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培養策略

2021-03-11 21:17邱清娥
天府數學 2021年18期
關鍵詞:高階思維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邱清娥

摘要: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就要讓學生經歷“理智的歷險”,讓學生的數學學習體現出挑戰性、綜合性和創造性。數學教學,要為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而教。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師應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從而提升學生高階思維發展水平。鑒于此,本文對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階思維;培養策略

所謂“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學生較高認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泵绹逃繕朔诸悓W家布魯姆認為,人的學習可以分為六個層次,這就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價”,其中前三者為低階思維,后三者為高階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致力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深化學生數學思維的廣度、深度與效度。

一、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培養的阻礙因素

1、教學模式單調同化,學生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很少關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果教師簡單地要求學生記住所學的概念、公式、計算法則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僅靠“再講遍”,忽略學生是否理解數學知識以及認識上是否存在誤區,學生就會缺乏自主理解、深入理解,數學學習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

2、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學生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新課改的理念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就必須要優化課堂織織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與人文情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但是,許多教師仍然以教授式教育為主,沒有給學生體驗、探索、思考、發現的權力,導致學生失去主體性,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

3、教學評價標準單一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仍然有著傳統的教育觀念,僅憑分數就給學生分層,不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這種評價模式下,過多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個性就會受到限制,這顯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理念相悖。

二、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培養策略

1、豐富學習體驗

多年來,在對小學數學課堂的觀評課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些學生的數學思維凌亂、斷續、支離破碎,往往顯得比較膚淺、被動。究其根本,是因為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充分地感受、體驗,學生的學習走馬觀花、回回吞棗,數學思維處于被動的狀態。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研發數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通過深度思考、探究,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

比如,“認識厘米”這一課的內容,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促使學生產生度量單位的內在需求。其次,給學生提供大量關于1厘米的材料讓學生感知,豐富學生對厘米的表象。之后,引導學生自主創造“厘米尺”,進而重走人類創造厘米尺的過程。測量物體的長度,學生一開始嘗試用1厘米的小棒去度量,顯然,這是比較麻煩的。于是,學生想到了將1厘米的小棒連接起來,去度量物體的長度。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發現,這樣需要一段一段地去數,非常麻煩。于是,學生又想到了標注刻度,這樣便于直接讀數,一個厘米尺的雛形就形成了。正是感受性、體驗性的數學教學,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被動轉向主動,從接受轉向建構。

2、開掘思維深度

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建構,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的學習從膚淺走向深刻。通過沉潛式教學,學生能主動吸納數學知識,從而獲得一個擴大化的新知認知圖式。沉潛式的教學,深化了學生的數學認知。

比如,教學“比的化簡”這部分內容,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化簡比”“怎樣化簡比”來引導學生對話交流,讓學生類比遷移、歸納概括、反思評價。在教學中,筆者首先呈現了四個結構性的問題:化簡“整數比”、化簡“小數比”、化簡“分數比”、化簡“混合比”等。如此,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逐步增大。當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一個問題,獲得一種成功的體驗之后,學生又會沉潛到另一個問題的探索之中。同時,學生在解決前面一個問題的過程中,會積累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助推學生后續問題的解決。比如“化簡整數比”時,學生會積極遷移“約分”的經驗,同時除以前項和后項的最小公倍數;而在“化簡小數比”“化簡分數比”時,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將小數比、分數比先轉化成整數比”;而在“化簡混合比”時,學生想到的是將“混合比”要么化成“分數比”,要么化成“小數比”,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地爬坡,他們在交流、反思、總結與評價中,不斷地生疑、探疑、釋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從機械走向靈動,從淺表走向深入,其洞察力、反思力和創造力都得到提升。

3、加強反思整理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或許是粗心大意所致,或許理解不透徹所致,也可能是計算錯誤所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非常珍貴的,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帶領學生進行反思,那么學生就能夠從彎路中得到經驗,在今后更好地規避同類錯誤。

例如,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后,教材上有一道練習題是6分=( )元,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6分=(0.6)元。針對這一錯例,引導學生思考,如果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那么怎樣在正方形上分別畫出0.6元和0.06元,畫完后重點辯論,同樣是6份,為什么一個是0.6元,另一個卻是0.06元,啟發學生理解0.6元就是6/10,也就是6角,0.06元就是6/100,也就是6分,明白1元與0.6元、0.06元的關系。學生作為研究者、發現者,自主論證,自主糾錯,深化理解小數的意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建立“錯題集”,收集整理學習過程中的錯題以及錯誤的思考過程,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將每次犯錯都化為寶貴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成長發展。

三、結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教學,關注學生的高階思維發展。為思維而教、為學生的高階思維而教,應當成為核心素養導向的數學教學的取向。作為教師,要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的數學思維時空,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膚淺走向深入、從復制走向創造、從單一走向豐盈。

參考文獻:

[1]朱金華. 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培養高階思維的有效途徑[J]. 新課程·中旬,2018(5):201.

[2]許芳. 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高階思維能力[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7):181.

注:此論文為三明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年度課題《小學數學課堂中聚焦問題意識培養高階思維的研究》(課題編號JYKT-20085))的研究成果。

3508501908272

猜你喜歡
高階思維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歷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階思維的數字出版理論教學優化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