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隨行課堂”App構建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混合式教學”模式

2021-08-11 08:28何瑋瑋
校園英語·中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科技進步的產物,這一模式將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進行了有機結合。利用“隨行課堂”App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視聽說課程;“隨行課堂”App

【作者簡介】何瑋瑋(1984-),女,漢族,甘肅隴南人,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2020年甘肅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基于ESP理論的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甘教高【2020】8號);2020-2022年度甘肅省高等院校外語教師發展研究項目“大學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與教學實踐的關系研究——以口語教學為例”(項目編號:甘社科聯發【2020】45號)。

一、引言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作為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英語聽說技巧、策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聽得懂,說得出”,并使學生能夠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發揚中國文化。以筆者所在的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為例,學生普遍認為,英語聽說是一大痛點和難點,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聽說能力的提高難度大?;谶@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探索,尋求與學生實際相符的教學和學習模式,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隨行課堂”App涵蓋課程管理、學習、測試等八個模塊,集學習資源、學習服務于一體,與課本內容相配套,同時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這一手機軟件的使用,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界限,使師生間的溝通更加豐富和多元。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簡介

“混合式教學”(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最早由斯密斯·J 與艾勒特·馬西埃提出,他們將傳統學習與網絡學習(E- learning)結合了起來。國內最先提出“混合式教學”概念的是何克抗,他指出“混合式教學”就是要傳統學習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相結合,將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相結合。國內很多學者也在自己的教學中使用了這種教學模式,研究表明,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師生間互動明顯加強[2],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會進行批判和反思,自主學習能力有所增強,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角色身份都發生了改變。

三、“混合式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1.課時減少。目前,全國很多高校都在減少外語課程的課時量并縮減學分,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仍面臨著種種問題,尤其是西北地區民辦院校的學生,本身英語聽說方面的底子就差,學習缺乏策略和積極性,課堂時間的減少,無疑使學生在英語聽說能力方面的提高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將線上教學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教師隨時在線指導,這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特別是西北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來講,是一項十分有益的舉措。

2.碎片化時間利用。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民辦院校的學生基本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生對老師所分配任務的完成度和配合度并不高??紤]到手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學生處于手機不離手的狀態。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分配課外時間,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對學生的學業發展和習慣養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隨行課堂”App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1.教學目標。根據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地處西部,農村學生較多的實情,對照《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要求,學生在兩年英語視聽說學習之后應當達到提高目標。即:聽力理解方面,掌握基礎的聽力技巧,聽懂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談話,了解難度適中的英語音頻、視頻的大意和相關細節,基本聽懂英語專業課程或涉及未來職業的英語介紹;口頭表達方面,掌握基本的口語表達技巧,能用英語進行一般性會話、陳述和發言,較為明確地表達觀點和意見,語言較為流暢,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2.教學內容。我院大學英語一年級視聽說課程隔周上一次課,所選取教材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1-2冊。每冊教材共8個單元,按照教學計劃,教師需完成6-7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每一單元的Lesson A中主要包含聽與說的活動,由Vocabulary Link、Listening、Pronunciation、Speaking & Communication等部分組成;Lesson B中由Global Viewpoints和City Living兩部分組成,主要為視頻學習。

(1)Lesson A教學內容安排。Lesson A中的Vocabulary Link部分由學生在線上完成。節省教學時間的同時可以使學生了解單元主題,并查閱不了解的詞匯。

Listening部分將線上與線下學習模式相結合,在5個由易到難逐漸遞進的Activity中,要求學生在線上完成Activity 1和Activity 2,記錄關鍵詞,將新單詞加入“我的生詞本”,錯誤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重復訓練,最終確保聽力理解的正確性。課堂中,教師教學的重點是后三個聽力練習,這三個練習難度有所提升,除了選擇題之外,問答和填空題型也很常見,文章篇章長度也有所增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督促學生記筆記,幫助學生由關鍵詞、主題句推斷整篇文章的意思,向學生傳授聽力技巧和策略,打好聽力課程的基礎,充分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Pronunciation部分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可以通過線上系統進行聽、辯、模仿,并將自己的發音錄入系統,通過和原聲的對比找出差距,從而達到逐漸掌握的目的。教師在授課階段主要講授相關語言現象出現的原因及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印象,方便學生記憶。

Speaking & Communication部分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得以加強,學生可以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表達方式、常用句型進行練習和模仿,并可以在“隨行課堂”App上將自己的音頻進行上傳,模擬四六級口語考試中的“人機”對話場景??谡Z練習中有一些內容需要兩個以上學生配合完成,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撰寫腳本,在課下進行排練,課堂抽查并邀請學生進行展示。

(2)Lesson B教學內容安排。Lesson B部分的內容以視頻學習為主,分為Global Viewpoints和City Living兩個部分。Global Viewpoints的內容較簡單,主要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雖然說話者口音不同,但每個人所表達的內容比較簡短,涵蓋信息有限,因此學生可以在線上完成,教師根據后臺數據對錯誤較多或學生提問較多的內容進行講解。City Living中的Before You Watch部分,要求學生提前在線上預習,按照課本提示或上網查詢資料完成任務。在課堂中,教師主要關注While You Watch部分,這部分視頻內容較長,出現的人物較多,語速較快,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谶@種原因,教師對教學內容應當有一定側重,所囊括的練習挑重點完成,主要幫助學生進行預測,激活相關圖式,了解對話中的預構成語塊。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在第一遍觀看后應對視頻有整體理解,對自己的預測進行評判;在第二遍觀看后,對細節部分進行正確解讀,完成相應練習。C-E部分的練習不一定全部完成,應精選個別片段讓學生加深理解。在觀看的過程中,讓學生重點學習和模仿Everyday English,并指導學生對視頻中的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進行模仿。After Watch部分由學生在線上完成,回顧復習,查缺補漏;教師在這一階段向學生提供線索和參考答案,學生可以就自己不懂的內容向教師進行線上詢問。

3.教學過程。課前,教師備課、尋找課程相關資料,確定符合學生水平的重點內容及著重講授的難點內容;學生在線上學習背景知識、預習字詞,了解課堂學習目標,完成教師布置的線上預習任務。課中,教師呈現課堂內容,疑難解答,對學生的回答和表現進行指正;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搭檔表演,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課后,教師監控學生學習進度,隨時在線上答疑;學生復習所學內容,疑難反饋,隨時與教師線上溝通。

在整個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進行了拓展,通過“隨行課堂”App,學生學習的效率、正確率、登錄次數、在班級中的努力值都能直觀地在教師的后臺端呈現。教師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管理。

4.教學評價。學生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聽力部分成績兩部分組成,兩部分各占15%。線上部分中,任務完成度和階段檢測占比均為2.5%,師生互動占比1.5%,筆記記錄占比1%。線下部分由課后作業、課堂表現、課堂出勤三部分組成,占比均為2.5%。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通常只把學生的課堂表現與課后作業、課堂出勤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但學生的配合與自學程度并不高。在引入“隨行課堂”App之后,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線上學習的相關任務,隨時提問、質疑,與教師互動,因此,學生由原來的應付了事變成了主動完成。學生可以通過筆記隨時查遺補漏,而階段檢測的引入能更好地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問題所在有一個明確的了解,以考促學。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按照相應標準對沒有完成任務的學生扣除一定分數,學生線上學習的過程被納入評價中,線上+線下的評價模式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結語

正如《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所提倡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極大地改變了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授課方式。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更加多元,課堂時間的分配更加合理,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在聽說過程中的焦慮感有所減輕,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更大程度地得以發揮,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個性化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3):5-10.

[2]薛雨.大學英語聽力線上教學模式構建及實施效果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0(6):54-58.

[3]索格飛,遲若冰.基于慕課的混合式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J].外語界,2016(3):89-96.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離散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