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篇分析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2021-06-29 00:26李佳燕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45期
關鍵詞:語篇分析英語閱讀教學微觀

李佳燕

摘要:高中英語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已經引起教師們的普遍關注。本文在語篇分析理論的指導下,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中的閱讀語篇為例,討論如何利用語篇分析理論的指導,幫助教師更好地挖掘出文本的育人價值和更高效地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語篇分析,宏觀,微觀,英語閱讀教學

1.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采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注重剖析語法,引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缺乏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及引導學生關注語篇語境、語篇中的邏輯關聯。新課標強調挖掘出語篇的綜合教學價值,注重對學生文體和語篇鑒賞能力的培養。語篇分析有助于讀者理解語境,以達到對篇章的準確把握。

2.語篇分析理論

McCarthy認為語篇分析是對語境和語言關系的研究,語篇分析主要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模式:問題—解決模式、一般—具體模式、主張一反主張模式。微觀分析是指從分辨詞義、句法結構及語句之間的關系尋找語篇中的銜接關系。銜接指的是語篇中語言成分間的語義聯系。銜接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語法銜接,如指稱、代替、省略和連接;另一類是詞匯銜接,是指通過詞的同現與復現,上下義詞,近反義詞來使語篇語義連貫。

3.語篇模式分析實例

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筆者以新人教版必修一中Unit 4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為例,論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如何進行語篇分析。

3.1語篇的宏觀結構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是一篇典型的問題-解決是模式文章,即敘事模式。該文本是介紹唐山地震的紀實性報告文,文本的話題是地震,作者在文本標題運用了擬人手法,使之生動形象。文本有一條明確的敘述主線:地震前的預兆地震-導致的破壞一震后的援救一震后重建。從這條主線,讀者可以看到城市的動態畫面:地震前人們熟睡,城市顯得很安靜;地震時城市遭受破壞;地震后城市變成片廢墟;震后救援及重建讓城市重現生機。這一主線串起了經歷地震的人們在震前、震中、震后的反應及感受,如震驚、恐懼、希望與信心。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第1段描述了地震最前夕唐山地區發生的一系列反?,F象,與段末尾最后一句100萬唐山人依然熟睡如常形成鮮明對比,為后面描寫地震發生帶來的嚴重破壞及人民的驚慌失措埋下伏筆。

第2、3段通過大量的數據即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展現了地震造成的災害程度之深,及人們面對這一巨大災害的無助與悲傷。

第4、5段以“But hope was not lost”這一句話承上啟下,分別描寫了唐山的災害救援與重建,唐山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如slowly, the city…feet),從震前100萬人口的城市壯大為700多萬人的新家園。

全文緊扣 “人與自然”這一主題,通過震前、震中、震后自然界的變化與唐山人民的反應,最后的救援與重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巨大災難面前團結一心,不懼困難的精神和用自己的勞動重建家園的勇氣及智慧。(如:Tangshan city has …future.)

通過對該語篇的宏觀分析,教師能對文章結構有清晰的認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篇章,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圖,對文章脈絡結構有更深入的理解。在閱讀策略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快速閱讀,尋找段落的主題句,抓住每段的主旨,同時利用主題詞語理解文本的細節,在梳理細節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

3.2語篇的微觀結構

教師除了讓學生理解語篇的宏觀結構外,還需引導學生從微觀層面對文章進行分析和梳理,讓學生從細節入手體會文章語言的變化與組織規律,感受語言的使用的技巧與微妙,學習語言知識點。

(1)語法銜接

①指稱。如,At about … 1976, …that night. “that night”指發生地震的那晚;Nearly … felt it! “it”指這場地震。了解文中這些指稱關系,不僅能讓文章簡潔明了,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②連接,文中的and,nearly,but,slowly等連詞,起到承接上下文語義,增補信息的作用,有助于讀者聯系上下文,培養學生的推測和邏輯思維。

(2)詞匯銜接

①復現,Tangshan began … a new Tangshan was …The new city … Tangshan city …文中的Tangshan,the new city,a new Tangshan都是指唐山,詞語的多樣化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記憶,豐富學生的詞匯表達。

由此可見,一段語段要成為語篇,必修依靠這樣或那樣的銜接手段。這對加深學生對語篇結構和功能的理解,以及語言知識的運用和掌握都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4.語篇分析理論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語篇分析指導下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語篇意識,還可以促進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把握和理解材料中心思想,進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應結合語篇分析理論,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與嘗試,努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提高閱讀的速度與質量。

參考文獻

[1]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劉登娟,2007,語篇分析理論指導下的閱讀教學[D].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大學。

猜你喜歡
語篇分析英語閱讀教學微觀
鄉村的“功能”——振興鄉村的“微觀”推進
基于微觀公平的現代中小學校內部制度與文化建構
論廣告語篇的體裁互文性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拋錨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中美領導人演講語篇對比分析
微觀看世界
組成與構成 含義各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