃圾。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將家里每天產生的垃圾進行稱重,并記錄,計算均值。統計得到,平均每天每人產生大約0.9kg左右的生活垃圾。全國有14億人口,那么一年就可產生約4億噸垃圾,這些垃圾能變的資源不可小覷。

4.做小小社區環境保護員。學生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通過上門的方式了解各家各戶垃圾分類情況,并對分類不合格的家庭進行垃圾分類培訓,將繪制的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粘貼到指定位置,為建設美好小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育德于和諧發展

弗洛伊德創立的人格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人與自我的和諧相處,基于能夠客觀認識自己,接納現實中的自我,努力接近理想中的自我。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思想意識的發展快于身體能力的進步,容易產生現實和理想相差較大的現象。比如在學業成績方面,每位學生都期待擁有優異的成績,但是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自制力、內驅力、注意力及行動力等多方面的差異,學習結果自然存在差異。當出現某個體與大眾差異較大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問題,明確指出問題,并提出建議,幫助學生盡快步入正常的學習節奏。

盡可能地縮小個體差異后,課堂便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主要場所。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可以開展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比如學生在上科學實驗課時,需要參與“觀察→思考并提問→建立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探究或驗證→得出實驗結論”等活動,可提高觀察力、思考力、溝通力、組織力等。在踐行該過程后,學生不僅提高了對科學文化的認知能力,而且提高了實操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養成認識我、接納自我的道德品質,形成自我肯定的價值,將來為社會做貢獻。

三、科學育德的實踐效果

筆者在每次實踐活動后公讓學生寫感悟,從感悟中可看出德育落實效果較好。下面是節選活動后部分學生的體驗感悟。

學生一:

不規范的垃圾分類,導致我們的生活環境逐漸惡化,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困擾。為了明白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開展了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動手操作,宣傳講解,不但自己收獲不少,而且更多的人學會了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垃圾只不過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垃圾分類,就可以變廢為寶。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了不少,既增長了文化知識,也打開了視野,真是受益匪淺。

學生二:

在開始研究“綠蘿對甲醛吸收是否有作用”前,研究小組的同學們都一致認為綠蘿可以十分有效地吸收甲醛。但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出乎意料的發現。

實驗前,我們分成了兩個實驗組,并通過甲醛指數檢測儀分別測出了在密閉環境中綠蘿放于油漆杯旁前后的指數。開始時,將指數計置于油漆杯(內含甲醛)上方,指數計鳴叫并呈紅色超標。放入綠蘿后仍是超標狀態,與預想結果不符。我們有點迷茫,但后來查詢了相關文獻,參考了許多實驗,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分析,重新實驗。最終我們分析得出綠蘿對甲醛吸收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吸收一點后仍會無效。

總結了實驗過程,并進行數據分析后,我們有了許多心得體會。例如,實驗中會遇到許多偏差較大的現象。我們應注重團隊合作,一起分析問題所在。由此觀之,學習中團隊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遇到問題時,我們要積極尋求應對方法,正如實驗中我們查文獻,反復實驗,最終得出了正確結論。

學生三:

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之前我只知道菜油是由菜籽榨出來的,具體怎么做一直不知道。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終于知道了榨油的過程,可以用清洗、炒籽、磨碾、蒸坯、壓榨、過濾來概括。經歷了這個復雜的過程,我不僅體會到勞動能帶來快樂,而且認識到勞動能創造價值。除了榨油,我們還去看了油菜花。一到春天,油菜花遍地都是,但這是我第一次仔細觀察油菜花,它的確有著十分大的實用價值。這次的實踐活動不僅讓我知道了榨油的過程和油菜花的作用,而且讓我知道了實踐的重要性。

四、科學育德的實踐反思

我們在德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收獲了不錯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部分任課教師德育觀念較為薄弱,認為德育僅是班主任的工作,在常規授課時,僅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鮮有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社會實踐活動較少,活動開展的班級范圍及參與人數有限,許多活動不能全校性開展;“三結合”德育未在各個學科廣泛開展;德育工作落地的針對性及實效性有待進一步實踐等。

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加強師德培訓,開展定期活動,強調育人觀念,發揮德育作用,明確育人要求,真正做到教書育人;重視德育科研工作,深化德育課題研究,積極研討如何增強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將實踐成果及時落實到學科教學工作中;負責德育工作的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從學校實際出發,結合新成果新思想,開展各種活動,努力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進一步成效。

今后,在德育工作落實過程中,筆者將會不斷發現學科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知識,聯系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不斷進行實踐研究,努力解決問題,培養“五育”并舉的新時代青少年。

【參考文獻】

王建江.淺談物理課堂中的探究式教學[J].教育論壇,2011(05):38-39,44.

張忠華.提升德育實效的對策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5(06):46-50.

李日蘭.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學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11(02):40-41.

猜你喜歡
德育實踐初中科學
探究性德育實踐視域下的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中小學德育實踐銜接性探析
自拍微視頻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不微
淺談初中科學問題化教育模式的開展
用心溝通 用情呵護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院校德育實踐科學路徑研究
系統論視閾下德育實踐載體的選擇與優化
德育實踐的三大形態及其教育意蘊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