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命運共同體:對經典作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021-08-24 02:27包瑞
關鍵詞:中國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

包瑞

摘?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創造性發展。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時代表征的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范圍奪取外國市場,西方發達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武裝侵略、殖民掠奪和殘酷剝削加速不平等體系的建立,近年以美國為代表的單邊主義、保守主義勢力抬頭,對經濟全球化造成負面影響,這是世界歷史所形成不平等體系繼續阻礙落后國家發展的歷史延續,避免世界歷史走向虛偽的公正合理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目標;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表達的是國際分工造成的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矛盾,并以人的自由發展為價值目標,其中經濟發展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基礎,人的團結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保證,共同活動方式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條件;列寧的和平共處思想的時代深化的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可以和平共處,其中世界共同經濟關系是兩種社會制度和平共處的內在要求,兩種制度和平共處是過渡時代必然的現實狀況,和平共處不是社會主義單方面愿望,它同樣來自資本主義需求,由此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分歧甚至對立沖突。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致力于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刻回答“世界向何處去”與“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對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資源傳承基礎上,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的與時俱進與開拓創新。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歷史思想;共同體思想;和平共處思想;中國智慧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103013?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1]470-471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歷史理論和共同體思想,以及列寧和平共處思想等資源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新時代中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境界。

一、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時代表征

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主要體現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是馬克思在歷史唯物主義框架下,科學揭示相對離散個體如何在生產力與社會交往發展的基礎上、在分工與資本的演進邏輯中形成資產階級屬性世界歷史的,并在這個歷史造就的前提下,資產階級屬性世界歷史如何最終走向無產階級屬性世界歷史的思想。世界歷史是資本主義開拓世界市場使世界建立起普遍聯系的歷史階段,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世界歷史理論中汲取以下養分:

(一)世界歷史形成的不平等體系是阻礙落后國家發展的重要原因

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與其生產條件的深入發展,這種生產方式在世界范圍內通過廉價商品和便利交通奪取外國市場,使世界全部變成自己的原料產地,同時容納本國剩余勞動力移民。由此,“一種與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新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于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2]519-520。這便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不平等體系,而這一體系同世界歷史開放、平等的趨勢相違背,無法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3]世界市場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資產階級開放,但這種開放是以落后地區受壓迫、受剝削、日益封閉為代價,這種封閉性對想突破不平等體系、改變其依附地位的落后國家來說實屬不易。

西方發達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武裝侵略、殖民掠奪和殘酷剝削加速不平等體系的建立,亞非拉落后地區資源和財富被大肆掠奪,人民被殘酷壓榨。然而事物發展都具有兩面性,發達國家殖民侵略給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但也在客觀上使欠發達地區融入世界發展進程,為其日后發展提供條件。兩次世界大戰使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元氣大傷,失去殖民地控制權,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發展中國家紛紛走上獨立自主發展道路,世界和平發展趨勢不可阻擋。發達國家隨即改變武裝侵略的暴力手段,改為更溫和且更具隱蔽性的經濟手段,即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初衷仍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放任資本在全世界范圍內逐利和擴張的過程,然而就像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最終喚醒落后地區融入世界進程一樣,經濟全球化同樣使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

近期,以美國為代表的單邊主義、保守主義勢力有所抬頭,對經濟全球化造成負面影響,其目的并非破壞現有世界市場秩序進而保護本國產業和工人就業,而是意圖另立規則,另建世界市場,推動符合自身利益的經濟全球化,達成新一輪剝削世界的目的,在本質上與早期資本主義建立世界歷史的目的并無二致。這種剝削世界的手段在當今世界不會再次發生,其原因就在于世界各國求和平謀發展的意愿強烈,無意跟隨美國起舞,參與注定無利可圖的政治游戲,加之發展中國家力量上升、人民偉大覺醒,這種剝削世界的邪路注定無法走通。

(二)避免世界歷史走向虛偽的公正合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目標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歷史相對公正合理、公平正義的歷史走向是契合的。資本主義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4]566,表現在:一是物質生產與消費的世界性;二是精神生產與消費的世界性?!案髅褡宓木癞a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盵1]35由此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所起積極作用持肯定態度。

然而,資本主義對世界歷史的積極作用只不過是實現資本逐利擴張過程中的副產品,是一種地地道道的虛偽做法?!笆澜缡袌鍪琴Y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生活環境”[5],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會甘于坐視自身的世界市場份額被后起發展中國家通過合理合法的競爭所“蠶食”,哪怕這種競爭依據的是發達國家所制定的游戲規則,發達國家必然采取一切手段阻撓、干擾發展中國家正常發展,其中阻礙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組織中的投票權、表決權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正如馬克思諷刺資產階級那樣,當今的發達國家“只要它還壟斷著表決權,總是表現得很愿意接受多數做出的決定。但是,請注意,一旦它在自己認為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上遭到多數否決,我們在這里就會看到一場新的奴隸主戰爭?!盵6]617資本主義不能終結世界歷史,世界歷史的未來圖景注定屬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有其內在矛盾與局限。它在創造發達生產力的同時,也產生嚴重矛盾和異化,這種矛盾與異化在世界歷史的作用下于世界范圍內蔓延開來。另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歷史應當相互促進和統一。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得到實現才能稱之為成功,為此要避免世界歷史向著虛偽的公正合理前行,而是要向著實現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邁進,才能擺脫民族與地域限制,同世界生產聯系貫通。

同時世界歷史實現公平合理必須借助全球化的力量。當代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還未擺脫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商品要素和壟斷時期資本要素的國際性流動的繼續和發展,因此,世界歷史實現公平合理必須實現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它又亟待擺脫資本主義國家和資產階級、金融寡頭利用科技發展的力量,“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1]36。所以公正合理的世界歷史必須擺脫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國家對其控制,擺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與其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和意識形態的全球化過程。

二、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表達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主要體現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共產黨宣言》《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等經典著作中。馬克思將人類社會形態次序劃分為“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體”[7]“虛幻的共同體”和“真正的共同體”[4]571三階段,分別對應人的依賴性、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和個人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狀態,構建起一個科學嚴謹的共同體邏輯體系。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共同體思想中主要汲取以下養分:

(一)國際分工造成的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矛盾

國際分工造成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矛盾。個人利益即特殊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矛盾是伴隨分工發展和與分工同時出現分配不平等而產生的?!罢怯捎谔厥饫婧凸餐嬷g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4]536。分工的發展是兩種利益矛盾的原因,虛幻的共同體的出現是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間產生矛盾的結果。

現代社會“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和人類需求不斷增加??萍紕撔陆o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格局帶來歷史上從未出現的現象:它仍能拉動大量產業發展,為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但這并不發生在發達國家本土,而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國際分工給西方帶來嚴重危機,發達國家雖占據多數產業高端領域,但需要大量工人、提供大量就業的中低端產業則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資本逐利性使其不會回流到成本高地。因此國際分工總體上提升全球發展水平,促進世界經濟有序發展,卻加速發達國家產業空心化進程,部分勞動者成為全球化進程受害者,這部分人的訴求構成發達國家逆全球化思潮與民粹主義的民意基礎,這便是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產生矛盾的結果。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世界各國和平發展穩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對某些特定個體造成利益損害。若某個國家的某個政客為選票或其他特殊需求,向這些受全球化損害的特定個體做出妥協,以單邊主義行徑人為方式干預、阻礙全球化進程,那么他實質上是損害了這個國家和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二)以人的自由發展為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個人自由?!盵4]571而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取決于個人間的聯系,“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即經濟前提,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必要的團結一致以及在現有生產力基礎上的個人的共同活動方式”[6]516。也就是說,經濟前提、人的團結、共同活動方式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三要素。馬克思的上述觀點表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離不開共同體,離不開全人類、世界各國共同的自由發展,這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思想來源與重要啟示,為其實踐指明了方向。

一是經濟發展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基礎。經濟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和物質基礎。習近平強調:“一個強勁增長的世界經濟來源于各國共同增長?!盵8]38“實現世界均衡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另一批國家長期貧窮落后的基礎之上?!盵8]220實現全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就必須改變一些國家長期落后的局面。世界各國要積極推動貧窮落后的地區成為具有巨大發展活力的地區,帶動落后地區經濟發展,奠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經濟基礎。

二是人的團結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保證。團結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取得成功,需要各國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我們應該堅持團結合作精神,照顧彼此關切,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戰勝不斷增多的全球性挑戰?!叭祟愂切萜菖c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盵9]加強團結而非制造隔閡、推進合作而非挑起沖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各國人民。

三是共同活動方式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條件。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構成社會關系,共同活動方式是人們社會共同生產活動的組織形式和結構樣式。馬克思指出,“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4]532-533,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受分工影響產生出成倍增長的生產力[4]537-538,“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4]162。通過把握人類“共同活動方式”可以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狀況,并預見其未來發展趨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體是人類,以實現人的自由發展為根本目的。它的提出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享受和平穩定與經濟發展帶來成果,實現個人利益與人類利益的高度統一,每一個人都享受幸福生活就能匯聚起磅礴偉力,世界才能和諧穩定、良性發展。

三、列寧的和平共處思想的時代深化

列寧的和平共處思想主要體現在《關于共和國的對內和對外政策》《論蘇維埃共和國所處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關于對外對內政策的報告》等文章中。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面臨極其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為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良好外交國際環境。一是必須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合作?!爸灰Y本主義國家還照樣存在,我們就必須同它們做生意?!盵10]蘇維埃俄國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提供的資本與資源。二是針對不同國家采取不同策略。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國確立無產階級執政制度,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共存的局面。然而面對蘇維埃俄國無論軍事力量還是經濟實力都遠不能同資本主義強國相提并論的客觀現實,俄國必須靈活采取外交戰略,實現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面對落后國家,列寧指出:“一切遭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盵11]132-133面對帝國主義國家,列寧“善于利用帝國主義者之間的矛盾和對立”[11]59,借助歐洲各國與德國矛盾,美國與日本之間矛盾,妥善周旋,為蘇維埃俄國贏得寶貴喘息之機得以發展壯大。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和平共處思想中汲取以下養分:

(一)兩種制度可以和平共處

根據事物具體發展,有些矛盾的對抗性可以轉化為非對抗性,有些則由非對抗性轉化為對抗性?,F時代是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過渡時代決定兩種不同社會制度間可通過相互交流,進而達到和平共處與共同發展。一是世界共同經濟關系是兩種社會制度和平共處的內在要求。列寧將世界共同經濟關系的力量評價為“勝過任何一個跟我們敵對的政府或階級的愿望、意志和決心”[12]。兩種制度下的國家都是整個世界經濟鏈條上的有機構成,共同經濟關系使兩者間走上合作發展道路。

二是兩種制度和平共處是過渡時代必然的現實狀況。1955年初毛澤東在接受芬蘭首任駐中國大使遞交國書時說:“中芬兩國的友好合作的關系充分證明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是可以和平共處和友好合作的?!盵13]歷史表明,過渡歷史時代資本主義無法完全遏制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共存將是長期歷史現實。這種判斷是兩種制度和平共處與合作共贏的基礎。

三是和平共處不是社會主義單方面愿望,它同樣來自資本主義需求。列寧指出:“俄國有小麥、亞麻、白金、鉀堿和很多礦產,這些都是全世界迫切需要的。世界終究會到我們這里來要這些東西,不管我們這里實行的是布爾什維主義或者不是布爾什維主義?!盵14]當初的蘇維埃俄國是這樣,現在的中國更是這樣。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已成為全球130多個國家最大貿易伙伴,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國家。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兩種社會制度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中國在充分認識兩者關系基礎上,可以利用后發優勢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做出貢獻。有學者認為,兩種制度之間的關系,相比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關系、不同文明之間關系來說,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說更加重要。[15]在過渡歷史時代,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奮斗,而非以制度為唯一衡量原則,但時刻防范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力量對人類整體利益的侵害也是應有之義。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促進國際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制度不斷成熟、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國際社會找到適合人類共同發展的制度極為不易,我們不會打破現行國際社會體制機制,而是對其加以改革完善,推動體制機制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和有效的方向發展。

(二)以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矛盾分歧

列寧和平共處思想給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的另一大啟示在于,無論制度、文化、信仰差異多么顯著,國與國之間仍能找到和平共處的利益契合點,將各自發展戰略對接起來,加強全方位合作。

世界沖突與爭端多種多樣,解決之道在于利益攸關方能否通過和平談判與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矛盾分歧,維護世界和平大局?!皩υ掃^程雖然漫長,甚至可能出現反復,但后遺癥最小,結果也最可持續?!盵8]316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追求本國發展時促進他國共同發展,是國際社會都應遵守的利益觀和價值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舉,“生動反映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并賦予這些宗旨和原則以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8]128,為推動世界各國和平共處提供重要價值遵循。若這些原則得到世界各國真心認可和執行,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戰爭。

中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處理國家間關系,已通過友好協商同14個鄰國中的12個國家徹底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有效管控海上危機,合理保障各國海洋與領土主權安全。相互尊重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髓。世界各國發展程度、社會制度、文化背景、民族習慣差異顯著,但只要國與國間秉持相互尊重原則,不把自身意志強加給對方,最大限度照顧對方關切,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得到絕大多數國家公認,是世界各國和平相處的根本前提。干涉別國內政是國家間產生矛盾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國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堅持以對話協商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問題。

四、創新與啟示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未放棄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家的崇高理想,并且致力于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將這些理想明晰化、具體化,這決定了它將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自己的目標,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為自己的初心和宗旨,對“世界向何處去、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作出科學回答。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世界向何處去”作出回答

生產力的不斷向前發展推動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這就給“世界向何處去”指明了方向。馬克思認為,隨著生產力進步和國際化分工,人們的普遍交往得以實現,各民族原始的封閉狀態被打破,“每一民族都依賴于其他民族的變革……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4]538。近些年來,“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8]296。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生產力進步將更為顯著,人類的全球交往更加普遍,國家間聯系更加緊密,任何以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手段違背生產力發展,違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行為都不可能實現,這也說明國際社會中的不合理因素是阻礙歷史發展、不得人心的,必將被時代的洪流所沖破。開放、多元是世界歷史大勢所趨,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世界各國和人民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趨勢,人類才能向正確的方向前行。

同時,我們在“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上必須深化對馬克思“兩個決不會”的認識,發揮人的能動作用,而非以一種機械目的論的方式臆測,認為世界變化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自然而然向某個特定方向發展?!笆澜缦蚝翁幦ァ币馕吨澜缣幵谵D折的十字路口,但卻并不意味世界必然向某個方向發展,而是存在較多的可能性、較強的不確定性。雖然目前西方社會面臨許多矛盾與危機,但未來發展仍存有諸多可能性,仍可能通過改革等手段轉移矛盾,使國際社會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皻v史是勇敢者創造的”[8]413,我們必須拋棄那種人類美好未來會自動到來的幻想,只有不畏艱難、勇于斗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為世界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人類向何處去”作出回答

2017年1月,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發出“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這一時代之問實質上是“人類向何處去”之問的另一種形式。習近平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8]416作為對時代之問的正面回答。2018年4月,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提出“面對復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同時作出我們要“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在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基礎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回答。[8]521-522說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回答“人類向何處去”這一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

前文已述,馬克思將人類社會形態次序劃分為“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體”“虛幻的共同體”和“真正的共同體”三階段。在馬克思看來,由資本主義“虛幻的共同體”向共產主義“真正的共同體”過渡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然趨勢。超越資本主義“虛幻的共同體”,建立一個“真正的共同體”即“自由人聯合體”,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最終目標,也就是“人類向何處去”的終極答案。

如此看來,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自由人聯合體是具有一定聯系的。習近平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上提出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規律”[16],而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便是實現自由人聯合體。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自由人聯合體在探索人類進步事業,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方面具有一致性。首先,二者的發展走向是一致的。從長遠來看,二者都是服務世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逐步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53。其次,二者的實踐路徑是一致的,都是通過人類共同合作,達到共同繁榮,以實現共同利益,達到“同每個個人的發展相一致”[17]。最后,二者在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方面是一致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宗旨是“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8]510,“讓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讓人人享有富足安康”[8]511,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與自由人聯合體的目標是一致的。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丁曄.馬克思恩格斯世界歷史理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J].科學社會主義,2019(4):27-34.

[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6]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3.

[8]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9] 習近平.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N].人民日報,2020-07-29(002).

[10] 列寧.列寧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

[11] 列寧.列寧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 列寧.列寧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2.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340.

[14] 列寧.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3-167.

[15] 劉建飛.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及兩制國家關系[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2):148-156.

[16]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5.

[17]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7.

(責任編輯? ?朱? ?凱? ?王利娟)

Abstract: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s of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According to Marxs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with the prevailing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rmed aggression, colonial plunder and cruel exploitation have acceler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unequ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unilat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is is the historical continuation of the unequal system formed by world history, which continues to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backward countries. To avoid the world history tendency of hypocritical justice and rationality is the aim of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s indicated by Marxs thought of communit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mmon interests are ca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the value goal. To realize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requisite, human unity is the guarantee and the common way of human activities is the condition. In the light of Lenins thought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it is possible that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coexist peacefully. The world common economic relationship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of the two social systems.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is an inevitable reality in the transitional era.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is also a capitalist demand rather than a unilateral wish of socialism. Therefore, the contradictions, differences and even conflicts between countries should be solved in a peaceful way. As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committed to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of “where the world is going” and “where human beings are going” with the thought of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Key words: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ought of world history; thought of community; thought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Chinese wisdom

猜你喜歡
中國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當代全球視野中的國學繼承與創新
為世界奉獻“中國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視角解讀《紅樓夢》中賈瑞的人物形象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G20杭州峰會的“中國智慧”
G20的“中國智慧”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中國言說的路徑與民族國家電影實踐及其走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