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慢教育理念下小學英語對話課堂的思考

2021-08-11 02:23張蕊
校園英語·中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慢教育小學英語

【摘要】張文質老師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自我提升的過程。依據小學課程標準,小學英語教學主要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主,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是使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受現行教育制度的影響,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嘗試進行小學英語對話課堂教學的實踐,以期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慢教育;小學英語;對話課堂

【作者簡介】張蕊,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三小學。

英語是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英語的啟蒙教育,小學英語教學承擔著保持學生對英語的良好感受及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任務。而由于受現行教育制度和社會壓力的影響,英語教師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了語言學習本身的意義及學生的長遠發展,小學英語教學呈現出“拔苗助長”式的趨勢,現狀不容樂觀,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教師教學時注重字詞句的教學,而忽視了對語言的運用,教師對文本的處理能力還不夠恰當,對知識的整合以及發揮新舊知識的遷移作用還不夠。二是學生學習英語時盲目地模仿跟讀對話,背誦字詞句篇,沒有充分理解語言使用的語境,導致在交流文本外的真實語言情境中,學生不會運用所學進行有效對話,語言學習與生活實踐有脫離現象。鑒于此種情況,為了使學生能有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交流,教師讓英語課堂走向對話課堂,以期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課前的交際型對話——對話課堂自然化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課前預熱環節對一節課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前是否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否能順利地把學生帶入英語學習的環境中來,這些都取決于老師的課前熱身活動。因此,課前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素材及資源,尋找能吸引學生或貼近教學內容的話題,和學生進行交際性對話,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英語課堂之中。

1.語言喚醒。小學課程中除英語外,其他的課程都是學生熟悉的母語課堂,學生長期處在漢語課堂并已成為習慣。英語是小學生學習的除母語之外的第二門語言,所以在課前,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可通過播放英文歌曲或動畫視頻把學生帶入英語語言環境中來,使學生的思維從漢語轉化成英語,英語語言在腦海中被喚醒。

2.語言運用。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在不斷的運用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地進入英語語言中來。課前,教師首先要使用日常的問候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如三年級學生天真、可愛,喜歡和老師交流,表現自己,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與學生對話,用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today?等句子問候學生,不僅復習了所學,也增進了師生感情。其次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產生交流的欲望,具備交流的能力并能進行有效交流。

3.情感預熱。課堂需要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因此老師在課前要滿懷熱情,面帶微笑向全體學生問好,真誠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關注全體學生的情緒和情感,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學魅力和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他們興高采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二、課始的理解型對話——對話課堂情境化

課堂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在一節課的黃金時段,如何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新知,更好地理解新知,并以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新知,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谛W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知識的學習創設一個真實的情境,把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語言的魅力,一目了然地了解新知,在情境中理解語言及其產生的語境,并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困惑并及時給予解決。

1.尊重規律。語言的學習要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語言學習的規律?;谛W生想象力豐富、興趣持續時間短,注意力集中不持久的特點,語言學習要從整體感知入手,通過直觀地觀看,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興趣,然后通過模仿和重復學習語音語調,最后在足夠的語言輸入后進行語言的有效輸出。

2.句不離境。語言教學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脫離真實的語言環境,單純機械地進行字詞句篇的學習及操練,學生不會有深層次的理解,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也不能靈活運用。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好奇、好新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圖片、聲音、視頻、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創設適合英語學習的情景,形象生動地再現學習內容,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境,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如在教學PEP三下Unit 5 “Do you like pears?”時,教師告訴學生周末我們要去春游,需要帶一些水果和零食,然后出示超市的圖片,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購物情景,學生去超市購物,利用課前同學們自己列好的小清單等,不僅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句型Do you like...?的問答,而且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食物名詞,適當拓展了學生自學查找的新食物名詞,同時也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感情,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開口交流的欲望較強,且氛圍濃厚。

3.理解識記。語言綜合運用的前提是理解識記課本所學。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內容融于適當的情境之中,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關聯,學生對語言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活動,在特有的情境下,開啟對話欲望,自然真實進行交流。通過交流,更好地理解所學,并進行有意識記,達到初步掌握所學的目的。

三、課中鞏固型對話——對話課堂趣味化

一節課的教學是否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取決于課中的鞏固階段。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保持在15至20分鐘,所以課堂的后20分鐘鞏固階段,能否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鞏固教學內容的關鍵。這個階段也是學以致用的階段,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開放性的話題,為學生提供可交流的素材,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采用游戲競爭的形式進行鞏固練習,寓教于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從機械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1.關注生成。有效的課堂一定是真實的課堂,精彩的課堂一定是有生成的課堂。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更多地關注教材知識的學習或預設問題的解決,而偏離了語言學習的本質——語言的運用,表面上看起來,重難點都突破了,大多數學生也學懂了,實際上個體存在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凸顯出來或得到解決。為了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在課堂中教師要敢于求同存異,耐心聆聽學困生的聲音,鼓勵他們大膽發言,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并及時予以肯定,鼓勵課堂中有新知識生成,讓課堂真正成為一個民主的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2.對話課堂。人是一顆會思想的蘆葦。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及想法。語言學習的課堂一定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對話課堂。作為教師,我們要給學生創設開放性的語言環境,將語言學習與生活直接聯系起來,打破教材限制,留給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發展思維,提升能力。

3.理解鞏固。小學生具有好動,愛玩的年齡特點,剛接觸英語,對英語充滿了好奇心,神秘感與新鮮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開展聽、說、演、唱、畫、讀、游、做等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我教學PEP 三 上 Unit 3“ Look at me!”時,筆者要求學生把自己家中的小玩具(小狗、小貓、小熊、小兔子等)帶到學校來,頓時教室里變成了玩具的天堂,十分熱鬧,此時筆者引導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小玩具扮演小動物進行交流,說話表達用上相應的動物特性語言。這堂課中學生都躍躍欲試,都想把自己扮演成同學喜歡的那個小動物,積極性很高,表演欲望也很強,學習理解效果特別好。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通過游戲活動把單調乏味的課堂操練環節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在游戲競賽中踴躍表演,即鞏固了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又鍛煉了語言的運用能力,學生在游戲競賽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并獲得了自我表達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課尾的交際型對話——對話課堂慢熱化

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是使用語言進行交流達到溝通的目的。通過一節課轟轟烈烈的學習,學生對課堂所學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時老師要積極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對于知識進行梳理,通過充分的展示讓學生體會語言結構,總結語言學習的規律,并利用三到五分鐘與學困生進行個別交流,了解他們的課堂收獲及存在的困惑,及時地給予解決,使所有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獲。

1.體悟結構。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最好的教育是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樂于探索,勇于嘗試,敢于迎難而上。所以在學生感受新知,理解語言,鞏固運用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歸類,體會語言結構。

2.發現規律。文本知識的學習只是個影子,語言知識的運用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在英語課堂中,學生通過文本知識的學習,了解英語語言的構成和表達的習慣,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發現一定的規律,逐步形成英語思維模式。

3.拓展運用。知識的學習是由易到難,從零到整,舉一反三,深入淺出,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學生需要把學過的知識化零為整,形成知識體系,才能達到語言的熟練運用。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同時,教師要把有關聯性的內容融合在新授課之后進行復習操練環節,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達到新舊融合,拓展對話。如:在PEP五下Unit 2“My favorite season”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季節對應的天氣,在最喜歡的季節里最喜歡做的事情,或最喜歡的食物等都表達出來,產生新一輪的對話。

教育需要一種情懷,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教育對象是具有思維能力和可塑性強的小學生,我們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在快樂和幸福中學有所成,健康成長。所以,作為學生語言學習的啟蒙老師,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靜下心來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把英語當成一門語言來教,堅持進行語言對話課堂的學習與實踐,不斷反思英語教學的得與失,靈活運用對話課堂的策略,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語言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讓英語課堂教學回歸本真,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猜你喜歡
慢教育小學英語
用德浸潤學生心靈,讓愛點燃孩子夢想
牽著蝸牛去散步
靜待花開?呼喚慢教育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