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

2021-09-10 03:13鄭夢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1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培養途徑核心素養

鄭夢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中生物教師必須提高對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正確認知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理念,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內涵與實質,通過有效途徑展開核心素養培養實踐,力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核心素養不僅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起著非常大的影響。近幾年來,教育部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要求開始逐步的增強,作為與實際生活關聯性比較大的生物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放在正確的位置。

一、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素養,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是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與學生的終生發展有著巨大關系,以前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教育模式能給予學生能力方面的提升非常有限,但是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則可以讓學生終生受益,所以現在的教育應該重視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是學生終生發展最基本的知識還有能力,情感態度還有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在社會上生存最基本的素養就是他們的核心素養。

二、生物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2.1更新生物教學理念,樹立核心素養培養意識

教學理念對于教育改革而言,具有重要的先導作用。高中生物教師要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效開展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就必須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樹立核心素養培養意識,充分認識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對于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積極作用,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滲透于生物教學全過程,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思維能力與綜合應用實踐能力。為此,高中生物教師應深入研讀與分析新課標,結合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與基本框架,積極主動地展開相關研究與綜合探索。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關注核心素養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生物教學實際與學生的實際生物學習水平,細化核心素養培育目標,不斷完善核心素養培養方案,切實有效地一步步推進核心素養培養工作。

2.2通過教學和生活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

作為現代生命科學的分支之一,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反映。生物知識的實踐性特征較強,這是促使學者們致力于研究的關鍵所在。高中階段所學的生物學課程對學生如何構建專業生物學知識結構體系,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有著深遠的影響。對高中學生而言,生物知識的理論知識較難,難以理解,教師可考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促進抽象向形象實現轉化。近些年以來,我國高考題更為重視考察科學探究素養與理性思維這兩部分內容,實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滲透,這鮮少見于往年的試卷。經分析發現,在考察生物學基礎知識時,不僅注重考察生命觀念內容,也會從能力、觀念、社會責任等方面展開進行考察。

2.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擁有較完備的知識體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夠帶著好奇心和疑問對教師的授課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通過教師的正向引導,逐漸產生自己的想法,對生物知識進行不斷的探索,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這種方式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解答自己內心的疑問,而取得較大的進步。使學生能夠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而形成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不斷對生活和學習進行探索,進而培養學生的勇于面對并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4加強生物探究教學,開展多樣實踐探究活動

通過開展生物探究教學,教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生物思考與探究,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問題解決方案,展開創新探索。為此,教師應優化生物教學方案,加大實驗教學和探究性教學的力度,促使學生參與到生物實驗與探究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對生物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推動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分工協作共同對某一課題展開綜合探究,并進行成果交流與分享。教師需要從生物教材出發,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設計相應的生物探究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教學“基因的本質”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科學·技術·社會”模塊——“DNA指紋技術”設計探究性生物學習活動,讓各小組通過書籍、互聯網搜集整合關于DNA指紋技術的相關知識,并在小組中進行交流討論,形成對于DNA指紋技術利弊及發展趨勢的探究結論,然后組織各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享。這樣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DNA指紋技術相關的社會熱點話題討論中。

結束語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而且要將課堂延伸到社會中,將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課堂。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現象與所學知識相聯系,用實踐來檢驗知識,實現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細微差別,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燕華.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0(35):91-92.

[2]魏濤,姜會榮.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教師,2019(12):98-99.

[3]周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探討[J].讀寫算,2019(11):68.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教學培養途徑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