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

2021-03-16 00:35喬艷霞
新媒體研究 2021年23期
關鍵詞:輿論引導媒體融合互聯網

喬艷霞

摘 要 互聯網時代,網絡已浸入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身處于時代發展的浪潮中,要獲得信息自然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新聞媒介。在移動社交平臺高度發展、各類新媒體蓬勃生長、各種信息密集傳播的今天,傳統媒體轉型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傳統廣播新聞行業要尋求突破,就必須要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依靠新媒體技術的力量,除弊立新,借助新媒體手段實現“華麗蝶變”。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率先改革,主動轉型,積極探索實踐,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占據輿論引導的制高點,進一步提升了輿情引導處置工作水平,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增強了鄭州廣播電視臺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關鍵詞 互聯網;媒體融合;輿論引導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23-0072-03

《2019年中國網民新聞閱讀習慣變化的量化研究》報告是一項基于3萬人的問卷調查。報告稱,77.25%的人從微信群獲取新聞信息,39.02%的人從抖音獲取新聞信息,24.61%的人從今日頭條獲取新聞信息,24.03%的人從微博獲取新聞信息。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表明,網民閱讀新聞、接受信息主要通過移動端的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廣播等傳統媒體要想提高宣傳覆蓋率,尋求進一步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和互聯網進行“親密接觸”,具備互聯網的思維,借助互聯網手段,和新媒體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聯手中共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鄭州市檔案館、鄭州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推出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揭秘紅色鄭州》,充分運用形式各異的新媒體手段,在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上出新出彩,發出主流媒體的聲音。

該組系列報道按照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的時間順序,深入發掘做出突出貢獻的鄭州籍共產黨員先進事跡、鄭州的歷史事件、鄭州紅色地標、重要黨史文物等。記者通過采訪親歷者及家屬、黨史研究人員、博物館講解員等,采用融媒體推送、音頻聚合平臺發布等方式,講述那段激情燃燒的血與火的歲月,講述革命先輩奮不顧身的感人事跡。

《揭秘紅色鄭州》注重新媒體因素的呈現,記者精心制作集文字、圖片、視頻于一體的融媒體產品,通過鄭州人民廣播電臺、鄭州新聞廣播、會面客戶端等多個新媒體平臺推出。此外,在傳統廣播加大播發頻次的同時,進行音頻產品在互聯網上的二次傳播。所有音頻產品除在微信公號推出外,還在蜻蜓FM、喜馬拉雅、阿基米德等音頻聚合平臺設立專區播發。

鄭州、開封、洛陽(鄭汴洛),黃河岸邊三座古都,距離三百里,從夏至宋占據國家政治經濟中心三千年,繪就了光輝燦爛的黃河畫卷,如三顆明珠在歷史長河熠熠生輝。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攜手開封臺、洛陽臺推出年度文化力作——系列報道《三座城 三百里 三千年》,稿件注重展現鄭汴洛的歷史文化景觀,挖掘歲月深處的文化積淀,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媒體力量。該組稿件每篇報道均同步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新媒體稿件,并在鄭汴洛三家廣播媒體的微信公號、新聞客戶端進行二次傳播。報道深挖三地黃河文化、古都文化、特色文化,主題重大鮮明,可聽性強。稿件也是主流媒體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當好踐行者的實際行動。

圍繞重大主題選題,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均將融媒體傳播放在首位,不再止步于過去的傳統錄音報道,進一步擴大了稿件的覆蓋范圍,提高了稿件的傳播力、影響力。

豐富多彩短視頻的創作也是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在擁抱互聯網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所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在用戶獲取新聞信息過程中的重要性在增加,是除微信群外最多用戶選擇的渠道。隨著5G時代的到來,用戶對音視頻內容的接收大幅增加,而對文字內容的接收則會相應減少。順勢而變,我們著重短視頻的制作、傳播,轉變編輯、記者的工作思維,用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發揮主流媒體的功能,做好輿論引導。

“視頻不是廣播的優勢,但是,全民視頻化的今天,廣播人自己在思想上不要束縛自己,要知道,受眾永遠需要新鮮的東西?!盵 1 ]作為廣播新聞事業部在新媒體領域的一次全新嘗試,在新冠肺炎疫情綜合防控期間,我們于2020年3月策劃推出了《方總來了》系列短視頻,一線記者、編輯化身演員,打造自有的新媒體品牌,逐步將其運營成一部由一線記者出演、拍攝、剪輯的新聞情景劇,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在微信公號、會面App、頭條新聞、央視頻等平臺上進行多媒體分發。這種通過情景劇說新聞的形式在鄭州市屬媒體中屬首例。

目前方總系列已經推出81期視頻,每期時長90秒左右,涵蓋了疫情防控、拜祖大典、脫貧攻堅、電影節、網安周等鄭州市中心工作和熱點話題,通過方總(記者方正)、張秘書(記者張云帆)、方姐(編輯李佳澤)等風趣的演繹和多種拍攝手段生動展現鄭州經濟社會的變化、鄭州的網紅打卡地標、鄭州落地的大型活動、鄭州的煙火人生、鄭州人的喜怒哀樂。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激情的演繹+接地氣的表述+搞笑的梗+有趣的特效音樂,以及更加抓人眼球的標題和封面圖,這是《方總來了》系列短視頻在新媒體領域的“通行密碼”。其中第54期《丁真在鄭州被“復制”了!》從選題、內容、拍攝手法等方面都較為符合互聯網受眾喜好,既蹭了熱點又宣傳了鄭州,傳播效果創系列短視頻新高。第63期《一個側摔要練上百遍!“唐朝小胖妞”出圈的背后》第一時間抓住春節熱點,獨家采訪到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表演團隊,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了演員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酸甜苦辣,對樹立河南文化自信、講好鄭州故事方面起到了引導輿論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方總系列在今日頭條、央視頻、會面客戶端等多個平臺播出,播放量累計超過110萬,宣傳效果逐步提升,短視頻均被學習強國平臺選用,傳播效果良好。

氣象播報與人們生活出行息息相關。2020年6月起,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聯合鄭州市氣象局推出《氣象課堂》融媒體系列報道,記者邀請鄭州市氣象臺的專業預報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氣象解讀,氣象預報員化身“知心姐姐”“網絡達人”,將枯燥的氣象數據轉化為生動的科普知識,不僅對近期天氣走勢、惡劣天氣進行預報解讀、原因分析,而且從氣象的專業角度講解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普及傳統文化,具有較好的科普傳播效果?!稓庀笳n堂》生動有趣,有著滿滿的“干貨”。該組系列融媒體稿件分別在鄭說廣播、鄭州市氣象局微博微信發布,稿件還被中國氣象局選用,學習強國上每期瀏覽量穩定在1萬左右,截至目前已制作發布將近50期。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達,“換一種視角看新聞”成為一種新的報道方向。廣播新聞事業部積極采購航拍機,對年輕的“90后”記者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航拍機的拍攝使用方法。如今,使用航拍的方式來報道鄭州、展現鄭州成為廣播新聞事業部的“新常態”?!丁竞脚摹磕阌卸嗑?沒有走近我們的母親河了?》《【航拍】“煙火氣”回來了!這才是鄭州的夜……》《【航拍】從云視角看思念已久的校園》《航拍∣搖下車窗 “春”等你來》《【航拍】在路上,這樣的場景太難得!》《【航拍】“鄭”蘇醒!心已飛上藍天》《航拍|夜晚的鄭州,且靜且美!》等系列短視頻廣受好評。

績效考核是“指揮棒”,也是“風向標”。過去,廣播新聞事業部的考核以傳統的錄音稿件和文字稿件為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廣播新聞事業部積極行動,提前謀劃,尋求轉型發展,從2015年開始就積極轉戰新媒體平臺,記者日常發稿堅持移動優先,將“兩微一端”作為記者發稿第一落點,在部門全員打造全媒體編輯記者,所有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新媒體采編、推送等各項技能??冃Э己送耆尚旅襟w平臺發稿決定,將發稿數量、質量、點擊量納入考核范疇,打破“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

6年來,廣播新聞事業部不斷提升采編人員的新媒體技能,從傳統廣播采編播到如今熟練掌握攝影、錄制視頻、航拍、制作抖音、推送微博微信、制作會面客戶端等新媒體產品,通過績效分配指揮棒,引導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將工作重心不斷向新媒體平臺傾斜。

目前廣播新聞事業部所有稿件第一落點為會面新聞客戶端,另外還有鄭說廣播微信、微博、頭條號、抖音號等多個新媒體發稿平臺。每天新媒體平臺發稿量超過百篇,也出現過多篇點擊量超千萬的短視頻爆款。如:“鄭州紅十字志愿者偶遇幼兒窒息,緊急施救”的短視頻瀏覽量破8 000萬人次;五一假期發布的抖音作品“連霍高速鄭州段應急車道被頻繁占用”當天閱讀量即突破千萬,點贊量達9.1萬。

隨著城市的發展,百姓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在融媒體時代,“技術賦權”使得公眾參與輿論傳播成為日常,加之公民文化素質提升、話語能力增強,對輿論傳播的參與度明顯提高,網絡輿情變得更加復雜。

近年來,網民關注的重點集中于民生、反腐、網紅、泛娛樂化新聞等。尤其在政府管理方面,個別部門的工作不夠公開透明,缺乏人性化管理,存在管理措施與百姓需求有差距等問題。這樣的民生關注點,如果不能第一時間進行回應解決,很容易錯失引導機會,把小事變成了大事,影響政府形象。

“媒體引導輿論并不是單純傳遞政府聲音,還需要通過理性的分析與反思進一步影響公眾的思維和情感?!盵 2 ]鄭州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事業部歷來重視輿情的收集處置,針對聽眾反映的民生熱線,第一時間進行調查核實,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對接采訪,紓解問題,及時發現輿情風險點,把握核心問題所在,及時處置,精準有效地化解可能出現的輿情隱患,贏得民心。在這一方面,新聞媒體很好地承擔了黨和政府與群眾溝通的職能。

但說到底,這屬于應對輿情的“末端處置”,事情發生了,我們來追根溯源解決問題。但之所以釀成輿情,往往與一些實際工作部門的管理瑕疵,甚至個別公職人員的不當言行有關,要從源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相關政府部門也要及時發現輿情異常,與輿論良性互動。這是一種有效的做法。政媒有效結合,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此外,新聞媒體不能成為網絡自媒體輿論的尾巴,而應成為社會輿論的壓艙石,做出理性解讀,引導輿論。面對網上的一些不當傳言、錯誤謠言,廣播新聞事業部及時做出辟謠回應,擺出真相,有力回擊謠言,以正視聽?!斗娇倎砹恕返?8期《加油站員工確診?這個多次傳謠的人被打了……》就對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多個謠言進行辟謠,凸顯了黨媒的公信力、影響力。這也是新聞媒體引導輿論的體現之一。

“互聯網即將迎來‘智網時代’,打好媒體深度融合攻堅戰,既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也是新聞戰線必須回答好的時代課題?!盵 1 ]置身于互聯網的浪潮中,傳統廣播新聞行業要打破發展瓶頸,就必須強化互聯網思維,打造高素質全媒體人才,借助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平臺,使自身的信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覆蓋更多的人,用正能量占據網絡空間,使黨媒的影響力、傳播力進一步擴大,彰顯主流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新聞力量”。

一要牢記“黨媒姓黨”,堅持守正創新,牢牢把握新聞輿論主導權,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引領作用,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筑牢全媒體宣傳輿論陣地。

二要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和平臺思維,跳出傳統廣播局限,繼續堅持移動優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擴大互聯網影響力方面多出精品力作,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讓主流聲音在網絡空間放大,形成強大宣傳聲勢和多維立體傳播格局。

三要強化輿論陣地建設,對網上不實報道、蓄意炒作、刻意渲染及時以多渠道實時事實報道,增強正面引導,及時消除謠言,穩定民眾情緒。突發事件發生后,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優勢,立體化、多渠道展開輿論疏導,形成合力,迅速、有效地化解輿情危機。政府部門要繼續提高為民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與民眾和網民有效溝通,政媒有效結合,從源頭杜絕輿情的發生發酵。

四要打造“專精尖”融媒體人才,配備專業的全媒體設備,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優化績效分配方案,打破論資排輩,給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

五要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策劃水準,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重大新聞事件、重大策劃中,協同作戰,形成合力。積極推出精品力作,吸引網民參與到我們的新聞產品生產中來,加強互動,提高網民的參與感。

六要緊跟新媒體潮流,繼續強化適合網絡傳播的短視頻等融媒體產品的策劃、生產和推廣,結合兩會、拜祖、冬奧會等重大新聞事件創新思路,提升新聞宣傳的“四力”?!罢嬲娜诤?,是廣播元素與新媒體元素的充分結合,資源共享并集中處理,進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通過不同平臺傳播給受眾。因此,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盵 3 ]

參考文獻

[1]葛向陽,蔣凱香.城市廣播對外傳播的實踐與思考[M].鄭州:河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17:10,96.

[2]陸范鋒.媒體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的輿論引導策略[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10):128.

[3]董傳亮,金俊,薛可.融合,廣播的使命[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6:327.

3648500589257

猜你喜歡
輿論引導媒體融合互聯網
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及對策分析
法制節目策劃的再創新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數據、網絡輿論與國家治理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