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021-04-13 00:44吳瑛吳江平吳曉麗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實踐研究大學生

吳瑛 吳江平 吳曉麗

【摘要】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生殖健康問題日益普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我國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相對比較缺乏,導致了無保護性行為、不安全流產等等問題的發生,對于生殖健康教育存在較大的需求?;诖嗽谖恼碌年U述中先是分析了生殖健康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的實踐意義,之后詳細的介紹了關于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策略,以此來加強大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掌握和了解,為大學生之后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 生殖健康? 課程教學?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137-02

在埃及開羅召開的聯合國第三次人口與發展大會上首次提出生殖健康教育的概念。生殖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包含身體、精神以及社會等等各個方面的健康狀態,總的來說是指涉及到生殖系統、功能和過程中的一切事宜。在蘇州召開的人口與發展大會上明確要普及生殖健康服務。但是就當前高校生殖健康教育的現狀來說,還是存在較為嚴峻的問題,無保護性行為、意外妊娠等等問題日益嚴重。而大學生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相對單一,一般來說男生基本上是借助互聯網獲取生殖健康知識,而女生則是通過書籍或者是同伴獲取生殖健康知識?;诖藶榱藵M足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文章主要圍繞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展開分析和探討。

一、高校開展生殖健康教育的實踐意義

通過國內外的文獻研究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婚前性行為的現象已經較為普遍,并在呈現逐漸上升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未婚少女人工流產率也在逐漸上升,此現象多是由于無避孕措施的性行為所導致的意外妊娠。通過研究還發現性傳播疾病的年齡高發群體為15~24歲,而大學生正處在這個階段,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接班人,肩負著偉大的使命和責任,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要加強對生殖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在長期以來的歷史發展中,受到傳統性文化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中國人普遍是談性色變,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基本上沒有經過較為專業的生殖健康教育,這樣就導致了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相對比較匱乏。而對于正處在青春發育后期的大學生來說,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逐漸開始萌發性意識,戀愛和性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初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來說,擺脫了原有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再受到父母和家庭的約束,學習壓力也相對減輕,自由時間增多,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接收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因而在這個階段他們會接觸到各種良莠不齊的生殖健康信息,在海量的信息撲面而來的時候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這樣的沖擊下會導致大學生對于戀愛和婚姻的態度呈現出個性化的傾向。隨之而來大學生婚前性行為、意外妊娠、性傳播疾病的現象也會逐漸上升。而目前計劃生育和性教育內容多是為已婚夫婦服務,由此大學生所面對的生殖健康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基于此在當前階段為了保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要加強對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通過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增強大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大學生對于青春發育后期產生的性意識有一個理性的處理思維,為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

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的階段,對于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包含性生理、性心理以及安全性行為。首先是關于知識需求。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是我國大學生最為關注的生殖健康教育教學知識。具體來說大學生希望能夠獲取的生殖健康知識包含男女生殖系統的構造、生殖過程以及擺脫性煩惱的方法等等。大學階段的學生性生理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具備了生育能力,因而在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生殖與避孕知識納入到課程教學體系中,就避孕和生殖知識的具體內容來說,大學生希望能夠了解到避孕失敗對于身體造成的傷害以及避孕的具體措施和受孕的基本原理等等內容。除此之外性傳播疾病和性自我保護也是大學生重點關注的生殖健康教育知識,希望能夠通過性傳播疾病的宣傳實現性自我保護、生殖健康疾病的自查等等自我保健知識的掌握。其次是行為需求。行為需求是指在生殖健康教育中大學生希望能夠通過課程的學習獲取生殖健康相關行為的指導。在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大學生最為關注的生殖健康話題為戀愛中愛情與性的關系以及在戀愛的過程中是否應當發生性行為。最后是態度需求。生殖健康教育的態度需求是指在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期望獲取生殖健康相關問題的態度以及處理方式。在對學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希望通過生殖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能夠獲取關于兩性關系的處理、在異性交往中技巧的指導、如何處理戀愛關系以及正確的愛情觀等等相關教育內容。

三、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

在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活動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因為年齡階段不一樣因此側重點也存在一定的差別,主要體現幾個方面:

(一)內容選擇分階段性

在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中,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階段性的教育,對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選擇不同的生殖健康教育內容,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強化學生對生殖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對于剛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說,在生殖健康課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基礎的生理知識普及宣傳為主,例如針對各種生殖衛生、保健知識以及性傳播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的相關內容為主,逐漸的克服學生談性色變的心態,而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從兩性關系的交往以及兩性生殖健康保健等等較為開放性的心理學知識和社會學知識進行教育教學,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和婚姻觀,為學生之后的家庭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在生殖健康教育課程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中間出現脫節的情況,注重生殖健康教育的持續性。

(二)人群劃分有側重點

在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人群的劃分。女大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結構的特點,其生殖健康對社會整體素質和穩定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基于此在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要將女大學生作為課程教育教學的重點教學對象。因而在高校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活動實際開展的過程中,為了凸顯對女大學生的人文情懷,可以開設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專場,邀請相關的專家醫師不定期的開展健康講座,向女大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殖健康保險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同性戀群體也是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主要關注對象,基于我國當下的基本國情,同性戀是不被認可的群體,承擔著較大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因而需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疏導。

(三)創新教育方式

在生殖健康教育課程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源于當前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利用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也擴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學生能夠更方便快捷的接收這些信息。另一方面受到中國傳統性文化的影響,很多時候學生羞于啟齒,而網絡新媒體則是信息傳播中一個較為便捷的途徑,通過新媒體的方式能夠開啟生殖健康教育的微時代,利用網絡技術向學生普及生殖健康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掌握,并且還用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讓學生便于接受。與此同時還可以構建網絡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線上進行生殖健康知識的咨詢,教師不僅可以及時的回答學生的生殖健康問題,還有效避免了面對面咨詢的尷尬場面。由此可見利用網絡技術展開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真正的實現了教學模式的創新,并且以一種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向學生傳播生殖健康教育知識,為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的掌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多渠道合作教學

為了充分地發揮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價值和作用,還要通過多渠道合作的方式從而強化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和質量。例如整合社會資源以及家庭資源,以家校共建的方式,提高生殖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力度。此外,還可以通過校醫合作,為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專業化的支持和保障,真正的提高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總結

總而言之,高校生殖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工作對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當前階段要在生殖健康教育的內容選擇、人群劃分、教育方式以及資源整合方面加強重視,針對教育的各個環節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幫助學生對生殖健康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從而正確的應對生理心理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生殖變化,處理好良性關系,減少生殖健康問題的發展,為大學生之后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瑞,武俊青,李玉艷,張俊國,金夢華,李亦然.基于生殖健康知識潛在類別分析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與早戀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5):436-440.

[2]馬常蘭,田靜,朱麗華.以選修課形式對高職院女大學生開展生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19, 37(18):47-49.

[3]楊捷婷.客家地區高校生殖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干預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5):187+190.

[4]劉滴,楊長慶,鄧國,李博,陶鈞,毛永福,張軍,龍德本.凱里市兩所高校688名男性大學生男性生殖健康知識調查及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9,28(8):153-156.

[5]葛紅麗.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實施對策研究[J].才智,2019(23):2.

[6]周楠,林其羿.我國大學生生殖健康干預研究的現狀及教育策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32(4):484-488+511.

作者簡介:

吳瑛(1984年-),女,江蘇南京人,副主任醫師,博士在讀,研究方向為婦女保健臨床與科普教育。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實踐研究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