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身心健康受手機影響及解決措施研究

2021-03-10 10:18劉菲菲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教育措施實踐途徑身心健康

【摘要】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以往以語音通話為基本功能的手機變得越來越智能,功能也更加多樣化,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智能手機。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調查,我國擁有手機的學生比例超過了60%。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景隨處可見,給學習帶來一系列的危害。不合理使用手機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基于此,建議從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采取積極的策略。本文對其影響情況及相關教育措施展開探究,以期能消除手機對學生的消極負面的影響,進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生;身心健康;手機文化;教育措施;實踐途徑

【項目基金】本文系龍文區第二期中小學幼兒園德育研究專項課題“手機的合理使用與良好心理素質養成的關系”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菲菲(1985.1—),女,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一級教師。

就目前而言,學生方方面面都與手機有著密切聯系,包括情感、生活、學習等,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查找資料,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意識,同時QQ聊天、短信、通話等功能使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有助于學生與朋友之間的交往。但手機屬于“雙刃劍”,雖然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但是不合理使用也會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手機網絡的虛擬性、全球性會對學生的民族意識產生影響,可能沖擊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手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可能導致學生長期沉溺其中,部分學生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無節制地玩手機,生活規律與學習習慣被嚴重打亂;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還沒完全成熟,而手機中的隱蔽性以及聊天中的寬泛性對象會對學生的道德規范與道德意識產生影響[1]。許多學生對手機有著強烈依賴心理,如果忘記帶手機或手機沒電,則容易出現莫名的不安感和孤獨感,嚴重的甚至會產生人格障礙,從而嚴重危害到身心健康。教師普遍反映,課堂上坐不住、愛走神、靜不下心來看書的孩子,80%都有愛玩手機的習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移動終端的在線教育是對線下教育的補充,為此學校在管理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上要與時俱進,合理管控,有效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發揮手機在學習上的積極作用。家長應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家長不能簡單粗暴干預,“一刀切”,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

一、家長方面

家庭在學生教育中起著積極作用,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家長需要為學生樹立起良好榜樣,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事業心與學習精神,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手機。不過多數家長自身沉迷于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玩游戲,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而且家長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對高科技的掌握度,同時需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相互了解后,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網絡、使用手機。家長還需要嚴格把控好手機等媒體的“關”,學生由于年齡原因,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不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所以家長需要對其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針對積極向上的有利信息,家長需要給予鼓勵,針對不健康且無益的消息,家長需要將其摒棄。家長需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要精力應當放在學習上而不是沉迷于手機中,要積極幫助學生將手機的積極作用發揮在生活與學習上,并全面掌握手機信息來源的健康性與可靠性。針對每天長時間玩手機游戲,并發大量短信的學生,家長需要耐心地與學生溝通,定期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生活情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學校方面

除了家庭,學生另外一個重要活動場地是學校,因此在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屬于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占比已經高達64.2%,初中生為71.3%,高中生為86.9%;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年齡越來越呈低齡化。如何引導他們規范合理使用手機,已成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廳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也發出通知,對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的相關問題提出了要求。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學校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通過班級QQ群、學校生活論壇等方式將學習資源進行合理分享,將學生接觸不良網站的機會降低,從而促使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等媒體技術。同時學校還需要建立特色網站,其網站的內容要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要具備豐富多彩的形式,而且其內容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通過特色網站的建立,學生能夠在使用網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不同教育,從而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由此實現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有助于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學校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活動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并盡可能地結合多媒體技術來予以開展,比如動漫設計、打字大賽、網頁設計大賽等[2]。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避免學生沉溺于手機網絡中,同時還能夠將手機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校還可以不斷宣傳積極的網絡道德,利用各種途徑來對網絡語言文化環境進行規范,并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文明網絡空間。學校還需要宣傳艱苦樸實、努力向上的作風,引導學生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使得學生的思想能夠集中在學業追求上,并形成報效祖國的志向,引導學生減少游戲、娛樂以及經濟花費上的攀比。學校應當加強管控,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手機使用方面的教育,尤其在新生入校時,學校應當加強手機使用方面的教育,清楚地告知學生手機使用的相關紀律要求,強調必須理性使用手機。除此之外,學??梢砸蠼處煴M可能地減少手機端推送作業、通知,從而減少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學校還需要對教學形式與內容進行有效創新,比如推出手機客戶端課件,將多媒體的即時終端設置為手機,并通過師生互動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使得手機的積極作用被充分發揮出來。

三、學生方面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因此網絡上不健康的消息很容易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同時網絡上的消極消息、不良網絡圖像會導致學生沉溺其中,從而使學生出現不想學習的情況。小學生過早且長時間地使用手機極容易產生較強的依賴感,并使他們大腦思考的方式逐漸變得簡單。喜歡使用手機的小學生,與不沉迷于玩手機的同齡兒童相比更容易沖動。所以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進行培養。對于學生自身而言,需要對法制常識進行了解與掌握,以此來培養自身法律意識,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時常進行反省與自我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學校與家長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教會學生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我才有可能進行自我教育。所以教師與家長需要在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日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認識自我,鼓勵學生及時認識自身錯誤所在,并給予春風化雨般的關懷,讓學生感悟到什么是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久而久之便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管理意識?!盁o規矩不成方圓”,教師需要制定班紀班規,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范,只有定期地對班級班規進行完善與健全,并不斷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定期對其進行考核,不斷鼓勵先進,才能夠促使學生養成遵守紀律、遵守班規的良好習慣,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在上課期間,學生不得打開手機,更不能夠在課堂上打電話、發短信以及玩游戲、飛信、QQ、微信等。除此之外,教師和家長還需要對學生的道德規范建設進行強化,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在學生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了解學生的優點,鼓勵、表揚學生的閃光點,不斷培養學生的道德規范意識,使學生養成穩定良好的品質。為了有效幫助學生“擺脫”手機,教師還需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而有效的心理調節措施,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這些應用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意識,使得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走健康的成長道路。

四、社會方面

鑒于學生對網絡內容缺乏足夠的辨識能力,手機網絡運營商應從技術層面入手,提升學生手機垃圾信息攔截效率及過濾效果。同時,手機游戲開發商應限制學生登錄手機游戲的時間。首先在網絡立法方面,需要不斷加強相關管理。政府不僅要立法,同時還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督與執行,通過法律法規來對不良網站進行限制,對網絡管理進行規范,有效規范和限制某些娛樂網站、聊天網站等,并對網站準入年齡進行嚴格限制,這樣能夠極大地約束學生上網娛樂、游戲和聊天。社會方面還需要構建起健全的網絡舉報制度,通過制定一系列舉報措施來針對性減少網絡上不健康的圖片、信息以及網站等,一旦發現則采取嚴厲的懲戒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對網絡環境進行凈化,為學生提供健康、綠色的網絡空間。手機開發商在研發智能手機時,需要審時度勢地推出只有通話、短信功能的傳統手機,尋求手機手感與形狀上的美學突破,使得學生能喜愛這種單一功能手機。網絡等直播平臺需要杜絕不良直播內容,并防止格調低下的直播形式。社交軟件提供者在推出娛樂軟件與應用軟件時,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把握好軟件內容與形式,嚴格防控低俗下流與違法內容。

五、家校協作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有些學生家長存在攀比心理,并且錯誤地認為讓孩子認識并學會操作高科技也是一種學習,認識不到其中的危害。 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應開展座談會,就學生沉迷手機將會造成的危害,如視力下降、手機輻射影響健康、性格孤僻、學習能力、創造力、學習效率下降等進行探討,并要求學生家長一起參與,鼓勵他們積極交流。也可將這些知識編制成一本本小冊子發放給學生的家長,從而讓他們明白,一旦學生沉迷手機、沉迷網絡,不僅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還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應針對學生沉迷于玩手機這種現象定期開主題家長會,并要求各個班級教師對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教育,促使家長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其中,家長會內容可適當變通,如讓家長規定學生可以玩手機,但必須限定時間,且使用手機的用途也要明確。這樣科學、有效、合理的措施,不僅能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期間受到手機的不利影響,使學生擺脫手機帶來的“困擾”,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除此之外,如果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沒有趣味性,那么他們更有可能沉迷于“玩”手機中。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比如開展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班歌的評選大賽、文藝匯演比賽等,并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其學會如何合理分配課余時間;或者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座談會,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擔任主持人,從而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長時間玩手機是不好的,并促使學生合理使用手機。

六、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學生在使用手機過程中存在沉迷于聊天、無節制玩游戲等現象,雖然目前教育強調勞逸結合,但是過分沉迷手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在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學生作為數字化時代的未來公民,學會正確使用手機也是當下教育的一部分。學校和家長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對網絡虛假信息、網絡欺詐的辨別能力,分清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對網上各種言論要有正確認識的能力。學校、家長、社會要形成合力,幫助學生擺脫沉迷手機的行為,為學生建立科學、適度的手機使用環境,從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守坤,王陽.超八成學生睡眠時長未達標教育部提出將學生睡眠納入考核 是誰“偷”走了青少年的睡眠[J].決策探索(上),2021(04):20-21.

[2]來梟雄,黃順森,張彩,等學生手機成癮與人際關系主觀幸福感和學校認同感的關聯[J].中國學校衛生,2020,41(04):613-616.

猜你喜歡
教育措施實踐途徑身心健康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怎樣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林場護林防火工作的開展思路及實踐途徑選擇
悠悠自然情——論幼兒戶外教育活動
淺談民族地區中小學德育教育
瑜伽與藝術體操對運動者身心健康影響作用比較分析
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與探索
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淺談中職學生的現狀及教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