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業財融合視角下的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

2021-04-25 00:31郭瑞
商訊·公司金融 2021年36期
關鍵詞:高校財務放管服業財融合

郭瑞

摘要: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是近年來高校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步入深化階段后,如何加強資金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疏通改革堵點,填補政策盲區成為改革當務之急。本文以業財融合為視角對改革現狀作分析,提出優化改革的路徑和措施建議。

關鍵詞:業財融合;高校財務;放管服

近年來,隨著國家陸續作出在科技、教育領域實行“放管服”改革的指示,高校作為承擔科研任務的主力軍和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高校財務也將“放管服”改革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探究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對于激發科研創新力,提升資源配置水平,促進內涵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大量實踐證明業財融合具有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等優勢,在“放管服”改革深化階段,研究業財融合視角下的“放管服”改革對于推動政策與高校發展實際相結合,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具有重大意義。

  • 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現狀及不足

(一)缺乏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的頂層設計

從工作內容來看,前期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科研經費的管理。高校經費來源不僅包括科研事業,還有教育事業、經營事業等等。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還涉及預算編制執行、建立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合理配置及有效管理資產、加強財務控制和監督等。自《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精神發布以來,高校財務工作邁入全面預算管理時代,要求預算業務范圍全覆蓋、管理流程全程跟蹤。僅針對科研經費施力可能使改革陷入碎片化、運動式的誤區,無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放管服”改革的精神,也無法滿足全面預算管理的綜合需求。

從側重點來看,改革開展若干年來相關措施主要集中在簡政放權和優化服務方面,在“放管服”三者有機融合方面的探究不足?!胺拧焙汀胺辈淮聿还?,恰恰相反,從近年來審計、巡視的重點不難看出,對于科研經費的監管是更加規范的。以“包干制”為代表的許多“放”、“服”的政策當前的隱憂大多集中在“管”方面,對高校財務監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過制度設計將“放管服”的精神貫穿于業務始終,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是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系統性難題。

(二)缺乏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的部門協同

在高校實際工作當中,教學、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均由不同部門牽頭,相互之間有不同程度的聯系,財務工作的“放管服”改革需與多部門統籌協調。目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有待完善,存在同一事項交叉管理的情形,權責邊界不清晰,“放管服”改革缺乏整體性。例如,實務當中多個部門均參與科研項目的管理。財務部門負責經費入賬、預算設置、財務核算,科技部門對項目申報、立項、預算審核、結題等進行管理,實驗與設備部門負責實驗材料、資產的登記。各部門雖然按照職責范圍和專業性進行了分工,但部門之間協作性缺乏。各部門有各自的信息數據平臺,相互之間沒有對接。政策標準缺乏有效溝通,業務和財務部門缺少內部聯動,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共享不足。師生花費大量精力在跨部門業務上,財務“放管服”改革政策的整體性減弱。

(三)缺乏高校財務“放管服”相應的風險把控機制

目前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后,減少了對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直接干預,事前監管的手續精簡、弱化,更強調事中、事后監管。在風險把控責任制方面,科研資金的管理正由項目負責人負責制向法人責任制轉變。高校作為項目承接單位應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強化自我約束,加強預算審核,保障資金安全、規范地使用。改革影響下,管控職能下放,項目層面內控風險轉變為單位層面的內控風險。高校財務管理往往涉及管理鏈條長,需要多部門協調的工作環節多,下放管控職能使內部控制風險后移。在容錯糾偏機制尚未健全的情況下,若相關部門在面臨監管壓力的情形下避責或不作為,會大幅削弱“放管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效力,還可能導致管理真空的風險。

  • 業財融合視角下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路徑分析

(一)借助業財融合建立貫穿于預算管理的“放管服”改革機制

預算始于業務之初,終于業務完結,通過業務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可以理順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業務的內在邏輯。通過對業務活動的控制實現對預算的控制,通過財務與業務各流程相對接,全面系統地實現改革目的。以往改革中由于業財融合度不高,預算編制環節沒有做到以業務目標為導向,各部門基于自身利益簡單采用增量法編制預算。預算申報只增不減,資金審批下達后常使用效率低下。預算編制與業務脫節導致執行階段頻頻調整預算,或是為了進度突擊花錢。決算考核時由于業財工作目標不一致,預算管理評價體系缺乏適配性。借助業財融合的理念,以學校發展規劃為總戰略,以各部門即將開展的業務為導向,在預算申報環節強化各業務部門與財務的對接。財務部門也應主動參與重大資金、重點項目的預算申報輔導,協同業務部門制定預算績效考核指標。同時盡快落實項目庫建設,借由項目庫搭建校內預算業財融合平臺。各部門有資金需求都應通過項目庫進行申報、論證、審核,根據學校當年工作重點及財務統籌兼顧情況挑選項目進行資金安排。建立動態化項目庫管理,根據項目進展情況、資金利用率等按程序使各項目“有進有出”,適時調節資源分配情況。在預算管理環節,以業務為導向進行業財融合可以促進預算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

(二)通過業財融合進一步深化財務核算階段“放管服”改革

業務活動的開展是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正式起點,財務核算服務于業務開展的全過程。制度的完善是做好核算階段“放管服”改革的基礎,基于業財融合制定的核算制度可以更貼近本校實際情況,精準解決師生反映強烈的報銷問題,更充分地符合教學科研人員的業務開展需求,從本質上解決報銷繁、報銷難的問題。以某校差旅費制度修訂為例,財務部門深入各部門和學院充分調研,下沉服務,針對當前制度存在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作了全面調查取證。在不違背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根據業務需求賦予差旅費報銷標準一定的靈活性。核算制度實施階段,通過業財融合可以梳理財務活動業務流程、明確關鍵業務環節、細化組織分工從而更好地規劃業務路線、精簡辦事流程。針對報銷慢、報銷難的“堵點”問題,將部分審核工作前置,減少師生提交單據后的等待和修改時間。例如采用學院宣講、微信智能問答等方式為師生提供報銷指引,盡量讓師生提前充分了解制度規定。優化業務流程,報銷投遞單據環節設置預審指導崗,盡量避免師生因手續不全等常見原因造成的退單。報銷申請階段,引入“互聯網+財務”的思路,搭建業財一體化平臺。讓差旅費報銷與商旅平臺結合、材料設備報銷與采購平臺結合、學生收費與公寓管理系統結合,通過建立非財務體系的操作平臺,讓師生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自動產生業務數據,讓業務數據通過財務報銷平臺自動轉化為財務數據。與此同時,核算借由對業務的滲透可以更好地把控經費開支的真實性、合理性、合規性,通過業財融合一體化的信息建設推倒業務和財務之前的墻,以財務核算業務化來實現核算專業化。

(三)以業財融合為手段引導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放管服”改革

自2018年中央提出建立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以來,高校財務管理的工作重心發生變遷。以往經費管理更注重過程監督,強調經費使用受預算控制,經費開支嚴格按預算執行,需要調整預算的應按程序報批。自開展“放管服”改革以來,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上給與了科研人員充分的自主權,但是制度的放寬和對績效的管理是一體的,經費的管理更強調結果和質量??冃Ч芾韽娬{事后評價,績效指標的設置科學與否是實現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梢圆捎脤Ω鞑块T業務進行分類,以業務特征為依據,制定“業財融合”的績效評價指標。充分考量業務運行中績效指標的可獲得性、相關性和可比性從而更合理地進行績效分類評價??冃Э己说莫剳椭贫纫矐獜臉I務出發,評價程序應與業務開展進度相結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業務特征采用階段式考核,通過引入第三方績效評估等方式動態掌握和評價項目的階段性成效。將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對接,用業務完成程度來考核預算實施的績效,以預算考核結果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四)以業財融合促部門協同,完善“放管服”改革下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強化法人責任制的前提下,要求單位“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確保資金安全、規范使用。良好的內部控制風險組織結構是落實法人責任制的基礎,當前財務管理涉及部門眾多,部門之間聯系不夠緊密,信息缺乏互通,風險把控存在職責邊界不清和把控缺乏連貫性的現象,降低了高校財務“放管服”的效力。業財融合視角下,通過審視業務內在邏輯,梳理各部門職能定位,對監管業務進行協同分擔。通過業務特征對信息進行分類,如人員信息由人事部門負責維護和管理,項目信息由科研部門對接,資產信息由資產管理部門把控。確保日常對內、對外報送中,所有數據不再需要重復錄入,節省人力成本。各部門對所管信息的準確度負責,建立劃分合理、定位清晰的內部治理格局。以資產管理為例,以往資產登記、資產入賬、資產管理的信息分別歸屬不同部門,每個部門按照自己的標準錄入一遍信息,耗時耗力還容易導致財務賬與資產賬賬實不符,后續檢查整改工作更是繁瑣不堪。通過業財融合實現業務對接后,每筆資產的每種類別的信息只需錄入一次,確保每項資產登記的信息與財務信息一一對應,極大提高了資產管理的效率。部門之間通過打通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對接,清除信息孤島,實現數出一門,資源共享。讓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一同參與內部控制風險的管理,減輕基層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使風險管理隨著業務流和財務流的融會貫通達到常態化運行的狀態。

  • 業財融合視角下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措施建議
  • 打造業財融合的基礎設施環境

加強一體化信息建設,促進業務與財務融合。當前高校各部門信息化建設相對獨立,雖然部門內部數據詳實,但各部門信息平臺缺少融合,煙囪式的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座座數據孤島,傳輸信息方式依舊比較原始繁瑣。以“放管服”改革作為契機,由學校發展規劃部門牽頭,充分調動學校各部門共同參與一體化信息建設,將全校的人、財、物通過業務流程有機結合。將人員信息、資產信息、科研信息、財務信息等相聯通,讓信息實現自動化傳遞。部門之間相互協作,業務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獲取財務訊息,及時把控業務走向,財務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對業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及時甄別及預警風險,提高財務決策科學性。

  • 培養業財融合的人才隊伍

當前財務業務多由科研助手代辦或者學生跑腿辦理,人員流動性大,專業性弱。因為經辦人缺乏財務專業知識且并未直接參與項目研究,因此在與財務部門的對接過程中時常出現溝通不暢、效率低下的情形。高校在發展科研助理制的過程中,應重視科研助理的激勵,逐步培養業財融合的復合型人才??蒲兄韴F隊既有親身參與科研項目或部門業務的人員,也有熟悉財經法規政策,懂得將財務管理要求與業務實際相結合的人員。在預算編制、業務核算、決算反饋的過程中提供專業化的建議,在進行財務整改時向項目組成員做好制度解釋工作,搭建起財務管理者與資金使用者的溝通渠道,確?!胺殴芊闭咄ㄟ_“最后一公里”。

(三)加強誠信教育、建立負面清單制

“包干制”等一系列“放管服”政策的出臺充分體現了國家實現創新發展驅動的決心和對科研人員、科研規律的充分尊重。一方面,學校財務管理應充分領悟政策精神,因地制宜該放則放,給與科研人員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另一方面,制度應張弛有度,過程簡約化,懲處嚴格化。為實現“放管服”的改革預期,必須配套強有力的監督約束機制。宏觀層面,主管部門應加快推出負面清單的制定細則,指導高校進行誠信體系建設。同時出臺細則文件明確科研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責任邊界,讓高校財務敢作為,幫助高校財務解除“不敢放”“一放則亂”的隱憂。微觀層面,高校也應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充分做好“放管服”政策解讀和科研人員誠信教育工作。避免科研人員走入把科研項目的錢認為是“自己的”錢的誤區,避免權力下放帶來滋生科研腐敗的風險。

結語

在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的深化階段,通過業財融合的手段將業務運行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有助于對高校財務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管理,把握放、管、服三方面工作的有機平衡;有助于推倒部門聯動的壁壘,促進部門協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財務信息建設一體化,加強內部控制、防范財務風險。業財融合可以從改革機制的頂層設計、改革主體的協作優化、改革風險的防范等角度提高高校財務“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有益于扎實貫徹中央有關精神,切實保障資源有效配置、激發科技創新力、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 呂宜之.地方高校深化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的路徑[J].中國高??萍?,2020(03):38-41.
  • 王釗,蘇曉華,吳陸生,喬龍珍,張卓.“放管服”背景下的高??蒲薪涃M預算管理流程優化研究——以J高校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5):45-53.
  • 涂淑娟,黃厚生,王玲.“放管服”背景下的科研經費管理內部控制研究——基于全面預算績效管理[J].會計之友,2020(12):77-83.
  • 蘇亞敏.放管服背景下醫院科研經費管理優化策略研究——基于業財融合[J].財會學習,2020(31):55-57.
  • 作者簡介:郭瑞(1990-),女,漢族,湖南長沙人。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高校財務放管服業財融合
加強高校財務預算管理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
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發展探究
國家發展改革委:多措并舉強力推進“放管服”
論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推進“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多制度紅利
通信企業基于價值的業財融合分析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