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吨腥A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踐行思政教育的途徑探索

2021-08-09 13:49王恩清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1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政教育途徑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在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課程思政,踐行三全育人的使命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鎖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目標,發掘思政教育資源,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探索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的模式,從開展啟發交互式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網絡教學、參與體驗式實踐活動到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的多元化考核,通過多種途徑、全方位地探索課程思政的實施,從而實現知識導向和價值引領相結合的協同育人、全程育人。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政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1-120-03

【本文著錄格式】王恩清. 高職院?!吨腥A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踐行思政教育的途徑探索 [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1):120-121,149.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課協同育人,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高職院校開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肩負著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有著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它與當代這會主義先進文化相融相通,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資源,它的基本精神、道德理念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但目前該課程在落實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融入內容貧乏、生硬、隨意,融入路徑單一、狹窄等問題。筆者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實踐,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全方位探索將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該課程教學全過程,實現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徑。

一、修訂課程標準,提煉思政教學目標

著眼于高職院校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標準,重新定位課程,明確教學目標。該課程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核心理念、中華傳統美德與中華人文精神為主線,引導學生了解文化發展脈絡,理解精髓要義,著眼于“人文精神”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力求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增強承繼傳統文化基因的使命意識,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發展能力。以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目標存在重視知識傳授與智力培養,輕視道德品質與綜合能力培養的不足。重新修訂該課程教學目標,并單獨提煉出課程思政目標,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力求達到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思想引領的巧妙融合。筆者提煉出的課程思政目標如下:

(1)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大學生信仰教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意識,堅定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信念。

(2)開展以真誠善良為主的大學生品行教育。領悟優秀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等道德精髓,培育大學生的友善、誠信、自律等品德情操。

(3)開展以自強不息精神為內容的大學生激勵教育。感受優秀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的精神力量,激發大學生不畏艱難、奮勇拼搏、革新圖強的進取意識。

(4)開展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大學生職業教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敬業樂群、業以濟世的精神,培養大學生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創新求變的職業道德。

(5)開展以品味中國文化藝術為內容的審美教育。通過感受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抵御庸俗文化侵襲,堅定社會主義文化方向。

二、優化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宗旨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認知、品德修養、職業素養等。筆者依據選用的教材,參考大量資料,分析學情,將課程內容凝練成四大模塊八個專題,深入挖掘課程資源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找準思政教育的融入點。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論

通過學習,明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充分認知傳統文化基本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厚植家國情懷,自覺將個人理想民族復興緊密聯系起來,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

1.中華傳統思想理念

通過學習儒、道、墨、法等諸家的思想精華,正確把握傳統文化核心理念和當今的核心價值觀之間的聯系。解讀儒家的仁愛思想、民本思想、義利觀融入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民主”“和諧”“誠信”等;感受道家“天人合一”理論是人類生態保護思想的源泉,“各得其正”的自由愿景、“尊卑如一”的平等理念、“抱樸棄詐”的誠信美德同樣是核心價值觀生長的沃土;感悟墨家的“兼愛”“非攻”“節用”與我們現今倡導的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一致;厘清現在的“依法治國”與法家的“法治”思想的關系。

2.中華傳統美德

通過學習弘揚“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傳統美德、引導學生增強“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意識,厚植“和衷共濟”的家國情懷;學習古人堅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律自守的處世觀,傳承“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風尚導向;遵守“重諾守信,崇禮尚義”的價值自律,養成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等高尚情操。

3.中華人文精神

通過學習“仁者愛人”的價值規范,“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價值包容,“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訴求,增強學生的精神歸屬感與獲得感。感悟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發揚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的現代精神,展現“革故鼎新”“守正出新”“與時俱進”的精神追求。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

1.中國古典文學

通過指導學生品讀中國古代文學優美的文字和豐富的思想內容,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融入三觀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從“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中,引導學生感悟中國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家國情懷,提升人文素養和人格境界。

2.中國古典藝術

通過了解中國古典音樂、書法、繪畫、園林、建筑等藝術,使學生充分感受古典藝術的美學神韻,融合思政教育,實現以美育人、以情育人、以藝益德,實現由美入善、完善人格、德藝雙馨、立德樹人的永恒追求。

3.中國古代科技

通過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醫藥學、數學、工業等成就,使學生摒棄歷史虛無主義,在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增強創新意識、求真務實精神和工匠精神,為推動科技創新、科教興國作出積極貢獻。

(四)中華文化的發展優勢與前景展望

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邁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美好前景,引導學生自覺堅守文化立場、傳承文化基因,不斷增強發揮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立足時代高度繼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文化。

三、創新教學方式,開拓課程思政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通過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多條路徑開展全過程思政教學,以期達到思政教育作用于大腦、外顯于行為的目的。

(一)課堂教學——以問題和核心素養為導向,進行交互式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啟發引導、學生討論、師生問答、角色扮演等方法組織教學。通過圍繞真實社會情境的問題設置、案例分析等,將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價值追求等教育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將教書育人落實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賞析、熱點問題探討、不良行為案例分析等,在潤物無聲中完成思政教育任務。

如學習儒家核心思想“仁”時,首先提出“你怎樣看中國首善陳光標秀‘錢墻高調慈善這件事”,引導學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內涵和特點,討論儒家思想的影響和現實意義。在學習民本思想和以德治國理念時,讓學生觀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治國有常民為本”和“國無德不興”等視頻,讓學生談對我國精準扶貧政策的認識。

(二)網絡教學——以開放和互動融合為特點,開展探究式引導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互聯網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采用開放式、自主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相結合,讓教學靈動起來。通過職教云平臺,提供案例、鏈接、圖片等,特別是大量引入有聲有像的思政教育資源,如慕課、名師講座、《中華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視頻,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生動性,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親和度、感知力、認同感。利用新媒體推送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學生自主參與閱覽、點贊、評論、提問,教師隨時答疑解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作用。

如在職教云上發起“如能穿越到古代,你最想與哪位歷史人物對話”的學生討論,有的說是文韜武略的曹操,有的說是達觀自信的蘇軾;有的說是技壓群芳的李清照……針對學生發言,教師正面進行三觀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擔當,追求完美人格的人。

(三)體驗教學——以比賽和社會實踐為依托,開拓多樣性空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思政教育應課堂及時拓展到課外,滲透到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與社會實踐中,通過豐富的課外體驗活動,使學生在傳統文化氣息的浸染中獲得文化和思政素養的雙重提升。組織學生參加手工作品展、國學知識競賽、經典誦讀大賽、演講比賽等,指導學生走進古建筑,參加志愿者活動或其他社會實踐。如舉辦端午節手抄報展,既讓學生體會中國書法、繪畫藝術之美,又能從端午節由來和習俗中感受屈原的家國情懷教育和防疫祛病的健康教育。開展尋找身邊的匠人攝影比賽,讓學生感受敬業、精益的工匠精神,培養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等。

四、改革評價手段,適應思政教學需求

根據課程思政的需求,改變采用閉卷考核的知識評價,或完成總結的結果評價的單一方式,采用多元化評價手段,注重過程性評價。多元化評價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結合學生學習全過程,包括學生出勤、課堂參與、網上學習、參與校內外實踐活動等多方面。其中實踐活動考核,結合學生所學專業,考量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運用和文化精神領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思政是一項持續性、體系化的長期任務,我們要繼續探索系統有效的途徑實施課程思政,在引導學生學好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的同時,接受先進政治思想的熏陶,在“以文化人”的春風細雨中,滋養出“立德樹人”的豐碩果實。

參考文獻:

[1]蔣洋洋.高職院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現狀及對策[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9):36-39.

[2]王田田.基于“文化自信”的“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以通識課程《中國傳統文化》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211-212.

[3]胡迪輝.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北極光,2019(11):156-157.

作者簡介:王恩清(1971-),女,河北唐山,碩士,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學教育、高職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政教育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