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媒體時代的高中“文化生活”模塊教學設計探究

2021-08-26 19:07冉孟永
求知導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文化生活自媒體高中政治

摘 要:自媒體時代中,各種信息通過個人渠道向不特定的對象傳播。自媒體具有較強的交互性且傳播信息的速度快,傳遞的信息內容也呈現多元化特征,這能夠為高中生獲取信息提供便利,給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文章基于對自媒體時代教育特征的研究,探究“文化生活”模塊教學設計的具體路徑。文章作者以《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一課為例,結合教學實際簡述將自媒體元素與課堂教學融合的有效方式,為高中政治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自媒體;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9-0089-02

如今,高中政治教學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高中政治教師要基于對學生發展規律的研究實施教學。自媒體時代,高中生能夠應用自媒體工具表達自我,在更廣闊的網絡空間中發展個性。教師將自媒體元素融入高中政治教學中,打破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堂的刻板印象。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學生會主動融入課堂學習中,學習的積極性會顯著增強。

一、教學目標簡述

通過“文化生活”模板前三個單元的學習,許多學生已經對“文化”有了認識,且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出現的文化現象。如今,學生利用自媒體掌握各種文化信息,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但在這一背景下,許多學生會產生疑惑:在自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是發聲的主體且擁有多樣化的發聲途徑,這種文化對個人、社會的發展是有益的嗎?且這種文化對個體、家庭或是社會的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顯然,無論是個體、家庭還是整個社會的參與都在推動自媒體發展,不同主體的廣泛參與使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與本科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相契合。學生在學習此模塊時,辨析、解釋自媒體時代中不同的文化現象,還要掌握理性發聲的正確方式,探究運用自媒體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而形成對當代文化生活的科學認識,促進自身科學精神的形成。

從宏觀角度看來,學生在《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一課中的主要學習目標為:參與課前實踐活動并撰寫新聞觀察日記,在探究中了解現代各種媒體的發展對文化產業產生的影響,進而思考當代文化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在參與課堂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思考人們的精神需求與文化消費之間的關系,提出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建議,強化對社會文化生活的責任感,培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感。

二、基于自媒體時代的高中“文化生活”的教學設計探究

(一)課前準備

教師要求學生記錄一周內的主要新聞事件,任選一天作為新聞觀察日并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學生著重展示不同新聞平臺的每日新聞榜單,如熱度前十新聞榜單、用戶最感興趣的新聞榜單、最有價值的新聞榜單等。

學生以六人為一個探究小組,在小組內進行明確分工,在探究活動結束后整理材料,以文檔、PPT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教師梳理學生搜集的各種資料并篩選信息,在此前提下探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促進正式教學順利實施。

(二)新課分享

導入環節。教師在導入環節出示兩張年代相隔較遠的照片,一張為二十年前的照片,另一張為最近的照片。教師根據照片向學生介紹二十年中我國社會產生的巨大變化,從個人角度闡述這些變化,如“二十年前,老師穿著一雙簡單的小鞋站在一根電線桿旁邊拍照,二十年后老師穿的衣服發生了顯著變化”;“二十年前,老師玩紅白游戲機都要被媽媽教訓一頓,二十年后老師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游戲手柄,還能通過VR頭盔享受快樂的游戲時光”;“二十年前,老師每個暑假都在家里看書,二十年后老師通過觀看微課、慕課了解更多知識,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便捷”。然后教師說:“今天讓我們從新聞的角度出發,感受自媒體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的變化吧!”引出本節課的探究活動——“請你幫我上熱搜”,進入正式教學環節。

教師利用照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二十年間人們文化生活的變化,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短暫的課堂導入還能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新聞主題連接起來,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產生好奇,有利于推動課堂教學順利實施。

活動展示環節。課前,教師已經讓學生廣泛搜集新聞素材并對這些素材進行了整理。在活動展示環節,教師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靈活利用已有素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先出示部分小組搜集的新聞榜單,要求學生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新聞榜單,并由此導入,根據學生的選擇逐個揭露榜單內容。為增強教學的思辨性,教師需在展示榜單時要求學生思考:新聞榜單中出現了多少種新聞?分別是哪些類型?不同小組獲取新聞的具體方式有哪些?

學生觀察新聞榜單時會發現:人們在文化生活中的選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文化在具體的內容和數量上有顯著差異,部分文化已經出現產業化、規?;内厔?。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自媒體的作用不容小覷。

接著,教師向學生展示三幅圖,這三幅圖展現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第一幅圖展現的是2019年與1978年全國群眾文化機構的數量;第二幅圖展現的是2019年與1978年全國的圖書出版種數;第三幅圖展示的是十九大以來,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學生通過圖片了解文化產業在數量上的發展,教師在此時引導學生回歸本課談論的重點并提出問題:“有價值的新聞是否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果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只關注新聞的熱度可能會產生什么樣的現象?”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對新聞價值與熱度的關系產生新認知,對當代人們文化生活的質量進行深入思考,從而認識到文化生活中的“喜”與“憂”。

課堂討論環節。在課堂討論環節,教師需出示更具思辨性的討論話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同時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出示兩種新聞素材,要求學生思考自媒體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文化體驗。教師先展示正面素材:新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選擇,知識付費的時代也隨之到來,社會中的不同個體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傳播正能量,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接著,教師展示負面素材:某年某月某日,公交車墜江案件受到廣泛關注,在警方尚未深入調查的背景下,網絡中已經出現多種不同聲音,這些聲音對網民造成誤導,事物發生的原因也因此產生多次“反轉”。請討論:在人們能夠通過自媒體自由發聲的時代,真相與我們的距離是怎樣的?

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與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傳播內容的變化密切相關,學生在討論中會逐漸認識到自媒體作為“雙刃劍”的作用。自媒體的發展體現著技術的進步,也為人們接觸新聞事件提供了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途徑,但由于媒體傳播的速度較快,查證新聞真相的速度較慢,部分媒體為追求熱度可能拋棄對真相的探究,從而對受眾造成誤導。完善制度、加強引導、強化監督是改變這一現狀的主要方式。最終,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自媒體,使用自媒體也變得更加謹慎、理性。

為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可繼續追問,要求學生通過舉例說明的方式論證自媒體給社會文化生活帶來的“喜”與“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出許多例子,如故宮利用自媒體宣傳文化產品正在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并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具有權威性的網絡平臺能起到打假、辟謠的作用,避免人們上當受騙;部分自媒體在宣傳社會事件時滲透各種庸俗文化;社交平臺中普遍存在標題黨等。學生的舉例體現了他們對社會文化生活與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思考,經過激烈地討論與理性地思考,學生辨析不同文化的能力將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提升。

(三)課后鞏固延伸

設計課后鞏固延伸環節的主要目的在于統一思想政治教學的知識性與價值性。傳統的課后鞏固延伸環節缺乏趣味性,學生將復習鞏固視為知識的簡單重復,因而復習鞏固的效果不佳,學生也難以在這一環節深化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可設計具有開放性的課后鞏固延伸環節,給學生帶來新奇的復習體驗。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將自己置于自媒體創作者的位置上,思考如果自己要創作一個公眾號應如何設計文章內容與呈現形式,以何種形式增加公眾號流量并擴大自身影響力。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學生靈活應用課上所學理論,將正確的文化觀滲透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則通過學生制作的方案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為進一步調整教學計劃提供依據。這種具有創新性的課后鞏固延伸方式能提升復習效果,體現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性。

綜上所述,在自媒體時代,高中生所處的文化環境更加復雜多樣,高中生的價值觀念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避免學生受到消極文化的影響誤入歧途,教師需重視“文化生活”模塊的教學,基于新的時代背景創新教學設計的內容與具體教學形式,將對學生“三觀”的培養滲透在日常教學中,使學生成長為具有正確“三觀”與較高文化素養的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鐘太劍.高中思想政治課文化生活中“贛南文化”的應用研究[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111.

[2]趙鈴鈴.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師生互動實效性研究 ——以人教版《文化生活》為例[J].長江叢刊,2020(7):191-192.

[3]吳 媚.淺談社會熱點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77.

[4]王誠富.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理性精神分析[J].中外交流,2019(33):266-267.

[5]劉澤洋.自媒體對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9(3):105.

[6]張作寶.例談自媒體時代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以“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一課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6):19-21.

作者簡介:冉孟永(1967— ),男,廣西河池人,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文化生活自媒體高中政治
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所存問題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豐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