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論人對自然界的看護責任

2021-08-24 02:27曹孟勤
關鍵詞:自然界

曹孟勤

摘? ?要:生態危機的出現和風險社會的來臨,使得看護自然界的問題得以凸顯??醋o自然界涵蓋了保護自然、關愛自然、尊重自然等所有有益于自然環境存在的倫理要求和倫理實踐,也包含著對自然之惡的治理。當今全世界范圍內掀起的環境保護運動,其本質是對看護自然界倫理訴求的表達。人作為本性不安分的存在物,雖然帶來了對自然界的不斷改造和人類歷史的不斷前行,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的不安分性就必然合道德性,唯有將人類的不安分本性置于看護自然界的倫理命令之中,才能夠減少其對自然界的危害性。人總是以一定的自我形象投入到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自我形象不同,人對自然界所承擔的道德責任也不盡相同,改造自然界的效果也不完全一樣。人是自然界看護者的自我形象規定著人必須以看護自然界的方式對待自然界,人正是在盡看護自然界之倫理責任中走向崇高,并贏得自己的尊嚴和美德。

關鍵詞:自然界;看護;倫理責任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103001?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發表了劉魁教授和曹順仙教授的文章,對筆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看護者的思想進行了質疑與商榷。筆者對二位教授的文章和質疑表示誠摯的謝意,這對于加深和促進筆者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是大有裨益的。國內學界有關商榷的文章,這些年來見得比較少,這大概是對20世紀許多商榷的文章變成人身攻擊而產生不良反應的后果。實際上,心平氣和地對某些學術思想進行商榷和討論,充分表達個人對某些問題的不同觀點和意見,是有益于學術發展和研究深入的。當見到劉魁和曹順仙兩位教授的商榷文章時,頓時感到有一股新鮮之風撲面而來。認真拜讀了兩位教授的文章之后,有些感想生成,并借《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這一平臺對兩位教授的商榷文章做一回應。當然,筆者的觀點并不見得就是完美無缺的,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歡迎各位學者提出批評和質疑。

一、風險社會的來臨與對自然界的看護

自然界本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有凈化污染和維護自身生態平衡的能力,本來是根本不需要人類看護的。就像漢斯·約納斯浪漫般地描述那樣,在傳統社會中“盡管人對大地、海洋和天空的生物肆意妄為,那廣袤的自然仍無動于衷,它的再生能力也絲毫不減?!M管人年復一年地用犁鏵洗劫地母這位最偉大的神,她還是長生不死,精力旺盛?!蠛M瑯邮怯郎?。任由人下網捕撈,她還是照樣豐盛;任由船舶急駛穿梭,她不留下一絲傷痕;任由巨量的東西向她深處拋投,她依然清澈干凈”[1]8。甚至“看護自然界”這一詞本身也有自不量力之嫌,在強大宏偉的自然界面前,人類是極其渺小和脆弱的,有什么資格能夠言說看護自然界呢?有什么能力能夠做到看護自然界呢?但是,當歷史車輪進入工業文明以來,尤其是發展到當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F代人再也不像其祖先那樣,匍匐在自然界腳下而對自然界唯唯諾諾、戰戰兢兢,而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將自然界打趴在地并以自然界之主人而自居?,F代人憑借科學技術已經變得足夠強大和兇悍起來,面對自然界無所畏懼,恨不得要將地球連根拔起。然而,令現代人意想不到的是,將自然界踩在腳下雖然給現代人帶來一定的福音,可同時也給人類帶來已知和未知的眾多風險?,F代工業文明正生活在火山口上,隨時可能隨著火山的爆發而毀滅自身。正是基于風險自然和風險社會來臨的這一原因,看護自然界的道德責任被充分凸顯出來,成為當代人不得不重視、不得不討論的重要問題。

現代社會生活的發展動力是建立在人的貪欲基礎上的,而人的貪欲是永遠饑渴、永不滿足的,一個欲望滿足之后會立即讓位于一個新的欲望,以至于無窮。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生活承繼了西方啟蒙運動的遺產,而西方啟蒙運動最主要任務之一便是造中世紀禁欲主義的反,將被束縛在靈魂深處的、被基督教神學視為魔鬼的貪婪物欲充分釋放出來,并把它作為經濟發展的最強勁動力。謀求“凡人的幸?!?,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在物質豐饒中揮霍無度”,便成為現代社會生活追求的基本目標。追求人類自身的幸福生活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可是,當欲望演變為貪欲而趨向于無限時,其就可能帶來嚴重問題。無限貪欲的滿足需要以無限的自然資源和無限的自然空間為前提。只有無限的自然資源才能夠保證不斷地創造出無限的物質財富,只有無限的自然空間才能夠保障容納人類所拋棄的無限多的廢棄物。然而人們面對的現實卻是: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自然空間是有限的。有限的自然資源永遠無法滿足被人為制造出來的無限的“虛假需求”,有限的自然空間也根本無法容納無限多的人類廢棄物。進而言之,現代人的貪欲完全置于自然生態系統之外,并與自然生態系統形成尖銳的矛盾和沖突。由此導致的必然結果是:現代人越是貪婪地追求經濟的無限增長,越是醉生夢死地在物質豐饒中揮霍無度,對自然界的傷害和摧殘就越大,人類社會所積累的風險就越高。生態危機的發生就是現代社會殫精竭慮地謀求凡人幸福且把蛋糕做得越來越大的后果。因此,要想回避現代人貪婪物欲摧毀自然界的風險,進而將人的物欲限制在一個合理限度內,就必須由掠奪自然界轉變為看護自然界。

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開始“制造自然”,即制造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的東西,如核武器、轉基因產品、克隆動物、DNA重組、智能機器人等等。制造自然雖然帶來了自然界中所沒有的東西,但是,人類所制造出來的種種自然物,本身所蘊含的確切潛能和確切結果則需要十幾代人、甚至需要幾十代人之后才能夠得到檢驗和知曉。于是,現代科技制造自然對當代人來說,其后果如何是未知的、不可確定和不可控制的,既有可能帶來福音,也有可能出現災禍。正是制造自然之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不可知性和不可控制性,勢必給自然界的存在、給人類的存在帶來巨大風險和威脅?!敦熑卧怼返淖髡呒s納斯認為,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技術統治的時代,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正在無任何抵抗地遭受技術濫用的痛苦,人類正在將自然界以及自身當作巨大的賭注用于一場冒險性的豪華賭博?!艾F代技術——它以對自然日益深化的滲透為特征,并受到市場與政治力量的推動——已經把人的力量凌駕于一切已知或可以想象的東西之上?!夹g可能朝著某個方向達到了極限,再也沒有回頭路,由我們自己發起的這場運動最終將由于其自身的驅動力而背離我們,奔向災難?!盵1]1-2《風險社會》的作者貝克則指認:現代社會已經是一個風險社會,占據當今社會中心舞臺的是現代化的風險和不可預知性后果,“它們表現為對于植物、動物和人類生命的不可抗拒的威脅”[2]?,F代科學技術以一種不可預見的方式將自然界和人類帶入到一種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面前,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一樣,這將是一件十分危險和十分恐怖的事情。

正是自然界在現代人的胡作非為面前面臨著險境,地球的命運有可能處于最危險時刻,于是,預防自然界不存在之風險,預防人類不存在之風險就成為當今人類最優先的事務。約納斯提出,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嚴重威脅著自然界和人類的存在,使得人類對未來幸福的遠見卓識開始變得無效,在這種情況下所應當做出的明智性應對策略必然是,對不幸的預測比對福祉的預測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對惡的預防應當優先于對善的謀取。也就是說,對未來不確定性之風險的防范即對自然界不存在風險的預防,使得對自然界的看護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優先性地擺在了當代人之前,并成為當代人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如果我們決不允許自然界不存在,并對自然界的不存在堅定地說“不”,如果我們決不允許將人類的未來命運作為賭注而展開一場不知結果的豪賭,那么我們就必須看護自然界,并把看護自然界置于人類事務的優先地位。

所謂看護自然界當然是指看護地球、守衛大地,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自然界的美麗,減少因人類過失而造成的對自然界存在的威脅??醋o自然界不是要人們放棄對人自身的守護,而是通過對自然界的守護實現對人自身的守護,因為守護自然界就是守護人自身??醋o自然界的本體論基礎是人與自然界的一體化,自然界在人之中,人在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界共同為存在的目的。當人與自然界本質上融合為一個整體時,由此生成的道德責任必然是且只能是看護自然界。當人與自然界的關系達成自然即人、人即自然的狀態時,看護自然界就是看護人自身,看護人自身必然要看護自然界。當然,我們也須承認,自然界并非都是對人類友好的,自然界也經常會出現威脅人類存在的種種自然災害,如狂風暴雨、干旱、地震、沙塵暴甚至新冠肺炎、埃博拉病毒,等等。但是,恰恰是自然界經常出現威脅人類存在的自然災害,更需要人類看護自然界,治理自然界對人類的惡??醋o自然界的道德責任除了維護自然界的美麗外,其中還必然包括對種種自然災害的治理和消除,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至于人的存在權益與自然物的存在權益發生你死我活的尖銳沖突時,還需要不需要看護自然界,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此保羅·泰勒在“尊重自然的倫理學”中已經做出了深入的討論,并提出了化解原則,在此不再贅述。

自生態危機發生之后,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環境保護運動,形形色色的綠色環保理論的出現,各式各樣的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誕生,從人口到科技、從經濟到政治、從文化到社會所形成的生態化浪潮,無不彰顯著當代人對自然環境的熱情關切,無不表達著當代人看護自然界的呼聲。即使是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學之中的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之爭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之批判,無不是謀劃如何更好地做到對自然界的真正看護。曹順仙教授倡導的“智愛自然”,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自然界看護的一種積極強調,與筆者看護自然界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今全世界達成的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我們家園的普遍共識,也屬于看護自然界的基本內容。就此而言,筆者所倡導的看護自然界之倫理責任,以及提出人是自然界的看護者,只不過是對環境保護運動之倫理本質和倫理精神的概括,對當今人類祈盼自然環境之美好的表達。至于這一表達是否恰當和全面,用詞是否得當和美雅,則另當別論。

環境保護運動的本質是對自然界的看護,其預設前提無疑是相信并且承認人類有能力做到對自然界的看護,人是看護自然界的主體。人類有能力破壞自然界,必然也有能力保護自然界,只有人類才能夠以主體的姿態做到對自然界的自覺看護。我始終認為,人決不能混同于動物的存在,人必須從動物界中超拔出來而成為人之為人的存在;但是,人超越于動物界的存在并不是人類蔑視動物的理由,而恰恰是賦予了人類一項義不容辭的道德責任,即人對自然界的看護和守護。人只有在看護自然界中才能夠從動物界中超拔出來而盡顯崇高和偉岸,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夠做到對自然界的看護,唯有人類能夠把利他主義精神超越物種限制而貫徹到整個自然界并惠及所有。人類作為能思維、能道德存在的動物,雖然不像上帝那樣全知、全能、全善,對自然界也曾和正在犯下種種錯誤,但是破壞自然界的慘痛教訓卻能夠喚醒人類趨向完善和完美,對錯誤的察覺和糾正能夠促使人走向正確。環境倫理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要明確區分人類哪些行為對自然界是有害的,哪些行為對自然界是有益的,并命令人趨善避惡。自然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運行奧秘,雖然人類還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但人類努力維護自然萬物的存在,盡力減少對自然界的污染和傷害,讓山青、水秀、天藍、地美、萬物競自由,最終會達成對自然界之整體存在的守護。我仍然堅持認為,環境倫理的本質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人類家園的守護,當約納斯提出在科技文明的時代,道德責任必須由事后追究責任改變為前置于人類一切事務之首時,無疑彰顯了倫理的這種守護家園的價值。

二、對不安分開拓者的倫理分析

依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正是通過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勞動活動成就了自己的人之為人存在。人的勞動活動具有超越性,總是超越當下所創造的現實而將自然界投入到未來世界之中,即勞動活動總是不斷地改變自然界的現存狀態,創造出現實自然界中所沒有的新東西,從而引領人類歷史從過去發展到現在,并進一步指向未來。用存在主義的話說,所有存在物都是被規定好了的現實,唯有人總是走在自己的前面并向未來敞開,并趨向所期待的未來,“人只是在企圖成為什么時才取得存在”[3]。人的勞動活動和人存在的向未來敞開性,決定了人的存在具有某種不安分性,決定了人是一個不安分的開拓者,即:人總是不安于現狀,永遠對自己的現實境遇提出超越性要求,向未來發出挑戰?!断M怼返淖髡卟悸搴諏⑷说倪@種向未來敞開性稱為“希望”,認為“人類是不能沒有希望的,沒有希望,就沒有夢,沒有夢,就沒有努力,就沒有成功,就歸于滅亡”[4]。因此,人的不安分性是人的一種存在特性,就此而言,我贊同劉魁教授的觀點,不安分性是人的本性。

人的這種開拓性和不安分性雖然是人存在的本性,但這種本性一定具有道德合理性嗎?或者說人的不安分性所創造的一切必然是道德合理的嗎?對此我們需要保持審慎的認知與判斷。不可否認,人類的不安分性保障了人對自然界不斷進取和開拓,引領人創造出了許許多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奇跡,并最終戰勝了自然界,為自己贏得了廣泛的生存空間。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人的這種不安分性總是在所創造的文明中伴隨著野蠻,在所創造的善中伴隨著惡,甚至在某種情況下惡的創造還大于對善的創造。最早的古巴比倫文明,在不安分地創造出1 500年繁華之后,最終在對周圍自然環境的踐踏中完全消逝了?,斞盼拿骱腿龉拿髦?,新疆樓蘭古國之不見,都與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拓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后,人的這種不安分性竟然變成了一種對自然界的全面掠奪與對整個地球環境的破壞,不斷向未來挑戰竟然演化為將人自身的存在越來越置于巨大風險與恐懼之中。由此可見,人的不安分性不必然是一種善,其中也蘊含著惡,它在給人帶來福音的同時,也不斷地制造災難。就像人類不斷發明出各式各樣的大規模殺人武器那樣,雖然其彰顯了人的智慧本質,但卻使成千上萬的無辜生命死于其手。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人的不安分性就必然是道德合理的。合理的態度應當是:對人的不安分性必須加以適度限制,做到揚善抑惡。

人的不安分性既然是指向未來的,其必定帶有目的性,就像作為超越性的勞動活動總是帶有目的性設定一樣,否則人的不安分性就是一種盲目性沖動。人所追求的目的,從終極意義來說,亞里士多德將其規定為“幸?!??!靶腋J峭隄M和自足的,它是行為的目的?!盵5]但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幸福,除了包含生活優裕和外在善之外,還包括道德品質優良和行為的優秀卓越,即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以恰當的方式、選擇恰當的行為,取得卓越的成果。在亞里士多德之后,幸福的內涵被分裂了,從理論形態來看,產生了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即幸福就是感官快樂,以及斯多葛學派的禁欲主義,即幸福是一種道德上的精神滿足。從社會實踐形態來看,則有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現代社會的縱欲主義。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摒棄了現實生活的價值,認為追求感官欲望的滿足就會被魔鬼纏身,甚至褻瀆上帝,因此,世俗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幸福主要是在來世、在上帝之城?,F代社會則與之相反,將人的貪欲充分釋放出來,并親吻和擁抱了這一魔鬼。就像邊沁所確認的那樣:“自然把人類置于兩位主公——快樂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們才指示我們應當干什么,決定我們將要干什么?!盵6]在幸福喪失了原初的含義,被分裂為道德沖動力和經濟沖動力兩個極端之后,哪一個不安分性的沖動力是我們所需要持有和固守的呢?如果像中世紀基督教神學那樣,單純將道德崇高視為超驗性目的追求,雖然其不會導致對自然環境的掠奪與破壞,但卻造成社會生活的普遍貧困和人們正常需求遭受普遍剝奪;如果像現代性社會那樣,單純將物欲滿足規定為不安分性目的追求,盡管在發達國家實現了在物質豐饒中縱欲無度的奢侈生活,但是人們又不得不吞咽自己釀造的空氣骯臟、河流污染、土地毒化、春天沒有鳥兒歌唱的苦果。對于近現代這種功利主義幸福目的論,康德就曾表示過不滿,認為其完全敗壞了人性的崇高。馬克思也從勞動向度對其展開過批判,強調把勞動目的僅僅設定為物質欲望的滿足,必然招致勞動的異化?!皠趧颖旧?,不僅在目前的條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僅僅在于增加財富而言,在我看來是有害的、招致災難的?!盵7]也就是說,幸福內涵在失去了其原初的正當性后,不安分性的目的追求也就隨之喪失了正當性。如果在當代將人的不安分性的目的追求回歸德與福統一的至善,那么從環境倫理向度而言,無疑蘊含著看護自然界的倫理要求。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主張的那樣:“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盵8]缺少對自然界看護之目的的不安分本性,必然會墮落為一種本能性的盲目沖動,而不再具有屬人的道德價值。

人作為不安分的開拓者,內在蘊含著“征服自然”的蘊意,不斷挑戰未來也意味著不斷征服未來。近代啟蒙運動為此向人們發出了“知識就是力量”“人為自然立法”的動員令?,F代科學技術在啟蒙動員令的鼓舞下迅猛發展起來,攻城拔寨、開疆拓土,使自然界精心守護的秘密一個又一個地被攻破。正當現代人為能夠僭越上帝的位置而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歡呼雀躍時,自然界卻在流血流淚,并以生態危機的形態向人類展開猛烈報復,甚至有可能將人類引向不歸之路。對此,我們不得不反思征服自然的可能性以及道德合理性。首先,所謂征服自然是指人能夠控制自然,讓自然萬物能夠服從人的意志。人要控制自然界,就需要認識自然界,把握自然界存在的規律和真實性,自由就是對自然必然性的認識。然而,自然萬物的真實性有兩種:一是自然萬物本身孤立存在的真實性,另一是自然萬物在普遍聯系中的真實性?,F代科學追求前者的真實性,而對后者的真實性則產生了遺忘?,F代科學以碎片化、原子式的方式認識自然界,其對自然萬物認識越是深入,越有可能扭曲自然萬物存在的真實性,給人類帶來巨大危險。如果以生態的方式認識自然界,即從普遍聯系或從整體性出發把握自然萬物的真實性,那就必須對某些認識和某些制造自然說“不”,即對人的不安分本性進行必要的道德限制。如對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超強細胞再生研究,在沒有充分認識其危害性之前,不能隨意濫用,不能因其合乎人的不安分本性而大開綠燈。其次,在人類正常需要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條件下,人們生活還處在普遍貧困之中時,征服自然界、開發自然界所蘊藏的寶藏,滿足人類物質生活的幸福是十分必要的,其無疑具有積極的道德價值。但是,當人類的正常需要得以滿足,征服自然界開始滿足人的不可滿足的貪欲時,那么這種對自然的征服就可能像“啟蒙辯證法”那樣走向反面,不再具有道德合理性與社會正當性了?!半m然地球擁有可以滿足所有人基本需要的充足的資源,但對于滿足所有人的貪欲來說太微不足道了?!盵9]最后,自然界本身是不可征服的,征服不可征服的對象,這不能不說是人的一種極其愚蠢的行為。人類要征服自然界,就必須窮盡自然界的一切奧秘,將自然界所有規律完全掌控在手中??墒?,一方面自然界的奧秘并不是一個常數,而是一個變數,它隨著人類對自然界奧秘的解密而不斷增加,認識和解決了自然界中的一個奧秘,會隨之產生兩個或多個奧秘;另一方面自然界整體性秘密就像一個黑箱那樣,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無法覬覦的。既然自然界的奧秘是無窮的,也就意味著自然界本身是不可征服的。于是,人的不安分的開拓本性與自然界本身的不可征服性是矛盾的,明知不可為而非要為之,無疑是極其兇險的。因此,人類不安分的開拓進取本性應當是有限度的,超過一定限度,就極有可能走向反面,由善轉為惡,為人類招致風險。

當然,對人類不安分的開拓性加以道德管控,也可用于自然界的美麗美好。換言之,人的不安分本性與看護自然界并不必然相沖突。實際上,看護守護自然界,維護自然界的美麗和平衡,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需要大智慧的,其復雜程度和運思難度遠遠超出對自然界的征服。因為看護自然界是從自然界和諧、美麗、穩定之整體出發,關照對自然萬物的認識和使用,關照人類對廢棄物的排放,使之處于一種合理的限度內。從消極意義上說,所謂合理的限度是指人類對自然界的所作所為能夠保持在自然界所承受的范圍內,不至于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從積極意義上說,則是改善自然界,養育自然界,使自然界能夠欣欣向榮、郁郁蔥蔥。正是看護自然界是一項十分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對人類智慧更具有挑戰性,就使得人類的不安分的本性有了廣泛的施展空間和用武之地??醋o自然界不是不讓人類行使超越性的權利,不是不讓人進行超越性滿足,而是讓人的超越性千萬不要威脅自然界存在的安全和人類自身存在的安全。也就是說,人類的不安分本性并不意味著總是征服自然,還有可能用于維護整個地球的生態安全,謀求人與自然和諧一致、共生共榮。

征服自然界與看護自然界雖然都以人為主體,都是人對待自然界的某種行為,但二者在對待自然界的方式上卻是涇渭分明且本質不同的,不能將其混為一談。征服自然界的本體論前提是人與自然的二元分裂與對立,人仇視自然,自然亦仇視人;征服自然所遵循的法則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唯我獨尊的達爾文生物主義;征服自然所產生的后果是自然萬物的凋零和自然界的殘破??醋o自然界的本體論前提則是人與自然的本質一體化,人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在人之中;看護自然界所遵循的原則是合作共贏的生態主義法則;看護自然界的必然后果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的一種辯證關系是:人讓自然界活,自然界亦讓人活;人讓自然界死,自然界必定也將人送上不歸之路。至于自然界自身發生毀滅性的活動,將人以及將萬物置于死地,則是另當別論的,此處談論的僅僅是人與自然互動的辯證法。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人是主動、主導的方面,人怎樣對待自然界,自然界就會怎樣對待人,自然界對人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人對自然界所作所為的后果及反應,因此,人反對自然界必遭自然界所反對,人看護自然界必遭自然界所看護。

三、看護自然界與人的自我形象

自生態危機發生之后,當代人對現代工業文明展開了方方面面的反思與批判,從經濟到政治,再到文化、哲學、價值觀和現代科學技術等,并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與實踐成果。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在眾多對現代工業文明的道德指控中,唯獨對人在自然世界面前的自我意識或自我形象的關注還不夠。我們知道,現代工業文明的基本價值理念是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人是自然界之主人和征服者則是現代人對自我形象的刻畫和認同,正是通過人是自然界之主人的自我意識,確保了現代工業文明支配自然理念的彰顯和落實,奠定了現代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價值理念等存在和運行模式。一部工業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征服自然、統治自然的歷史??墒?,當今的生態哲學、生態理論和生態文明研究,雖然努力破除現代工業文明支配自然的價值理念,卻沒有徹底解構現代人征服自然的自我畫像,也一直沒有為當代生態文明社會確立起對自然世界的新的自我意識和新的自我形象,人在自然面前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至今晦暗不明。正是這一研究的不足,致使當代人不知道以怎樣的自我形象投入到環境保護運動中去,不知道對自然界承擔一種什么樣的倫理責任。

人類在加工改造自然界時,面對自然世界總是不斷地反思自我,確認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自我形象,回答人在自然面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便呈現出與該自我形象相一致的倫理行為。也就是說,人總是以一定的自我形象投入到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人面對自然世界所認定的自我形象不同,對自然的權利義務以及道德責任也就不同,加工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和效果也不盡一樣。盡管不同時代、不同民族文化對人在自然面前自我形象刻畫的不盡相同,但每個時代、每種民族文化都必定有自己指認和認可的自我形象。世人之所以如此重視人的自我形象,古希臘神話故事“斯芬克斯之謎”已經給出了明確而警世的答案,那就是唯有知道了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一謎底,人才能夠存活,不知道這一謎底,即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人必定死亡?;诖?,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開篇便說:“認識自我乃是哲學探究的最高目標,……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動搖的中心?!盵10]3同時他還提出:“在對宇宙的最早神話學解釋中,我們總是可以發現一個原始的人類學與一個原始的宇宙學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問題與人的起源問題難分難解地交織在一起?!盵10]5人怎樣認識自我,為自己確認怎樣的自我形象,直接規定著人有怎樣的價值判斷和怎樣的行動方式,人的所作所為總是與人的自我形象具有內在一致性?!叭耸鞘裁??這無疑是至關鍵的問題之一。因為許多其他問題的解決都取決于我們對人性的看法。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何在?我們應當做什么?我們可以期望達到什么目標?所有這一切,都從根本上受著我們心目中的人之‘真實或‘真正之本性所影響?!盵11]

在工業文明社會之前的傳統社會中,受對自然界認識水平和改造自然界能力所限,古代人為自己所刻畫的自我形象是大自然的臣民,即使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也不過是把自己稱為“天”的“兒子”。在這種自我形象支配下,敬畏自然、模仿自然、對自然不敢有所作為,便成為古代人的基本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就像古希臘晚期斯多葛學派所主張的那樣:要“合乎自然而生活”,千萬不要僭越大自然為人類安排好的秩序;亦像中國孔子所宣揚的那樣,君子有三畏,而“畏天命”則擺放在三畏之首。近現代開始的工業文明徹底顛覆古代人的自我形象,在“知識就是力量”“人為自然立法”的啟蒙精神鼓舞下,人不再匍匐于自然界腳下,而一躍成為自然界的主人。人一旦確立了自然界之主人的現代自我形象,便會驅使現代人踏上征服自然界的戰車,對自然界無法無天、胡作非為便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人的基本行為模式。當今生態文明建設,必然要超越現代性征服自然的自我形象,但也不可能退回到傳統社會臣服于自然界。生態文明的本質是對自然界講道德,將倫理精神貫徹于自然萬物之中。倫理的原初涵義在海德格爾釋義下是看護和守護家園,因此,倫理進入自然界,無疑是要求人必須看護自然界,承擔守護家園的倫理責任。于是,人是自然界的看護者便順理成章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人之自我形象。人既不能臣服于自然界,又不能征服自然界,超越這二者的合理選擇看來只能是看護自然界。因為看護自然界是從人的主體出發,關愛自己的存在家園和靈魂的居所,其彰顯著人與自然的平等主義精神,目標指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人共美。因此,看護自然界充分彰顯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和內涵。

人們認同了“人是自然界看護者”這一自我形象,并承擔起看護自然界的倫理責任,才能將自己真正從動物王國里拯救出來,實現自身的自由和解放。無論人屈從于自然界,還是征服自然界,都不是人的合理的自我形象,亦不是人的真正的自我形象,因為其前提都是人與自然的分裂和對立。當人與自然處于完全對立之時,人必然被自然所限制而成為一種有限的存在,不可能獲得自己的真正獨立性。人征服自然界并成為自然界的主人,表面看來是人的獨立和解放,其實仍然置于不自由的枷鎖當中。黑格爾在主奴關系辯證法中曾經表明,主人從他成為主人那一刻起就開始淪落為奴隸,因為對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受限制的枷鎖了??醋o自然界則超越了人與自然的對立,其本體論基礎是人與自然的本質一體。人與自然融合為一個統一整體,必然就克服了人與自然的絕對對立,擺脫了由于與自然絕對對立所受到的限制,人由此走向無限,真正獲得自身的自由和解放,“自由的真義在于沒有絕對的外物與我對立”[12]。莊子亦曾明確表明,當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齊一時,人才能夠像鯤鵬那樣扶搖直上蒼穹,逍遙于天地之間。人的本質是自由,唯有當人看護自然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時,才能完成和實現人的這一自由本質。

人的本質是自由,看護自然界的自我形象之所以能夠將人的自由本質充分呈現出來,還在于看護自然界的倫理責任蘊含著利他主義精神,即自由的實現是需要利他主義精神的。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自由,“不自由、毋寧死”則是渴望自由的標志性口號。然而,每個人要想獲得自己的自由,就必須不妨礙他人的自由,并保證他人的自由?!拔ㄒ粚嵎Q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們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只要我們不試圖剝奪他人的這種自由,不試圖阻礙他們取得這種自由的努力?!盵13]保證他人的自由、不妨礙他人取得自由的努力,則是利他主義精神的呈現??档碌膫惱韺W主張“人為自身立法”,強調“為了義務而義務”,目的也在于告訴人們,約束自己而能夠利他才能夠實現自身的自由??醋o自然界本身亦是利他主義精神的完美呈現,因而其才能夠擔保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還沒有一種自然存在物能夠做到對自然界的看護,每個物種都遵循生物利己主義原則,努力維護自己和種群的存在,必然束縛在自然王國之中得不到超越。當人意識到自我形象是自然界的看護者并自覺守護自然界時,人就背叛了自身的利己主義生物原則,將利他主義精神貫徹到自然界,保證對自然界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倫理性或道德性的存在,并獲得人之為人存在的尊嚴?!叭祟愑衅渫昝佬?,而他們展現這種完美的一個途徑就是看護地球?!盵14]因此,人是在看護自然界中走向崇高和完美的,在看護自然界中完成了自己的人性。

如前所述,人對自然界有什么樣的自我形象,就會對自然界產生相應的實踐行為。臣服于自然的自我不敢對自然界有所作為,征服自然的自我則是對自然界胡作非為,看護自然界的自我則要求對自然界既要有所作為,又避免對自然界胡作非為。所謂有所作為,就是努力變自然之物為“為我之物”,變自然環境的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將威脅人類生存的種種自然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用生態的方式改造自然界,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人共美。雖然自然界對人類不完全友好,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與自然界敵對。關愛自然界的存在,超越弱肉強食法則,方顯人性的偉岸和崇高本色。所謂避免胡作非為,是說人對自然界的科技發明,對自然萬物的開發利用要有一定限度,保持在生態規律允許的范圍內,絕不威脅人和自然界的存在。約納斯曾提出,維持人類在地球上持久生存是當代社會的第一道德律令,即“維持人類生存的責任位于所有責任之首”[1]128,筆者則認為,看護自然界同樣是當代生態文明社會的第一道德律令和首要責任,因為沒有自然界的存在就沒有人類的生存。人類不是在征服自然界中走向崇高的,而是在看護自然界中贏得自己的美德。

參考文獻:

[1] 漢斯·約納斯.責任原理[M].方秋明,譯.香港:世紀出版有限公司,2013.

[2] 烏爾里?!へ惪?風險社會[M].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7.

[3] 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6.

[4] 金壽鐵. 真理與現實——恩斯特·布洛赫哲學研究[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6.

[5]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3.

[6]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M].時殷弘,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56.

[7]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3.

[8]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9] 格雷姆·泰勒.地球危機[M].趙娟娟,譯.??冢汉D铣霭嫔?,2010:57.

[10]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11] 萊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論[M]. 袁榮生,張蕖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4.

[12] 黑格爾.小邏輯[M]. 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15.

[13] 約翰·密爾.論自由[M]. 許寶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4.

[14] 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M]. 楊通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461.

(責任編輯? ?朱? ?凱)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crises and the advent of risk society have highlighted the problem of caring for nature. Caring for nature covers all the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ethical practices beneficial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protecting nature, loving nature and respecting nature. It also includes the governance of the evils of nature. The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in essence,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ethical demands of caring for nature. Humans are inherently restless beings. Humans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and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history do not mean that the restless humanity is necessarily moral. Only by placing restless humanity within the ethical framework of caring for nature can we reduce its harm to nature. Human transforms nature with a certain self?image. With different self?images, human takes different moral responsibilities for nature with different transforming results. The self?image of human as the caretaker of nature determines the way that human treats nature. It is when human takes the ethical responsibility of caring for nature that human is going towards sublimity and maintain their dignity and virtue.

Key words: nature; caretaking; ethical responsibility

猜你喜歡
自然界
Archerfish 噴水魚
——自然界的神射手
“自然界的水”題型解析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偉大旅程
——自然界動物們的大遷徙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鐘
『自然界的水』考點分析
例說“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中那些神奇的植物
盤點自然界中你沒見過的怪異生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