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錯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21-04-06 03:31黃自謙
考試與評價 2021年2期
關鍵詞:巧用錯誤學習興趣

黃自謙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逐步提升,人們對于學生教育和學習情況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再只是單純地要求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在這樣的要求下教育部也進行了新課標的改革,對于傳統一以貫之施行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其做出改變以適應時代對于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學活動的主人公由教師轉化為了學生,教學過程也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轉變成了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這就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挑戰。如何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果,更好地完成這項關鍵性的轉變成為每一個人民教師所要切實關注的話題。筆者從教二十多年來,認為巧用學生的“錯誤”,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就如何巧用學生學習中的“錯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巧用“錯誤”? 提高課堂? 學習興趣

一、巧用錯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發自內心喜歡一個事情,那么就會主動利用時間,挖掘各種渠道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只有產生濃厚的興趣點,才能廣泛地發揮思維的作用,進行主動學習。學生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是來源于學生沒有正確掌握知識或知識運用不熟練造成。教師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錯誤”進行教學,對學生牢固掌握數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理解數學,從中獲得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運算定律》例題7后,學生在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中,出現了諸多的錯誤。對此,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的做法是:就事論事——即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并訂正。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真收集了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錯誤,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三個小馬虎上課不專心,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出現了以下三種情況。

(小馬虎a) 35×(100+70)=35×100+70

(小馬虎b) 56×39+61=56×(39+61)

(小馬虎c) (20+4)×25=20×25×4×25=5000

此時,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提出問題:“假如你們是小馬虎的教師,三道錯題該如何糾正結果呢?”這樣的教學設計,將整件事情的主人公轉換了位置,使學生轉換思維角度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學生思考和交流的過程中,使得各種各樣的思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并提出正確的計算結果。

二、巧用錯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對現代教育提出的一個新的問題就是迫切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是相對機械的老師教書、學生學習的被動接受式的教學。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更傾向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或者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產生疑惑,在強大的求知欲的指引下,再加上教師積極的引導教學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媒介的輔助作用,獲得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在思維運動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開發動腦能力和想象力,這一點也是為了未來社會的發展培養對口人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小數除法》后,設計了這樣一道題:(a) 7.09÷0.52的商是(? ),余數是(? );

在計算中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了7.09÷0.52=709÷52=13…33的錯誤做法。針對此類錯誤,我沒有馬上分析錯誤的原因,而是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待學生作出判斷后,接著追問:“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學生在一個廣闊的思考空間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積極引導下,對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從而發現了上述做法中不合邏輯和數學道理的地方:

(1) 因為余數33比除數0.52大,所以它是錯誤的。

(2) 因為余數不可能比被除數大,而題中的余數33比被除數7.09大,所以它是錯誤的。

(3) 因為0.52×13+33=39.76(驗算方法),所以它是錯誤的。

從上面可以看出,充分挖掘“錯誤”中潛在的智力因素,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這一過程既糾正了錯誤,又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程度。

三、巧用錯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審視錯誤,打破學生的定式思維,總結歸納數學知識內涵,最終達到創新意識的形成和提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后,在一次單元質量檢測中,有一道選擇題:比0.5大而比0.6小的數有(? )。[①0個 ②無數個 ③9個],根據做題的正確率統計,發現學生的出錯率很高,在課堂上詢問緣由的時候,學生給出的結果大多都是因為他們對于題目所要表達的意義沒有理解,那么針對這種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的題型,作符合題意的選擇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在講評時,出示了這樣兩個問題:“a. 要使答案①正確要怎樣修改題目?;b. 要使答案③正確又要怎樣修改題目?”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修改題目,換一個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正向的思維模式更容易使學生在接觸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真正意義,從而保證高水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韋力慧.淺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00(010):58-59.

[2] 周曉光.關注“生成”促進發展[J].福建教學研究,2010(9):6-7.

猜你喜歡
巧用錯誤學習興趣
在錯誤中成長
巧用學具教數學,提高教學效率
結合習得理論提升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圖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
“望聞問切”在數學解題中的巧用
“怒”與“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