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培養困境及創新探索

2021-08-11 08:28石晴晴
校園英語·中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中國文化探索困境

【摘要】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和科技的進步,當下的大學生可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思想及文化,卻忽略了中國優秀文化。并且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側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及西方文化的輸入,而忽視中國優秀文化的滲入與講解,造成中國優秀文化的“失語”現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是文化自信培養的重要陣地,加強文化元素教學勢在必行。本文基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講授中國優秀文化方面存在的困境,從學校、教師及學生三個層面出發增加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講解與輸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國文化;困境;探索

【作者簡介】石晴晴(1989.06-),女,河南太康人,鄭州工商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公共英語教研室,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二語習得。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鄭州市社會科學調研2020年度立項課題“‘一帶一路 背景下英語教學中‘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KL-2020-1270)的研究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因此,中華民族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偉大復興,除了需要實現經濟、軍事、科技力量的強大之外,還需要從文化傳播著手,實現文化的崛起。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持續時間長,課時占比大,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陣地,但是在學習大學英語時,由于學校的不重視,教師過度輸入西方文化,學生會接觸較多西方文化知識而忽視中國優秀文化。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培養的困境

1.學校層面。首先,學校在大學英語課程標準設置方面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及四六級應試能力,并針對大學英語教師設置四六級考核要求,以學生四六級通過率作為考核教師的標準。其次,學校采用的教材為了體現其權威、專業及純正,內容大多取自于英語原版文章,這些文章內容的相關語言知識點和背景多與西方文化相關,幾乎難以看到與中國優秀文化相關的內容。另外,學校在招聘英語教師時,更傾向招錄英語專業十分優秀的教師,卻忽略了教師的中國優秀文化素養和文學底蘊。這樣一來,教師在上課時并不會推崇中華文化,反而會給學生普及一些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學校在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尤其是英語專業活動方面,多舉辦西方文化活動而忽視宣傳中國優秀文化,從而造成學生更多關注西方文化,而忽視中國優秀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缺乏認同感,更不用說文化自信的提升。

2.教師層面。 雖然大學英語教師都擁有豐厚的西方文化底蘊,他們在大學英語教學方面能力較強,同時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大學英語。但是如何在大學英語中培養文化自信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四六級考核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更多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西方文化背景知識輸入而忽視了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授。其次,英語教師在課外活動布置和引導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傾向于西方文化的輸入引導。除此之外,部分英語教師缺乏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及自覺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意識,自信心不強,不能很好地把文化自信融入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其文化自信。教師的文化自信不能很好地展現給學生,便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

3.學生層面。當今社會,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不斷交流碰撞,這就是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崇尚西方文化摒棄中華文化,這種思想不利于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身為一名大學生,如果對自己所在民族的文化歷史都不能夠很好地傳承與發展,那又怎能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其次,部分學生對西方文化盲目推崇,削弱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驕傲感。無論老師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所做的努力也是于事無補。

因此,無論是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還是學生層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忽視中國優秀文化的現象,因而影響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要從各個層面進行改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文化自信,使其自身擁有更濃厚的文化底蘊,擔負起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責任。

二、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培養的探索

1.學校層面。(1)完善課程標準,增加文化元素?!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 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以英語的實際使用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重點,大學英語在注重發展學生通用語言能力的同時,應進一步增強其學術英語或職業英語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王宗炎表示:“跨文化交際是雙方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向一方面學習?!倍缯Z言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對本族語及其文化和目的語及其文化充分理解并運用,而非僅僅學會目標語及其文化。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設置應有所完善,提高文化元素的比例,尤其是中國優秀文化包括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的輸入,綜合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2)改革教材內容,增加文化輸入。大學英語教學需要不斷改革教材,合理地增加有關中國文化的內容,以便更好地傳播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和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大學英語教師在講解課本語言知識點和相關文化背景之外,可以聯系中國優秀文化進行講解對比,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增強其文化自信。

(3)嚴把教師關,提高教師文化素養。首先,學校在招聘英語教師時,除考察其英語專業能力之外,還要注意考察其文化素養,招錄優秀的雙語兼備的英語人才,將文化自信融入對教師的要求之中。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還有益于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播,更好地促進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學校通過觀察教師的教學方式,了解該英語教師是否符合學校的發展方向,這樣不但了解了教師的文化底蘊,也能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從而為學生找到最適合的教師。教師的文化自信得到了認可,那么其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自信,所以只有樹立以文化自信為教育方向的目標,才會使學生變得更加優秀。

其次,學校外語學院或公共英語教研室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邀請一些相關專家舉辦文化講座、文學沙龍,鼓勵英語教師開展自學、線上線下研修、培訓等方式幫助教師系統地掌握中國優秀文化知識,提高其中國文化素養。只有教師具備充足的中國優秀文化知識儲備,才能在教學中自然而然融入中國優秀文化內容,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除此之外,學校對英語教師的考核不能以四六級通過率為唯一標準,應該基于多元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自信培養作為考核因素之一,這樣有利于鼓勵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輸入,提高學生對于中國優秀文化的自豪感。

(4)營造文化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文化自信。學??梢酝瞥鲆幌盗谢顒?,比如英語演講比賽和與中華文化相關的一系列比賽,比賽本身就能夠督促學生進行學習,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同時,能夠學習到一些有關中華優秀文化的內容。學生在進行比賽準備時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不斷的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長此以往,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會有一定的認識,在今后為其他外國人講解中華文化時會有流利的表達,外國人通過其口語表達感受到中國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得到自豪感與滿足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

學??蓜撛O文化社團,定期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分享活動,每個學生將自己所知道的傳統文化內容分享其他人,每人分享一點點的中國文化,就會使學生積累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對傳統文化會有更多的認識,在不斷的交流溝通中沉淀越來越多的文化知識。這種分享式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對中華文化的學習之中,并營造出一個充滿傳統文化的氛圍。

學校與學生共同努力,學校提供學習的氛圍和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到更多的中華文化,產生主動傳播中華文化的意識,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中國優秀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2.教師層面。(1)自覺提高文化修養,增強自身知識儲備。教師作為文化自信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自身要積極主動去提升專業能力和文化知識儲備。在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要廣泛收集和整理與中國優秀文化相關的教學資源,全面掌握中國優秀文化的精髓,能夠用英語精準地介紹中國歷史及文化,爭取做到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只有教師自身具備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意識和良好的文化修養,才能使學生認同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傳承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培養其文化自信。

(2)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增強文化傳播意識。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教學思路,提高自身文化傳播意識,轉變傳統英語教學思維,加強英語課堂上的文化傳播。教師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那么在進行大學英語講解時便會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為學生提供一個富含中華文化的多元化課堂。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從而使課堂變得更加符合新時代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師重視中國優秀文化的弘揚,不僅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讓更多的學生領悟到學習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今后的學習與探究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3)運用多樣教學手段,增加文化元素輸入。教師在上課時,應打破傳統的枯燥無趣的只關注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選擇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手段將中華文化融入教學之中,讓課堂充滿趣味,結合課堂內容適量加入文化元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對中國優秀文化有更深的認知,產生濃濃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3. 學生層面。高校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同時,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因此,要使中國優秀文化得以傳播,學生自我提高文化學習能力和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必不可少。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除了積極學習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中國優秀文化知識,還應參加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文學講座或論壇和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比如英語話劇表演中國傳統故事、翻譯大賽,從而更多地學習中國優秀文化,達到提高自身雙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提升其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自覺承擔文化傳承的責任和使命,加大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傳播。

同時,由于多媒體的發展, 學生還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平臺如學習強國、釘釘,微信或一些公眾號等學習中國優秀文化知識以及相關的英語表達,摒棄崇洋媚外思想,逐步提升本民族文化認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擔負起傳播中國文化的責任。

總而言之,為了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校、教師多方努力,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再將大學英語與中華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承擔起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為祖國培養一批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多方面人才,使文化自信之路越走越遠。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大學生應自覺摒棄崇洋媚外的思想,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增強文化自信,勇于擔當起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王宗炎.語言學和語言的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2]賴寧藝.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文化自信培養[J].現代交際,2020 (16):48-49.

[3]于晶.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培養的策略[J].校園英語,2020 (21):23.

猜你喜歡
中國文化探索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后現代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