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2021-07-01 09:51林淑茹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構建策略高效課堂核心素養

林淑茹

摘? 要:核心素養不僅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在這種全面發展需要的背景下,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轉變固有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131-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ore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IN Shuru? ?(Yunling Xiaban primary school,Yunxiao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re literac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ut also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curriculum reform,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i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realize quality education to adhere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is contex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needs,teachers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change the inherent teaching concept,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so a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needs.

【Keywords】Core literacy;Primary school Chinese;Efficient classroom;Construction strategy

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建立在語文能力提升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成為了新課改教學背景下的教育發展方向。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使他們能夠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具備鑒別是非的能力,這種深度的教學模式將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

1.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和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能夠自主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完成對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不斷獲得完善和提升,這種學習能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會發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語文核心素養囊括了很多內容,“學習方法”、“審美規律”、“語言應用”、“傳承文化”是組成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部分?!皩W習方法”主要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并形成的閱讀寫作等習慣和方法,這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文學素材?!罢Z言應用”是指當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后自身的語言思維獲得激發,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皩徝酪幝伞敝笇W生能夠利用科學的方法去進行鑒賞和總結,這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主觀意識和審美技能?!皞鞒形幕笔菍⒄Z文知識中的文化知識進行理解和傳承,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民族情感,這是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承的重要因素。依托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對幫助學生提升實踐水平和創造能力非常重要,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2.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1)有利于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

小學語文學科是學生文化學習發展的基礎科目,在幫助學生不斷積累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深深地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他們才能夠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學習,從而落實自身在語文課堂中的地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對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和應用,從而帶動其他學科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教師就能很好地起到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作用。由于語文與眾多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所以小學生在基礎階段鞏固好語文知識也能夠更加有效的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

(2)有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從當前的教學形式來分析,如果想要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對語文知識進行全面的學習分析,這就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幫助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培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與習慣,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3.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1)轉變教育觀念,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非常嚴重,他們長期以固有的教學思維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教學活動的開展和課堂節奏完全由教師掌控,這嚴重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學中的課堂互動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興趣低下。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必須從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中進行轉變,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重學習活動,依靠單方面的努力和付出是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正確地認識教學的本質,才能提升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其次,教師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利用正確的方法來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才能正確地了解到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于他們針對教學活動的布置進行有效調整,打造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學習環境;最后,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小學生在學習發展過程中將逐步形成自身的認知思維,并擁有自身對學習的想法和意識,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來幫助他們獲得針對性的個性化發展,采用因材施教的科學方法來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2)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

在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提升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規律開展教學活動,只有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具備了學習興趣,他們才能夠擁有充足的動力源泉來參與學習。例如,在進行《爬山虎的腳》一文的學習過程中,如果以乏味的知識講解為主要方法,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原本內容豐富的文章會呈現出枯燥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也無法主動進行思考和分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爬山虎的形態特征進行觀察和分析,通過爬山虎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讓學生認識到爬山虎生命力的頑強。將爬山虎的圖片在多媒體中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觀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總結爬山虎的形態與內涵品質。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互動交流,深入探索學習內容,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實現語文思維能力的深化發展,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材中還有不少專門的口語交際訓練,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解和細化來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相應的訓練目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加適應今后的社會交際,形成較高的語文綜合素養。

(3)重視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

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會將自身的主觀意見灌輸給學生,使學生沒能深入理解文本,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對文本知識自主思考的機會,這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例如,在學習《窮人》一文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文章題目的含義。文章題目是“窮人”,可為什么通篇沒有出現一個“窮”字?你又是從哪些描寫看出“窮”的?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通過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引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入探討,合作學習。學生在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會在不同的觀點中迸發出新鮮的火花,加深他們對文章內涵的理解,使他們的思考能力獲得提升。

(4)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與創新素養

語文教材中內容非常豐富,有自然環境也有人文歷史,其中不乏一些美好的元素。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具備一定的挖掘能力,幫助學生將這些美好的元素與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閱讀課文并找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詞句,讓他們通過這些關鍵詞句感受到課文中的自然之美,讓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有的找出描寫大榕樹的句子,有的找出描寫鳥的詞句,有的喜歡榕樹的靜態美,有的喜歡鳥的動態美。學生在閱讀和欣賞過程中思考的角度不同,就會得到不一樣的學習感受,這體現出了學生具有不同的審美情感和理解能力,教師的引導會幫助他們不斷完善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

(5)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滲透,小學階段主要是通過校園學習來逐漸形成對社會正確的認知和理解,但學生并不是僅僅依靠課堂學習來汲取養分,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參與社會活動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潛移默化的滲透一些情感教育,從而有效提高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例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圓明園與民族文化充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對文章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讓他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危機意識,激勵他們更加自強不息。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圓明園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加深他們對歷史的認識。民族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些印記是永遠不會磨滅的,這種烙印會更加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強大,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振興中華,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當這種民族精神進入骨髓后,學生就會更加奮發學習和自強不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指明了道路。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來調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有目的、有方法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生存,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語文教學插上理想的翅膀。

參考文獻

[1]牛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80.

[2]謝巧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甘肅教育,2020(07):97.

[3]楊小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文素養培養路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36-37.

[4]朱雪瑞.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才智,2020(09):20.

[5]柯毅娜.闡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28.

猜你喜歡
構建策略高效課堂核心素養
淺議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1+1”微群閱讀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